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花
(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2)
Nation認為,詞匯根據其被使用的頻率,可以分為高頻詞匯和低頻詞匯[1]。高頻詞匯也稱常用詞。在英語詞匯中,高頻詞匯所占比例不大,但在語篇中的覆蓋面很廣[2]。高頻詞匯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Nation和Waring指出學習者必須掌握3000個左右的高頻詞匯。在此之前,學習其他詞匯沒有意義[3]。學習高頻詞匯是學習英語詞匯的關鍵,掌握高頻詞匯是二語學習的首要目標[4]。
國內外研究者圍繞高頻詞匯展開了一些研究。Nation,Schmitt與Clapham,Laufer與Nation設計的不同詞匯量的詞匯水平測試,為高頻詞匯測試提供了參考。Nation和Waring研究發現,在BROWN語料庫中,頻率最高的1000個詞對普通英語的覆蓋率為72%,2000個高頻詞群的覆蓋率近80%,3000個高頻詞群的覆蓋率為84%[3]。馬廣惠對中學生的英語高頻詞匯水平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中學生的高頻詞匯量增長幅度不令人滿意[5]。何華清、陳文存對大學生高頻詞匯水平進行了實證研究,他們認為高頻詞匯水平與學生對高頻詞匯的重視程度、學習單詞的時間等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相關。劉天平對大學生英語高頻詞匯習得情況進行了理論研究,提出學習者要有意識地深化高頻詞匯知識。魏靜對中國大學生高頻詞匯知識與詞匯學習策略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研究者們對高頻詞匯進行的研究,充分體現了高頻詞匯的重要性。已有的高頻詞匯研究從不同方面反映了學習者高頻詞匯習得的現狀,但鮮有關于學習者高頻詞匯水平與其閱讀水平關系的研究,文章擬作一粗淺探討。
本研究的對象為江蘇某大學大一學生,共1000名(其中女生596名,男生404名)。先后對研究對象進行了高頻詞匯水平測試和閱讀水平測試。高頻詞匯水平測試主要分為詞匯產出性水平測試和深度知識測試。產出性水平測試的問卷是參照Laufer和Nation的詞匯產出性水平測試問卷設計的。問卷共挑選了40個高頻詞匯,共計40分,要求學生在40分鐘內完成。深度知識測試則參照了魏靜的詞匯深度知識測試問卷。深度知識測試使用了與產出性水平測試相同的40個高頻詞匯,深度知識測試主要測試高頻詞匯的同義詞知識/一詞多義知識及搭配知識,共計160分,要求學生在90分鐘內完成。閱讀水平測試選用了2012年6月英語四級考試真題中的“Reading Comprehension(Reading in Depth)”部分,共20題,共計20分,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完成。1000名受試者在參加測試前均未見過所有的測試題。
高頻詞匯水平測試情況如表1所示。產出性水平測試的總分為40分。深度知識測試共為160分,包括:同義詞知識/一詞多義知識測試的總分為80分,搭配知識測試的總分為80分。

表1 高頻詞匯水平測試情況
產出性水平測試的最大值為35,最小值為18,平均值為23.16,受試者平均可以正確地完成57.9%的測試題。標準差為4.157,受試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很大程度上說明,受試者對高頻詞匯產出性知識掌握得還不夠。受試者的高頻詞匯產出性知識還需要進一步增長。
同義詞知識/一詞多義知識測試的最大值為60,最小值為32,平均值為42.41,受試者平均可以正確地完成約53%的測試題。搭配知識測試的最大值為58,最小值為29,平均值為40.63,受試者平均可以正確地完成51%的測試題。受試者對同義詞知識/一詞多義知識的掌握優于對搭配知識的掌握。總的來說,受試者對高頻詞匯深度知識的掌握還遠遠不夠,深度知識的平均值僅為84.15。
閱讀水平測試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閱讀水平測試情況
閱讀水平測試的最大值為15,最小值為6,平均值為9,標準差為3.735。受試者平均只答對了45%的閱讀測試題,受試者之間的差異也較大。
學習者閱讀水平的高低與許多因素相關。學習者的閱讀速度、閱讀習慣、詞匯量等因素都會影響學習者的閱讀水平。本研究僅討論受試者閱讀水平與其高頻詞匯習得水平的關系。使用SPSS對受試者高頻詞匯習得水平與閱讀水平相關關系進行檢驗,得出兩者的相關性如表3所示。

