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靜
側索硬化綜合征是一種屬于運動神經元病范疇的嚴重疾病,主要對患者的運動神經功能產生損傷。臨床表現為頭面部肌肉、軀干和四肢肌萎縮,給患者的運動帶來很大的影響。目前治療效果差。現將2013年02月筆者所在科收治1例側索硬化綜合征患者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患者,女,63歲。自2012年02月開始無明顯誘因出現說話語速慢,欠流利,尤以晨起明顯,半臥位時發音困難,說話鼻音,偶有飲水嗆咳。2012年07月患者感上述癥狀加重,給予醒腦靜注射液、胞磷膽堿、甲鈷胺注射液、注射用丹參等治療,患者言語不清較前緩解。2012年09月患者因親屬去世情緒激動,出現語言不清、語速減慢較前加重,飲水有時嗆咳,吞咽費力、進食緩慢,伴嗆咳,有時感情難以控制。2012-09-10在北京301醫院行舌肌肌電圖示:未見特征性改變。經北京市神經肌肉病會診中心診斷:側索硬化綜合征伴假性延髓性麻痹。自2012-09-11始自服“利魯唑片”50 mg,2次/d。2周后,患者說話發音含糊,語速減慢較前加重,進食吞咽困難明顯,進食流質飲食易發生嗆咳,口腔分泌物較多,刺激性干咳頻繁。繼而出現四肢無力,生活不能自理。為進一步改善癥狀,于2013-02-10以“側索硬化綜合征、假性球麻痹”收治入院。
2.1 吞咽障礙的護理
2.1.1 病情觀察 首先觀察患者吞咽困難的程度、性質及動態變化,是否進行性加重。有無食物反流、食物由鼻孔流出、嘔血及嗆咳等伴隨癥狀,觀察吞咽困難與精神因素的關系,如有食物反流、嗆咳等應迅速取側臥位,以防反流物吸入呼吸道,發生肺部感染或窒息。并進行心理疏導。
2.1.2 進食前的準備 指導患者進食盡量保持坐位,或半臥在床上,身體與床的夾角為60°以上或將上半身墊高,頭稍前傾45°左右。進食前應囑患者放松精神,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在進食時使食物由健側咽部進入食管。
2.1.3 進食注意事項 當患者進食時,護士協助患者將食物放在口腔健側。一般食團攝入每次以1湯匙為宜,放入食團后可用勺背輕壓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吞咽。每進食一口,要讓患者反復吞咽數次,以使食物全部通過咽部。要進行“空吞咽”,即吃一口,咽一口,再空咽一口,然后吃第二口。在協助患者進食過程中,可適當給患者喝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體誤入氣管。為防止吞咽時食物誤吸入氣管,在進食時先讓患者吸足氣,吞咽前及吞咽時憋住氣,吞咽會咳嗽一下,將肺中氣體排出,以噴出殘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殘渣。每次進食量為200 ml。如有食物滯留于口內,要用舌的運動將食物后送以利吞咽。提供充足的進餐時間,進食時囑患者細嚼慢咽。進食后保留原體位 30 min[1,2]。
2.1.4 吞咽功能治療儀康復護理 采用吞咽障礙治療儀和康復護理技術配合對吞咽困難進行治療,吞咽功能的恢復率明顯提高。①使用治療儀前的準備:在使用吞咽功能治療儀治療前,應檢查患者是否保留吞咽反射,對唾液是否可以咽下,從而決定治療時是否進水,如果患者吞咽延遲,吞咽始發困難,可以輔助刺激口輪匝肌和頰肌加強閉唇,或輔助下頜上抬,誘發吞咽始發;②使用吞咽功能治療儀期間,應嚴密觀察電極片粘貼處皮膚,觀察患者的反應,防止皮膚灼傷[3]。經治療,患者最后可以自行進食。
2.2 語言溝通障礙的護理 ①為患者提供安靜的交流環境,與患者家屬一起制訂訓練計劃,每日定時與患者交談,給患者足夠的時間表達自己的需要;溝通時,以誠懇的態度對待患者,不說有損患者自尊的話;盡量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可以讓患者用“是”、“否”或者點頭、搖頭來回答,從簡到繁注意患者的肢體語言所提供的信息;利用卡片、筆、本、手勢、圖片,提供簡單而滿意的雙向交流方式;鼓勵家屬與患者多交流,以鍛煉患者的語言表達能力;每日定時鼓勵患者讀報紙或書籍以提高患者表達能力;②每日進行語言障礙康復訓練:下頜和喉部訓練法:患者做微笑或皺眉,閉嘴、鼓腮,再輕輕吹氣,如此反復進行,3次/d;發音訓練法:患者張口發“啊”音、“依”音,然后再發“嗚”音;也可讓患者縮唇然后發“父”音,像吹蠟燭、吹哨動作;每次每音發3次,連續5~10次,至少3次/d,通過張閉口動作促進口唇肌肉運動,通過訓練,患者可以簡單表達自己所需。
