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英
(湖北省農業產業化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00)
淺談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成本核算
○賴小英
(湖北省農業產業化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對經濟活動乃至生活方式的影響越來越大。電子商務造就了自動化、無紙化、數字化的社會經濟環境,改變了企業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對企業成本核算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旨在分析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出現的新特點,并提出相應解決問題的對策。
電子商務 企業會計 成本核算
傳統企業中的產品成本的構成中一般都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而在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的將是知識資源的競爭。電子商務增加了企業的競爭壓力。競爭壓力不僅來自客戶,還來自競爭對手。行業中的競爭對手時時刻刻利用電子商務資源加強競爭實力來爭取客戶。知識資源的消耗將成為產品成本的構成部分,并且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傳統企業中,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的存貨是因為無法根據變幻莫測的外界市場需求適時適量安排生產。存貨的存在不僅導致資源閑置和浪費,而且也增加了成本計算工作量,例如期末必須計算和結轉各種材料成本差異等。“零庫存”是一種特殊的庫存概念,其對傳統企業來講是個重要分類概念。零庫存是以倉庫儲存形式的某種或某些種物品的儲存數量為“零”。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整個市場進入一個需求多樣化時代。生產技術的提高和信息網絡技術的普及,使規模個性化的生產成為可能。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企業必須靈活地按照市場需求來組織生產。適時生產系統正是適應這種適時適量、需求多變的世界市場需求而產生的一種生產管理方式。適時生產系統實質上是一種需求拉動型生產系統,根據“在需要的時間,按需要的質量和數量生產所需的產品”的思路,由后向前安排生產,它改變了傳統的由前向后的前推式生產方式,使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愿望及時得到反饋。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為其服務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它界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范圍。在電子商務環境中,虛擬企業的出現對會計主體基本前提提出了挑戰。虛擬企業是基于網絡的一種臨時性結盟組織,它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根據工作任務或市場變化的需要,可以迅速地進行分合、重組,即其“主體”可能時而膨脹、時而縮小、甚至解散。這些臨時結盟組織使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處于一種模糊狀況,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和拓展會計主體假設的空間界限。
傳統的持續經營假設的基本含義是:會計主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消減業務。電子商務環境下,虛擬企業的出現為傳統意義上的持續經營假設帶來了挑戰。在電子商務時代,網絡公司只是一個臨時結盟體,在完成目標后可能立即解散,也可以視情況繼續維持這種組合關系。持續經營假設將不再適用。
會計分期假設的本意是使企業可以定期(通常一年一次)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報告。在傳統會計理論下,由于提供會計信息的方法和技術受到限制,所以報告的編制必須花費一定的時間和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一年一度的會計分期有其合理性。在電子商務時代,就是在任何時候,信息使用者都可從網絡上獲得最新的財務報告,而不必等到一個會計期間結束才可獲得。這樣,是否規定會計期間不再重要。在電子商務時代,會計分期假設將被淡化。
貨幣計量假設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采用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記錄、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電子商務時代,通過貨幣反映的價值信息已不足以成為管理者和投資者進行決策的主要依據,諸如創新能力、客戶滿意度、市場占有率、虛擬企業創建速度等表現企業競爭力方面的指標更能代表一個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
電子商務影響著企業存在的形式與企業生產方式的同時,亦間接導致了有關企業成本核算科目和方式等的變化。