表3 高頻詞匯習得水平與閱讀水平相關關系檢驗(N=100)
閱讀水平與高頻詞匯產出性水平相關系數為0.515,p值為0.000。在所有相關系數中,閱讀水平與產出性水平的相關系數最高。詞匯產出性能力是與接受性能力相對的詞匯能力,主要是指學習者說和寫單詞的能力。學習者一旦掌握了某個單詞的產出性知識,一般也就已經把該單詞轉化成了積極詞匯。學習者在遇到積極詞匯時,只要沒有多個不同義項的干擾,就能很快辨認出該單詞,閱讀時也就很少有困難了。因此,學習者對高頻詞匯的產出性知識的掌握程度與其閱讀水平密切相關。
受試者對高頻詞匯的同義詞知識/一詞多義知識的掌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閱讀水平,兩者相關系數為0.483。同義詞知識/一詞多義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學習者詞匯能力的重要體現。學習者對同義詞知識/一詞多義知識掌握得越牢固,越全面,就越能準確而快速地判斷其含義,從而順利地完成閱讀。
搭配知識與閱讀水平的相關系數在四者中最低,為0.315。但這并不說明搭配知識與學習者的閱讀水平沒有相關性。同一個單詞,不同的搭配會有不同的意義。詞匯的搭配不同,作者要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學習者對高頻詞匯搭配知識的把握會影響其對作者意思的理解。
深度知識包括同義詞知識/一詞多義知識和搭配知識。其與閱讀水平的相關系數為0.426。從表3可得知,深度知識與閱讀水平的相關系數比產出性水平與閱讀水平的相關系數低。主要原因是閱讀測試選用的材料為四級真題,閱讀材料相對比較簡單,因而對受試者高頻詞匯深度知識的要求比產出性知識的要求低。
通過分析受試者高頻詞匯水平與閱讀水平的關系,我們發現兩者有很大的相關性。產出性水平和深度知識的平均相關系數約為0.471。由此可見,學習者的高頻詞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習者閱讀水平。此外,在進行高頻詞匯水平與閱讀水平相關性分析時也發現,閱讀水平與產出性水平的相關系數為0.515,高于與深度知識的相關系數0.426。深度知識的相關系數低,并不說明高頻詞匯的深度知識不重要。深度知識與閱讀水平的相關性,與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有很大的關系。閱讀材料的難度越高,其與深度知識的相關性也越高。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該充分重視高頻詞匯習得與閱讀的關系。教師應該利用兩者相輔相成的關系,提高學習者兩方面的水平。在訓練學習者的閱讀水平時,應有意識地對其高頻詞匯知識的產出性知識和深度知識進行培訓。可以采取以下步驟來提高學習者的高頻詞匯水平:
第一,教師可以根據Nation編輯的General Service List詞匯表,制定出適合學習者的高頻詞匯表。不同水平的學習者對高頻詞匯的掌握情況有差異,對于學習者已經掌握的高頻詞匯,教師可以選擇不加入高頻詞匯表。制定出合適的高頻詞匯表后,教師應根據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把詞匯表分成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的難度應該是遞增的。
第二,教師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讓學習者通過查字典、討論等方式找出每個單詞的詞義、同義詞和搭配。學習者完成后,教師應對學習者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檢查結果。教師對學習者完成情況不如意的單詞進行補充,并通過舉例加深學習者對單詞的印象。
第三,在學生理解了某一部分單詞的詞義、同義詞和搭配后,教師應對該部分的單詞進行測試。測試分為產出性水平測試和深度知識測試。
產出性水平測試的例子:
請根據句子意思,把劃線部分的單詞補充完整。
The des___is planted trees.
深度知識測試的例子:
左邊方框中有的選項與所給的單詞是同義詞/近義詞,或者與它的某個方面的意思相關;右邊方框中有的選項能與所給的單詞構成合理的搭配。每道題目的正確答案共有四個[6]。

第四,教師應根據學習者的測試情況,對學習者尚未掌握的高頻詞匯進行重點講解和強化訓練。當所有的高頻詞匯都學完后,教師應對學習者的高頻詞匯水平進行綜合測試。對于不達標的學生,再進行一輪學習和測試。
當然,高頻詞匯知識的學習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除了對學習者進行高頻詞匯知識強化培訓外,也應該要求學習者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習者應該定時對已經掌握的高頻詞匯進行復習,并不斷擴展自己的高頻詞匯知識。
同時,與通過提高學習者高頻詞匯水平來提高學習者的閱讀水平相對應的是,學習者可以通過不斷閱讀來鞏固所學的高頻詞匯,并發展新的高頻詞匯。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一些特定的閱讀任務,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消化所學的高頻詞匯。
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學習者的英語高頻詞匯習得水平對其閱讀水平有很大的影響。建議教師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應先進行高頻詞匯訓練,有了高頻詞匯習得的基礎,學習者的閱讀水平才會有更深層次的提高。研究中發現,高頻詞匯習得水平與閱讀水平的影響是相互的。閱讀水平不高的學習者,高頻詞匯習得水平一般也較低。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兩者的相互作用,通過提高學習者的高頻詞匯習得水平來提高學習者的閱讀水平,通過不斷閱讀來鞏固學習者所學的高頻詞匯知識。這樣一旦形成了良性循環,學習者的閱讀水平會大幅度地提高,掌握的高頻詞匯也會越來越多。
[1]Nation I S.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 Newbury House,1990.
[2]劉天平.大學生英語高頻詞匯習得研究[J].教育探索,2009 (5):31-32.
[3]Nation P,Waring R.Vocabulary Size,Text Coverage and Word Lists[M]//Schimitt N,McCarthy M.Vocabulary: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6-19.
[4]桂詩春.英語詞匯學習面面觀[J].外語界,2006(1):57-65.
[5]馬廣惠.中學生英語高頻詞匯水平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19-21.
[6]魏靜.關于中國大學生高頻詞匯知識和詞匯學習策略的調查[D].杭州:浙江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