2.3 營養失調的護理 患者吞咽功能障礙時,應鼓勵患者食入能咽下的食物,少量多餐;選擇質軟,半流質糊狀的黏稠食物。飲食應在固體、糊狀物和液體之間進行調整。清水或固體塊狀物最易導致吞咽困難。所以,要將固體食物弄碎后再給患者飲用。清水也不能直接給患者喝,應加入無糖藕粉、杏仁霜等黏稠劑,讓清水變得黏稠后才能讓患者飲用。應和營養師一起商量根據患者熱量需要供給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必要時給予營養支持療法,使患者營養失調得到改善。
2.4 尿潴留的護理 尿潴留與側索硬化綜合征致神經肌肉障礙有關。晚餐后限制入液量;指導患者養成定時排尿習慣;進行導尿查殘余尿量,如果>150 ml,留置導尿或間歇導尿;定期開放尿管。制定適當的膀胱訓練計劃,直到患者能自行排出尿液。
2.5 軀體移動障礙的護理 軀體移動障礙與側索硬化綜合征所致神經肌肉受損有關。雙下肢活動障礙,是主要護理重點。
2.5.1 被動運動 宜在病情穩定后進行,方法是按關節活動進行屈曲被動運動,曲屈被動運動時幅度由小到大,由健側到患側,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進行。既要注意各個方向活動度,又要注意動作強度,切忌粗暴,關節活動要特別注意,應按規定多做運動。
2.5.2 按摩 給患側上下肢輕柔而有節律的按摩使其放松,以減輕其痙攣性收縮以免妨礙活動。
2.5.3 平衡功能的訓練 患者由于平衡障礙,影響了許多日常功能活動的進行,因此平衡的康復訓練對于有平衡障礙的患者顯得尤為重要。通常把訓練分為以下四步:①坐位平衡訓練;②站立平衡練習;③坐位起立平衡;④步行平衡練習。一旦平衡保持后,下一步即進入步行訓練,要向患者及家屬講明肢體運動的重要性,要持之以恒,并在護士或家人的協助下進行,達到患者能借助外力行走。
2.6 便秘的護理 便秘是側索硬化綜合征所致并發癥之一。應增加患者食物中的纖維含量。每日順腸蠕動方向按摩腹部數次,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在患者病情允許的范圍內適當增加活動量,每日定時做提肛訓練,改善自行排便能力。
2.7 焦慮的護理 焦慮與病情較重及療程長有關。該癥發病急,病情進展快,恢復期較長,加之長期活動受限,患者易產生焦慮情緒,給康復帶來不利。護士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積極主動的關心患者,認真傾聽患者的訴說,了解其苦悶、煩惱與恐懼、失望等情緒并加以分析和解釋,取得患者的信任,告訴患者經積極治療和康復鍛煉絕大多數可以康復,以增強患者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使患者始終保持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
側索硬化綜合征為起病快,緩慢進展性運動神經元損傷為重的疾病,即使經治療癥狀可改善,但神經系統病理改變依然不斷進展。因此精心、細致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尤其對吞咽障礙所至嗆咳、窒息的預防更是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護士具備精湛的護理技術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一切從患者需要著想,做好吞咽障礙改善、語言溝通、軀體運動訓練。應盡早開展系列的神經功能康復護理訓練,針對患者及家屬的不同想法進行宣教指導,強調早期康復護理訓練干預、早期治療的必要性,合理交代病情及預后,可以促使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從而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通過醫護和患者及家屬協作使疾病發展早日控制,并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1] 劉淑艷.腦卒中吞咽障礙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1,25(4):86.
[2]鄺景云,彭偉英.攝食管理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影響[J].現代醫院,2011,11(6):70-72.
[3]萬晚珍.早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