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新課標要求改變過分強調講解與傳授的語法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探索語法教學新方式。語法教學可以采用情景化、任務化、游戲化等策略,使語法教學方法多樣化。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語境;例談;歸納法
中學階段使用歸納法學習語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但語法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讓學生發現和歸納語言形式和規律的層面上,還必須通過在不同環節創設的不同類型的任務中實際運用才能真正掌握語法知識。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利用歸納法新授語法知識的基本模式:“呈現—觀察—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例如,在教學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6 Section A第一課時,我是以這種模式教授新語法“現在完成進行時”的:
1.語境呈現目標語言,易于理解,初步形成感性認識:現在完成進行時對學生來說很陌生,也很難,所以我選擇了龜兔賽跑這一有趣的故事創設真實、生動、有趣的語境(烏龜一直在跑,而兔子不跑了)呈現含有現在完成進行時的目標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此種時態,并區別于以前學過的一般過去時,為突破本課時的這一教學難點打下鋪墊。A:How long did the hare run?
B:It ran for one hour.(現在不跑)
A:How long has the tortoise been running?(從過去跑到現在)
B:It has been running since 1:00pm/ for 2 hours.
2.展示所有目標語言(含有現完時的句子)引導學生觀察句子特點,體會所表含義。
3.小組討論:(1)現在完成進行時常用來描述什么樣的事情?
(2)它的基本結構是怎樣的?
(3)它常與哪些引導時間的介詞連用?
4.師生共同歸納總結,上升為理性認識:現在完成進行時的意義、結構、常用介詞。
5.結合實際,鞏固提高:出示成龍、姚明的個人資料,引導學生用目標語言回答問題。這是鞏固環節,學生剛對這一時態有了理性認識,但難以運用,所以我出示學生較喜歡的人物,引導學生試著用新語法結構模仿例句回答問題,降低難度。
6.創設情境,運用目標語言,組內自編對話,提升能力。展示老師旅游的照片和相關資料,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運用目標語言展開談論,這樣既能鞏固運用語法,又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總之,新課標下的語法教學的關鍵是探索語法教學的多樣化,通過課堂教學情景化、任務化、游戲化和生活化,使語法教學不再教條,機械地傳授,而是悄無聲息地滲透于學生的生活、學習、娛樂之中,不知不覺地應用,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劉顯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藝術.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西寺坡鎮中心學校)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