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月妹
摘 要:語文這門課程有著內容生動、豐富,用途廣泛的特點,而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方式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對于初中語文來說更是這樣,初中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對學生今后語文知識水平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主要就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教學的現狀與應當改進的方式進行了一定的分析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解構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漸增高,語文作為課堂中最重要的一門科目,在對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交際能力進行系統培養的同時,還能對人的交際能力以及邏輯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這就更需要我們對現有的初中語文教學情況進行更為細致的解構,從而提高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學的有效性。
一、現今初中語文教學狀況
1.傳統觀念嚴重
在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還是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傳統教學觀念。其主要表現在仍然是以教師講課為主、學生聽講為輔、學生全程被動的教學方式。由于教師的全程講解,沒有為學生預留出必要的自由發揮空間,長此以往,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索能力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2.沒有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之間會或多或少的存在智力與學習能力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對其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教學。在目前的語文課堂中,教師仍然對所有的學生按照統一的要求進行知識的講解。而這就造成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枯燥地聽取已經掌握的知識,而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往往跟不上教師的講解。這種同一水平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整體提高也存在著缺陷。
3.忽視學生探究能力
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進行重點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得到知識水平的整體提高。而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是僅僅將眼光局限于對語文知識的講解與灌輸,只注重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忽視了學生重要的探究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
4.不注重學生興趣培養
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學生的自身興趣是關鍵。由于初中學生年齡小、易被環境干擾的特點,往往不能在課堂上進行全神貫注的學習,所以,從其學習興趣入手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但是,在目前的教育課堂中,教師還是一味地對學生展開題海戰術,想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好的掌握,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由于題海模式的枯燥性、重復性,學生往往在這個過程中喪失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從而出現"高耗低效"的情況。這無論是對于課堂效率的提高,還是學生未來語文興趣的培養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1.重視備課環節
作為教師在課堂中教學的依據與準備過程,備課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師進行備課的過程中,應當首先對第二天所要講解的知識內容進行細致的研讀分析,并對教材內容所要體現的知識內涵進行準確的把握,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準確、有效地進行課程知識的講解。同時還應當對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及特點進行充分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對課堂的授課方式進行適當的優化,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對其進行理解。教師備課時,可以采取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通過集體備課,教師互相對教學資料進行分享,共同對授課方式進行有效的探討,這對于制訂優良的教學策略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除了教師的備課,還應當加強學生的課前預習環節。預習是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先一步了解,通過良好的預習才能使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前就能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一定的了解,并較早地對有疑問的問題進行思考,這對于學生的自學能力與探索能力的加強也是十分必要的。
2.注重興趣培養
在對課前的教師與學生所應當進行的工作準備充分后,教師就應當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的表現形式上。通過課堂中精彩、有吸引力的授課形式,可以對學生的興趣程度起到很大的影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是語文課堂中后續一系列講解步驟的關鍵起點,只有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有效地激發,才能使學生對此產生強大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教師根據長期的教學經驗和課堂內容,制訂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語文課堂教學中,《賣炭翁》一課鮮明地勾勒出人物職業的悲慘形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于人物的外表寫照、心理進行深入的分析。“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這種“衣單”反盼“天寒”的矛盾心理,深刻揭示其境中其人的可憐境地。教師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描繪,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探究《賣炭翁》的課文內容,并且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吸引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逐步的引導,并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營造學習氛圍
根據新課改要求,語文的課堂教學應當是一個師生間積極互動、有效交往的過程,師生能在這種互動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知識經驗的分享與情感體驗的交流,從而實現師生的共同進步。而要達成這個目標,首先就應當在師生間建立起平等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中,教師不應充當管理學生、為學生講授知識的領導者,而要以朋友的關系同學生進行交流,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及疑問進行及時的疏通及講解。只有以這種身份的交流,才能使學生大膽地對其問題進行提問,并同教師進行無拘無束的對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加強課堂的互動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踴躍表達自己的意見,而在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授予足夠的信任及鼓勵。對于問題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應適當地對其進行表揚,而對于問題回答有誤的學生,教師也應當及時地對其進行鼓勵,并給他更多嘗試的機會。通過這種師生間良好有效的互動,才能在語文課堂中營造出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這對于學生學習動力以及積極性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4.樹立學生的主體性
在當今社會形勢下的課堂模式中,必須對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轉變。在這個轉變中,最關鍵的步驟就是將以往教師全程主導的課堂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將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并通過適當的方法對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培養,這樣學生才能以更加主動、積極的姿態全面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將主動權大膽授予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對課堂內容進行獨立的思考與探尋。同時可以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增進問題及見解的交流,這對于學生長久的語文學習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僅僅充當學生自學道路上的引導者、解疑人,為學生的學習道路做好輔導者的角色。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學是一項非常有技術性與創新性的工作,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扎實的教育水平和豐富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對先進科學的教學方式不斷地進行嘗試,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對其進行反思、改進。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在充分考慮學生需求與新課改要求的前提下,從課前備課、預習、課堂氛圍、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幾個方面進行加強,從而切實有效地對我國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加強。
參考文獻:
[1]陳袁媛.淺析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7).
[2]陳群.語文課堂的隱形翅膀:有效性提問[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6).
[3]楊兆玉.“活、實、簡、美”: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四字追求[J].考試周刊,2010(12).
(作者單位 廣東省韶關市第十五中學)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