樂成鐘 嚴智勇 岳林偉
(海軍工程大學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033)
通過對海軍院校5000m跑成績優秀學員的身體形態、機能和身體素質的特征研究,揭示特征和規律,對于我們確定不同層次學員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與手段,提高訓練質量,減少訓練傷病均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以海軍院校5000m跑優秀學員40人,平均成績18′09″33,和2009級參加總部聯考前3個月5000m跑仍不及格學員40人,平均成績24′10″12,作為研究對象。
通過期刊網的檢索和查閱教材等途徑,對國內外有關5000m跑運動員身體形態及身體素質等方面的文獻資料進行研究,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為了更好地了解5000m跑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機能和身體素質與成績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它們之間的特征規律,對軍內外有關專家、教授進行專訪,為本研究各指標的選取提供了理論支持。

表1 5000m跑成績優秀的學員與不及格學員的身體形態比較

表2 5000m跑成績優秀的學員與不及格學員的身體機能比較

表3 5000m跑成績優秀的學員與不及格學員的身體素質比較
根據5000m跑項目的特征,通過文獻查閱和問卷調查,影響海軍院校學員5000m跑成績的身體形態指標主要集中于身高、體重、克托萊指數和體脂比。具體的比較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海軍院校5000m跑優秀學員與不及格學員在身高無顯著差異(P>0.05),因為總部對5000m跑成績的考核標準是大部學員都能通過的。而在體重方面有顯著差異(P<0.05),因此可以得出適度的體重是影響海軍院校學員5000m跑成績的一項重要身體指標。
克托萊指數也有顯著差異(P<0.05),海軍院校大部分學員5000m跑成績要順利達到總部的規定,身高體重比應有一個合理的范圍,克托萊指數反映學員身體充實度,是身體質量的基本評價標準,從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學員肌肉質量和肌力的優劣。
從脂肪比來看也有顯著差異(P<0.05),脂肪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人體身體充實度,身體的胖瘦狀況,而5000m跑屬于耐力項目,學員5000m跑的成績和他們的體脂百分比呈負相關,這也反映了大部分不及格學員脂肪較多,平時有效的訓練程度的較低。
優秀的學員與不及格學員的身體機能具體比較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他們在反映身體機能指標的肺活量對比上無顯著性差異。肺活量反映人體生長發育水平、衡量肺功能優差的一項重要指標,又直接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及耐力素質。
在有氧過程為主的5000m跑,成績優秀學員的最大吸氧量明顯大于不及格學員。最大吸氧量越大,有氧耐力水平也就越高,耐力性運動的成績就越好。
影響最大攝氧量的因素有:遺傳因素年齡、性別因素和訓練因素。而在海軍院校,我們能夠改變的就是通過有效訓練提高最大吸氧量,因為有效的訓練可增大心容積和心肌收縮力量,導致慢肌纖維線粒體增大、增多,線粒體氧化酶的活性增加,提高氧的攝取。
身體素質是機體在中樞神經系統控制下,在運動時所表現出來的各種運動能力,根據5000m跑的特征,通過文獻查閱結合海軍院校學員特點,將身體素質指標主要集中于表3中的幾項。
負重半蹲,主要反映了學員腿部的最大力量素質,立定跳遠是學員腿部爆發力的具體體現。調查可知他們在最大力量沒和腿部的爆發力的對比均有顯著差異。夾臂俯臥撐主要可以反應學員的上肢力量和部分的核心力量。后拋鉛球可以反映了學員的全身最大力量素質和核心力量。
從力量方面對比,發現5000m不及格學員在力量方面都明顯比優秀學員要弱,在他們補差訓練中,應強化他們的力量素質,包括最大力量、力量耐力和快速力量。
從表3可以看出他們在速度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100m、400m跑反應學員的最大速度能力。8000m跑反應學員的一般耐力,其運動能量來源主要依靠有氧代謝,對于5000m跑,一般耐力看成是專項耐力發展的基礎,良好的一般耐力水平有助于學員在專項耐力的發展中獲得成功。
(1)學員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應通過規律的生活,合理的飲食并堅持有效的訓練,以保持良好的身體形態。
(2)海軍院校中長期將長時間持續跑煅煉一般耐力作為5000m跑的主要的訓練手段,應加強速度耐力、力量素質的輔助訓練。
(3)在一般耐力訓練時也應注重強度的監控和超量恢復原則,以更有效的發展他們的一般耐力。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劉正泉,張玉泉.中外優秀田徑運動員身高體重與克托萊指數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