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摘 要:方法的掌握無疑是重要的。它對提高數學高考成績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根據教學中的經驗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方案;時間;心態;成績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自然學科,是研究其他領域必備的基礎學科,是高考的必考課目。如何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掌握學好數學的方法,大幅度地提高數學高考成績,是每個高三學生都期盼掌握的“金鑰匙”?;诙嗄甑母呷虒W經驗,筆者認為具體的學習方法雖然因人而異,但還是有普遍規律可供遵循的。
一、緊跟老師,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
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深刻體會老師對問題的分析過程,密切注意老師解決問題時的“突破口”與“切入點”,及時修正自己的不到之處,在糾正中強化提高。特別是老師講解的一些典型習題,弄清楚解題時自己存在的思維偏差,通過典型試題檢測出哪些地方復習不到位,哪些地方有疏忽或漏洞。課后要及時鞏固。學數學,做習題是基本功,做之前先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通過做題,熟練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學生開拓思路,提高他們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掌握試題的解題思路、解題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發現思維盲區及時疏理知識盲點,找到問題癥結。做習題時要勤于思考。對于有些題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如遇到不會的或拿不準的題目要打上記號。不管對錯都要留下自己的思路,等老師講評時心中就有數了。
二、整體把握,把數學課本“由厚變薄”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倡導讀書要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如果說我們從小學到中學學習12年數學的過程是“由薄到厚”的過程,那么高考復習的過程應該是深刻領會數學的內容、意義和方法,認真梳理、歸納、總結、提煉,把握規律、靈活運用,把數學學習變成“由厚變薄”的過程。高中數學主干知識共有八大塊:(1)函數;(2)數列;(3)平面向量;(4)不等式(解與證);(5)解析幾何;(6)立體幾何;(7)概率、統計;(8)導數及應用。
數學主干知識在復習中,要抓住“四個三”:(1)內容上要充分領悟三個方面:理論、方法、思維;(2)解題上要抓好三個字:數、式、形;(3)閱讀、審題和表述上要實現數學的三種語言自如轉化(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4)學習中要駕馭好三條線:知識(結構)是明線(要清晰),方法(能力)是暗線(要領悟、要提煉),思維(訓練)是主線(思維能力是數學諸能力的核心)。
復習中不僅要把每一塊的知識點弄清楚,更要建立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其有效的方法是以重點內容突破帶動全面知識的掌握,高中數學主體內容是支撐整個高中數學最重要的部分,這些內容都是每年必考且重點考的。像關于函數(含三角函數)、平面向量、直線和圓錐曲線、線面關系、數列、概率、導數等,把它們作為復習中的重中之重來處理,要一個一個專題去落實,要通過對這些專題的復習向其他知識點輻射。
三、科學分配時間,時時有進步
八個月的時間,要完成好幾門功課的總復習,其實很緊張。學習時要處理好目標高遠與腳踏實地的關系,要針對實際情況善于給自己定目標,期中目標、月考目標甚至單元測試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天天有目標,日日見行動。每個高三學生都應該把自己手頭擁有的這八個月用心數一數,計劃計劃如何用,凡是能夠用來學習的時間絕不要輕易浪費哪怕一分鐘。以時間得成果,積小勝為大勝。
四、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模擬考試需要高度重視,一方面,要營造仿真的考試環境,限時完成。另一方面,要先在正確率上下功夫,以穩取勝,當正確率得到保證以后,速度會自然而然地提上去的。還要調節考試策略,適當分配各部分試題的答題時間,并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節,直至合理。同時,要學會把握答題節奏,正確對待難題和容易題,把試卷內容分成三類:一是容易上手,運算量不大的先做,并確保正確;其二是有思路但運算或思維量較大,放在第二輪做;最后解答困難題,即使解不出也無怨無悔。
要在模擬考試中提高心理適應度,遇難不慌,遇易不驕,穩扎穩打,精益求精。高考時間有限,不允許做大規模的檢查,因此,正確的思路形成后,就要盡量運算準確,確保每個步驟都不出錯,力求一次成功。在快與準不可兼得時要舍快求準,合理應用數學解題策略,使所掌握的知識能充分表示出來,并轉化為得分點,使得進可以全題解決,退可以得步驟分。
我相信,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只要做到以上幾點,用新視角、新理念、新方法理解數學這門學科,學以致用,自信滿滿,數學成績就一定能提高,在高考中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作者單位 山西省代縣中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