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晶
《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 (修訂)》對企業會計實務核算的影響
張雪晶
2014年實施了新會計準則多項修訂,其中2014年1月27日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修訂,此修訂對企業職工薪酬的核算產生了具大的影響。現我們來認識下《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修訂)》對企業正常核算產生怎樣的影響。
新會計準則;修訂;職工薪酬;核算;影響
近年來我國的發展是突飛猛進,企業向職工發放工資和提供福利的方式多種多樣,且職工薪酬是企業會計核算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企業成本費用中占據重要比重,對職工薪酬的會計核算及相關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也為了更好地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職工薪酬的核算受到財政局和會計協會等多個部門的高度重視,2014年1月27日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修訂)》,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執行,這也是我國緊隨國際會計準則的大趨勢。
首先應付職工薪酬的明細科目最好按照職工薪酬的分類和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設置,便于統計分析,如通常要設有“應付職工薪酬--工資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離職后福利非貨幣福利貨幣福利辭退福利其他長期職工福利”等明細科目。
第一點: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五險一金”,計提比例應按國家規定,還是用借記“成本費用類”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或住房公積金)”明細科目。但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等,按修訂后的準則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離職后福利”。
第二點:非貨幣性福利計入“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且企業向職工提供的非貨幣性福利統一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但公允價值無法可靠獲得時,可以采用成本計量。如企業生產的產品發給員工作為福利,不再按以前成本核算,而是按公允價值計量。
例如甲企業生產牛奶,將一批成本80萬元,銷售價格100萬元的牛奶作為節日福利發放給職工。
根據修訂后的準則,應該按公允價值計量,實際向員工發放牛奶時,要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職工薪酬——應付非貨幣性福利 117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
同時要做一筆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
貸:庫存商品 80
第三點:職工薪酬核算目前經常遇到的業務有:
1.企業支付工資或提供補償的職工缺勤即帶薪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傷殘、婚假、產假、喪假、探親假等;如果帶薪缺勤權利不能結轉下期的帶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帶薪缺勤權利將予以取消,并且職工離開企業時也無權獲得現金支付叫“非累積帶薪缺勤”,但相反,假設帶薪缺勤權利可以結轉下期的帶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帶薪缺勤權利可以在未來期間使用即叫“累積帶薪缺勤”。
遵照修訂后的職工薪酬規定,對累積帶薪缺勤的核算,可以采用簡化的方法進行賬務處理。即企業平時1-11各月分配工資時,按照職工正常出勤的工資和當期實際享用的帶薪年休假的薪酬分開核算,到年底時職工尚未使用的帶薪年休假和預估今后年度享受該年度帶薪假剩余權利,同平時的職工薪酬分本再一并處理。可以簡化累積帶薪缺勤會計核算處理,減少工作量。
帶薪缺勤假核算一般可以按照公司的規定是否給予補償制度,但年假在《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有明確的規定: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如果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職工薪酬年休假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第七條特別規定: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即雙倍支付年休假工資,承擔600%的年休假工資和賠償金。因此未行使的帶薪年假終止時,要按《職工帶薪年假條例》規定補提企業應承擔的累積帶薪缺勤金額。
2.辭退福利業務:辭退福利,是指企業在職工勞動合同到期之前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或者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給予職工的補償。
(1)根據修訂的職工薪酬規定,辭退福利預期在其確認的年度報告期結束后十二個月內完全支付的,應當適用短期薪酬的相關規,借:管理費用--辭退福利,貸: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2)但如果辭退福利預期在年度報告期結束后十二個月內不能完全支付的,應當適用修訂準則關于其他長期職工福利的有關規定,即企業選擇恰當的折現率,以折現后的金額計入當期管理費用的辭退福利金額,該金額與應支付的辭退福利的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因推遲付款,將來要承擔的財務費用),在以后各期實際支付辭退福利款項時按實際利率攤銷法,計入財務費用。
利潤分享計劃是指因職工提供服務而與職工達成的基于利潤或其他經營成果提供薪酬的協議,跟辭退福利一樣,按照時間長短劃分,將小于12個月的歸為短期薪酬;超過12個月的歸為長期職工福利。企業核算時應當將利潤分享和獎金計劃作為成本費用處理,不能作為凈利潤的分配。
借:管理費用/生產成本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利潤分享計劃
另外,修訂后的準則施行日存在的離職后福利計劃、辭退福利、其他長期職工福利,除企業比較財務報表中披露的本準則施行之前的信息與本準則要求不一致的,不需要按照本準則的規定進行調整外,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的規定采用追溯調整法處理。規定是按會計政策變更進行追溯調整核算。
總之,所有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均會受到此修訂準則的影響。企業需按照修訂后的準則判斷其分類及適用的會計核算方法。如帶薪缺勤、利潤分享計劃等以前未對其進行會計處理的企業,采用修訂后的準則可能會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企業應盡早對各項福利進行梳理和評價,在判斷為設定受益計劃時,還需與相關專家進行及時溝通。
[1]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S].2014.
[2]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2006.
[3]國務院令第514號.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2007-12-14.
(作者單位:廈門網中網軟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