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凡
臭氧可以抑菌,但如果濃度超標,便會損害人體健康。一些小型空氣凈化器就存在這樣的隱患,那么,市售的大品牌空氣凈化器安全性如何?
霧霾天氣持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盤算著購買空氣凈化器,以去除PM2.5和甲醛這兩大空氣污染物。不過,急劇擴充的空氣凈化器市場也出現了一些亂象,比如臭氧濃度超標。
2013年12月,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一些小型空氣凈化器的安全隱患。這些售價200-300元的空氣凈化器一度銷售火爆,與動輒數千元的機型相比,它們的價格和外形都很可愛,也不占什么地方,因此得到青睞。然而,在負離子凈化、臭氧抑菌這樣的名詞背后,這些小型空氣凈化器的臭氧濃度超標嚴重。
2014年1月,《消費者報道》送檢了TCL、LG、夏普、飛利浦、亞都和三星等6個品牌的6款空氣凈化器,除了對其PM2.5和甲醛過濾功能測試外,也對其臭氧產生濃度進行了測試,檢測結果顯示,6款空氣凈化器的臭氧濃度全部合格,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
過猶不及的臭氧
空氣凈化器反而會污染空氣?這種說法聽起來有些危言聳聽,事實上,一些空氣凈化器為了達到除菌抗菌的效果,會配置負離子發生器或臭氧發生器,產生微量的臭氧。如果臭氧濃度超標,則會傷害人體。
對于臭氧對人體的影響,國際上早有公論:當空氣中臭氧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時,可引發鼻和喉頭粘膜的刺激;臭氧濃度在0.1-0.2毫克/立方米時,引起哮喘發作,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同時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如果臭氧濃度在2毫克/立方米以上,可引起頭痛、胸痛、思維能力下降,嚴重時可導致肺氣腫和肺水腫。
根據《GB 21551.3-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空氣凈化器的特殊要求》中規定,空氣凈化器產生的臭氧在離出風口5cm處濃度不能超過0.10mg/m3。
本刊的檢測結果顯示,6款空氣凈化器的臭氧釋放量全部符合標準,最低的為0.025mg/m3,最高的為0.054 mg/m3。針對這一結果,飛利浦公關部的黃蕾對記者解釋說,飛利浦空氣凈化器全部采用吸附過濾的凈化技術,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臭氧。
市面上的空氣凈化器一般分為吸附過濾式、靜電式和光媒介式。廣州工業微生物檢測中心的工程師楊冠東告訴記者,空氣凈化器在使用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些臭氧,即使是吸附過濾式的凈化器,由于在使用時會產生一些靜電,也會有一定的電離效應,微量的臭氧難以避免,但只要在標準范圍內,都是安全的。
消費者選購須留意測試報告
盡管大部分正規廠家生產的空氣凈化器都符合標準,但也無法打消消費者心中的疑慮。記者采訪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消費者說,空氣凈化器市場太混亂,他在網上看到一些牌子的空氣凈化器臭氧釋放量超標,就不敢買,即使國家標準對此有強制規定,還是不敢相信。
中國家電研究院清潔技術研究所所長魯建國在接受《消費者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空氣凈化器標準體系比較健全,包括安全性標準GB4706.45-2008、性能標準GB/T 18801-2008和抗菌、除菌標準GB 21551.2-2010、21551.3-2010,其中安全和抗菌除菌是強制性標準,如果按照標準檢測合格,就不會有臭氧超標的情況產生。
“經銷商應向消費者提供合格的檢測報告,反過來講消費者應確認所購產品是否有合格的測試報告,沒有的不能購買。關于聲稱產品所具有的功能,《產品質量法》規定其必須達到,因此,也必須有相應的測試報告。”魯建國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