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存貨)的比例關系變化。電子商務中,一個域名網址就是一個企業。企業只有通過域名網址才可以在網上進行交易。一般認為域名是企業繼專利、商標、專有技術、商譽之后的又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另一方面,人力資本、知識產權、專有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將比傳統商貿模式下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由于企業資源中技術信息價值、無形資產比例越來越高,應擴大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無形資產不僅在企業總資產中所占的比重會越來越大,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另外,由于適時生產系統的運用,企業減少了存貨持有量,甚至實現“零存貨”。無形資產比例的迅速提高與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收縮這兩個方面的變化使得無形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的金額比例大大增加并占據資產負債表的主要地位。
應收應付款的存在意義。隨著電子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進步,電子數據交換的安全性日益提高,電子貨幣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網上交易的企業每達成一筆交易,電子支付系統自動劃轉相應的電子貨幣,這使得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可以實現電子貨幣的即時劃撥,因此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兩個科目是否應該繼續存在值得考慮。
數字化商品的會計確認難度。在傳統商務活動中,諸如計算機軟件、報刊影視產品等是以實物產品形式出現,在會計上作為存貨以歷史成本原則對其進行確認和計量,進行進、銷、存數量金額核算并反映到會計報表上。在電子商務環境中,數字化商品一般是指由數字比特構成的數據庫、新聞和信息、書籍、雜志、電視和廣播節目、電影、電子游戲、音樂唱片,以及計算機軟件等,這些數字產品已超越了資源限制的約束,數量和內容可無限制地復制,按實物產品方式反映資產價值失去意義。在具體會計核算上,這些產品無法反映具體存貨數量和金額,只有銷售數量和銷售額。而且由于采用的銷售方式不同,因而銷售收入確認的條件與時間也不盡相同,收入與成本的配比原則難以實現。特別應當看到的是,有些數字化商品的收入是視同銷售還是視同使用費收入,往往難以準確地界定。
生產費用歸集范圍的縮小。傳統的制造系統中,凡是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與產品生產有關的費用均屬生產費用。而電子商務環境下采用的適時生產系統實施零存貨、零缺陷,強調無附加價值作業時間的徹底消除,不把有關存貨的費用、劣質品的加工改造費用和其他費用作為正常的生產費用,而是將他們和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損失一樣看待,視為生產過程中的浪費。也就是說,適時生產條件下生產費用的歸集范圍比傳統成本會計中生產費用的歸集范圍要小。
生產費用在完成品與在制品之間的分配。在傳統經濟條件下,利用經濟訂貨量計算公式所確定的經濟訂貨量水平能使全年存貨的取得成本和儲存成本之和達到最低。但在網絡經濟環境下,適時生產系統要求企業實現零存貨,要求每日訂貨的到達量與每日生產需用量相等,經濟訂貨量方法失去了原有的應用基礎和條件。因此產品的生產周期大大縮短,從而使產品的生產經營周期與成本計算期有可能始終一致,當生產經營期與成本計算期一致時,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期末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將不復存在。
電子商務是一個社會系統,這個系統的中心是人。由于電子商務是信息現代化與商貿的有機結合,所以能掌握并運用電子商務技術與財務理論的人必然是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商貿理論與實務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大力培養復合型電子商務會計人才,在電子商務時代,會計人員應具備職業道德、會計知識、網絡知識、計算機操作、法律法規等多項技能。
在網絡經濟中,有形資產的地位急劇下降,產品成本中知識資源磨損價值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如果無形資產還像現行財務會計那樣將無形資產價值攤入管理費用,則產品成本會嚴重失真。在網絡經濟中,對于對產品的制造起到重大作用的信息、技術等須歸納到產品的成本中。或者更準確的說,要明白無形資產的屬性,根據其特性的不同,把它歸入管理費用或者是生產成本。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以作業為基礎,通過分析成本發生動因,對構成產品成本的各種主要間接費用采用不同的間接費用率進行產品分配的成本計算方法。它是對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的革新。兩者雖然在整體框架上基本相同,制造費用也分為歸集和分配兩個過程,但其成本的歸集點及分配的方法存在著顯著的差別。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制造費用的歸集通常是按部門和車間劃分的,間接費用的分配是以某一個總量為基礎。但是在網絡經濟的環境下,隨著生產自動化的日益發展,再以統一的總量標準分配間接費用就不夠準確了。運用作業成本法,制造費用是按照劃分的作業分別加以歸集,其分配是根據各種和間接費用相關的作業量有區別地進行分配,這就能夠提供某種產品具體消耗間接費用的信息。從而將作業中心的作業成本分配計入各類最終產品,計算出各最終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1]時炳艷:電子商務運營過程中的成本及利益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4).
[2]王霞:電子商務對會計的影響及電子商務會計的發展[J].會計之友(中),2007(1).
[3]成麗、楊成文:基于供應鏈管理的成本控制優化[J].價值工程,2006(3).
[4]謝國強、孫玉華:電子商務條件下企業的“零庫存”管理[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