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昌,趙 夢,徐伯贏,姚韻靚,邵圣文
(1.湖州師范學院醫(yī)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思維導圖法在病原生物學教學中的嘗試與體會
周洪昌1,趙 夢2,徐伯贏1,姚韻靚1,邵圣文1
(1.湖州師范學院醫(yī)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病原生物學知識點多,內容復雜,不易記憶,且課時有限。本研究試圖以教師繪制的思維導圖作為學生預習的提綱、課堂筆記的藍本及課后的復習資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及創(chuàng)新能力。
思維導圖;病原生物學;學習效率
病原生物學是臨床醫(yī)學、護理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內容復雜、知識點多,不易記憶。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出現(xiàn)信息量太大,課堂效率低下等問題。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數(shù)內,提高病原生物學的教學效果是教師的重要研究內容。為此,各高校均做了有益的嘗試與改革,如問題式學習(PBL)教學模式的應用[1,2],PBL和案例式學習(CBL)融合式教學模式的開展[3],案例版教材[4]的使用等,均收到不錯的效果。但是,上述方法的應用,需要相應的軟硬件支持,如小班化教學中教師及學生均需具備較高的素質,有充足的課時進行討論等。史俊巖等[2]報道,PBL教學時,有42%的學生認為課堂發(fā)言時間不夠,自己會逐漸產生厭倦情緒;有90%的學生認為評價指標不客觀。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是一所地方性三本院校,師資、生源素質、教學條件與國內重點高校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筆者對該院2011級護理專業(yè)學生調查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學生未能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致使學習效率不高。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幫助其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迫在眉睫。
思維導圖是英國東尼·博贊(Tony Buzan)博士提出的一種思維工具,按照大腦自身的規(guī)律進行思考,全面調動左腦的邏輯、順序、條理、文字、數(shù)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象、顏色、空間、整體思維使大腦潛能得到充分開發(fā),從而極大地發(fā)掘人的記憶、創(chuàng)造等各方面的潛能[5]。近年來,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教學輔助工具,已經引起中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并在各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在前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有助于教師有效處理教程,更好地把握教學思路[6]。本研究由教師向學生介紹思維導圖法,并將事先繪制的各個章節(jié)的思維導圖分發(fā)給學生,作為預習提綱、課堂筆記藍本及課后復習資料等,期望在有限的條件下,解決病原生物學教學中的問題。
1.1 教學對象
選擇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2011級護理專業(yè)本科兩個班共90人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介紹思維導圖法理念,分發(fā)病原生物學思維導圖集。
1.2 課程調查
對課程的難易程度、是否有預習習慣、課程的重難點分布、學習方法、是否善于記課堂筆記、對提高本課程教學效率的建議等進行調查。分發(fā)課程調查問卷90份,回收73份,回收率為81.11%。
1.3 思維導圖繪制
將教學大綱中涉及的內容繪制成思維導圖(不包含醫(yī)學真菌學和節(jié)肢動物部分),裝訂成冊,課前分發(fā)給每位學生。
1.4 教學效果問卷調查
課程結束后,對思維導圖法的教學效果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學習效率、記憶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以及對本教學法的滿意度等。發(fā)放問卷90份,回收87份,回收率為96.67%。
2.1 課程調查結果
課程調查結果顯示:68.50%的學生認為本課程難度適中,57.47%的學生基本清楚本課程的重難點分布,28.70%的學生有預習習慣,58.62%的學生采用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等學習方法,72.60%的學生認為基本可以記錄課堂筆記。此外,有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希望教師傳授學習方法,諸如提供知識框架,采用表格、圖表甚至游戲等方式提高記憶效率。
2.2 思維導圖集的繪制
根據(jù)教學大綱,通過MindManager軟件,繪制各章節(jié)思維導圖(見圖1)。由學校文印中心統(tǒng)一印刷裝訂,分發(fā)給每位學生。由于是黑白版本,效果相對較差,因此,將本圖集在班級QQ群空間同步公開。
反饋結果顯示:認為本思維導圖法能夠提高記筆記效率的學生占90.81%,有助于理清思路的占91.95%,有助于本課程學習的占93.11%,有助于加強記憶的占91.96%,有83.91%的學生表示有可能在其他領域或其他課程中嘗試使用思維導圖法。這表明學生普遍對思維導圖法表示滿意,該教學法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當然,也有少數(shù)學生認為思維導圖需要自己動手整理才能發(fā)揮更大作用。因此,可以嘗試提供半成品的思維導圖(見圖2),由學生自己完善,可能教學效果更好。
有效的學習方法對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在師資及生源素質、教學條件相對較差的條件下,本研究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將思維導圖法引入病原生物學教學中,提高了課堂效率,獲得學生好評,值得推廣。

圖1 “葡萄球菌”思維導圖

圖2 “鏈球菌”思維導圖(半成品)
[1]李曉華,黃小鳳,曾怡,等.PBL教學法在醫(yī)學微生物學中的應用探索與體會[J].微生物學通報,2012,39(4):572-577.
[2]史俊巖,鄭蘭艷,王繼春,等.病原生物學PBL教學模式反饋意見的調查與分析[J].微生物學雜志,2006,26(2):111-112.
[3]張湘燕,趙蔚,吳健樺,等.融合式教學在病原生物學教學中的發(fā)展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11,38(11):1721-1725.
[4]黃敏.醫(yī)學微生物學(案例版)[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5]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張鼎昆,徐克茹,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6]周洪昌,邵圣文,徐伯贏.思維導圖在醫(yī)學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2,30(6):477-479.
G424.1
B
1671-1246(2014)03-0042-02
注:本文系湖州師范學院高等教育研究項目(GJC1202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