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川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0014)
淺談綠色施工技術在企業和項目管理方面的應用
張宇川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0014)
綠色施工是企業轉變發展觀念、提高綜合效益的重要手段。這里介紹了綠色施工技術在企業和項目管理方面的應用情況,提出了綠色施工技術的發展設想和建議。
綠色施工;企業和項目管理;“四節一環保”;發展設想;發展建議
綠色施工是企業轉變發展觀念、提高綜合效益的重要手段。綠色施工的實施主體是企業。首先,綠色施工是在向技術、管理和節約要效益。綠色施工在規劃管理階段要編制綠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環境保護、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措施,這些措施都將直接為工程建設節約成本。其次,環境效益可以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建筑企業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勢必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產生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最終形成企業的綜合效益。企業樹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會支持,保證工程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獲得市場青睞。
在工程項目綠色施工建設中,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2.1 建筑施工布置要因地制宜
在臨時建筑和場區布置過程中,綜合考慮施工場地周邊的自然環境特點,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特征,使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相和諧,合理利用場地內的現有資源,盡量減少對于環境的改變。在基礎開挖前,將地表的有機土壤在場地內臨時堆方,以用于建筑物完成后的場地綠化,這樣既能降低施工成本,又減少了土方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噪聲、揚塵等環境污染。在工程規劃區域周邊,如果沒有富余區域可以搭設辦公區,可以分區分段逐步施工,在未施工區域的安全范圍內搭建辦公區,以減少對未規劃土地的污染。
2.2 做好綠色施工方案設計
工程開工前,各項目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抓好綠色施工方案設計。建立健全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從環境保護、節材與減少材料損耗、廢棄物回收利用、節約用水和水資源利用、節約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六個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不斷改革完善施工工藝,研究開發、推廣應用綠色施工新技術,做到目標明確、制度健全、責任落實、措施具體。
2.3 加強對綠色材料的把關
建筑物、構筑物是由無數建筑材料通過一定的施工方法將其結合成一個整體而構成的,因此必須從綠色的角度嚴把材料關,確保所用的材料符合綠色標準。在準備物資時,既要考慮到強度等危及建筑物安全的因素,也要對裝飾材料的質量進行把關,盡量消除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和有害氣體,以免損害使用者的健康。
2.4 綠色施工技術的選擇與創新
結合相應工程具體特點選擇施工工藝時,既要考慮施工的便利性,還要考慮節約資源和降低施工過程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在實施綠色施工過程中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對傳統的施工方法、工藝、材料、管理等進行創新,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3.1 工程概況及進度情況
河南商會大廈工程位于鄭州市福祿路與站南路西北角。該工程地下3層,地上30層,總建筑面積95 757.68 m2,建筑高度119.9 m,建筑類別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工程結構類型為框架-核心筒結構,施工中應用了大量綠色施工技術。
3.2 綠色施工培訓學習
為貫徹落實項目部制定的“四節一環保”的各項措施,項目綠色施工管理小組在2012年3~12月,組織全體管理人員進行《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申報與驗收指南》等培訓學習,并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實施方案交底。
3.3 職業健康及公共衛生管理
為了保障施工人員的健康,公司制定了施工揚塵、防毒、防輻射等職業危害的措施和辦法。項目部安全員負責實施公司制定的各項措施及辦法,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定期安排醫務人員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體檢和健康教育,通過建立民工學校及組建綠色施工小組加強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及健康教育,觀看安全宣傳片和健康教育片。
3.4 綠色施工評價管理
根據《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分基礎、主體、裝飾三個階段,對綠色施工進行自我評估,評估結果必須對照標準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指定落實方案。
3.5 環境保護控制
在施工現場主入口處設置“八牌兩圖”,明確規定環境保護及綠色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現場所有場地均采用C20混凝土澆筑,車道范圍200 mm厚,其余150 mm厚。難以利用的空地做成花池,種花美化。土方施工時,對堆土的地方進行綠化,防止揚塵。在施工現場設置三個封閉式垃圾池,施工垃圾用塔吊吊至垃圾池,對垃圾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類分揀、存放,再運至規定的垃圾處理場。
3.6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3.6.1 就地取材原則
該工程所用材料本著就地取材原則,均在鄭州市市區內或周邊地區購買,運輸距離在500 km范圍內。鋼筋原材運輸距離為141 km,混凝土運輸距離為10 km,砂石運輸距離為152 km,水泥運輸距離為80 km。
3.6.2 限額領料制度
項目部對于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均采用物資需用計劃及限額領料制度。
3.6.3 節約鋼材
該工程豎向鋼筋接頭采用電閘壓力焊連接方式,對于框架梁及筏板鋼筋采用直螺紋連接,盡量避免使用冷搭接方式,節省綁扎搭接長度。
3.6.4 節約混凝土
該工程的工程樁為混凝土灌注樁,其超灌部分鑿除將產生大量的固體垃圾,我們通過合理利用將其變廢為寶,將鑿樁產生的大塊混凝土用來做基坑內拉運土方的道路路基,細小碎塊均勻撒散作為碎石墊層。
3.6.5 節約木材及模板
1)做好模板計算工作,確保翻樣的木材定額損耗率小于5%。
2)對上部結構使用的木模板加強管理,增加模板翻用次數,延長模板使用壽命。
3)請專業單位到現場將短方木接長,作為后期施工支模所用。
4)對拆下的模板進行整修,尺寸較小且不能后續施工的模板,進行重新加工切割可以用作后澆帶上部封堵。
3.7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工程開工之初,在與勞務班組簽訂勞務合同時,就把節水指標納入合同條款里。在施工現場修建雨水收集池,建立了水資源再利用收集處理系統,沖洗現場機具、設備、車輛均使用循環用水,噴灑路面、綠化澆灌盡量少用自來水。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的生活用水采用節水器具,避免了細水長流現象。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節水器具配置率達到100%。施工現場對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采取分別計量,限量控制。
3.8 節能與能源利用
宿舍區做到用電監控,在各班組進場前與之簽訂用電合同,用電量根據每間宿舍的用電器具功率以及使用時間進行核算定量,超出部分由該房間人員進行補貼,節約部分進行獎勵。辦公區、宿舍區、施工現場用電分開計量。辦公區、宿舍區、施工現場的每個區再分多個小區域分別安裝電表及定時供電,按月單獨計量。管理人員及時掌握用電情況,對不正常用電峰值進行分析比對,及時找出原因,作出相應處理措施。辦公區和宿舍區內采用節能燈具和節能空調。室外走廊及衛生間采用聲光控節能燈。
3.9 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
施工現場布置實行動態管理,分基礎、主體、裝飾三個階段分別進行合理現場布置設計。施工場內原有樹木盡可能進行原地保護。員工宿舍利用場地內原有土地搭建,不占用其他土地。
綠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企業要牢固樹立綠色建筑發展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把綠色施工各項管理技術措施貫徹到建筑節能減排的全過程。
1)建議各級管理部門和企業投入一定數量的科研經費,基于綠色施工進行技術研究,研究出一套滿足綠色施工要求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機具,以便指導綠色施工全過程的節材和材料資源保護、節能和能源保護、節水和水資源保護、節地和土地資源保護的整個施工活動。
2)總結出關于“四節一環保”常見的技術控制措施和常見錯誤做法,在開工前指導企業按照“四節一環保”的標準進行現場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