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東梅,魏海利,鐘成躍
隨著胸腔鏡技術的提高和社會的需求,小切口微創傷手術的發展較迅速。由于小切口手術創傷小、并發癥少、痛苦輕、恢復快、美觀效果好等,易為患者及其家屬接受。2011年03月—2013年06月筆者所在科共施行單操作孔全胸腔鏡右肺下葉切除術25例。現將手術配合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齡40~60歲,平均55歲。體重40~76 kg,平均60 kg。原發性肺癌14例,支氣管擴張5例,肺炎性假瘤6例。所有患者均進行術前訪視,無護理并發癥。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手術進展,術后隨訪效果較好。
1.2 手術方法 25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雙腔氣管插管單肺通氣,左側臥位,于腋前、中線第7肋間放置戳卡并插入胸腔鏡,若無嚴重的胸膜腔粘連,則于第4肋間腋前線至背闊肌前緣行約4~6 cm切口做單操作孔。于全胸腔鏡下游離胸腔粘連并顯露肺血管和氣管[1]。
2.1 術前訪視 術前1 d到病室訪視患者,查閱病歷,了解病情,向患者說明訪視目的,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手術方式、優點、麻醉配合要點及手術室環境景象詳細介紹,醫師技術熟練度進行詳細介紹,解除患者緊張情緒。經過術前訪視和術前心理護理,本組25例患者均獲得較好的手術依從性,能夠良好配合,使患者增強對手術的信心。
2.2 器械護士配合 術前認真準備所需器械及特殊物品,術日提前20 min洗手,檢查手術包滅菌是否合格、特殊器械是否齊全、性能是否良好,與巡回護士、第二助手共同清點器械、紗布、紗墊、縫針等物品。消毒鋪巾,貼護皮膜。分別于右腋前、中線第7肋間放置戳卡并插入胸腔鏡,第4肋間腋前線至背闊肌前緣行約4~6 cm切口,放置皮膚保護器,遞分離鉗依次分離,順序為:背段基底段動脈-下腔靜脈-下葉支氣管,使用切割閉合器離斷,術中集中精力,做到心中有數,熟練配合。術畢,手術切口常規逐層縫合。術后正確保存標本,交于手術醫師。
2.3 巡回護士配合 術日提前進入手術間準備該手術所需物品、藥品及特殊用物,檢查設備、儀器性能是否良好,確保手術無礙進行。患者進手術間后認真核對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手術名稱、手術部位、藥物過敏史等。給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緊張情緒。協助麻醉醫師為患者建立靜脈、動脈通道,協助麻醉醫師誘導并為患者留置導尿管。與器械護士、第二助手共同清點器械、紗布、紗墊、縫針等物品,清點在冊,記錄準確。協助手術醫師為患者擺放舒適體位,骨突隆處放置軟墊,防止壓傷,約束帶松緊適宜。消毒鋪巾后連接設備、儀器使手術正常開始。術中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嚴格查對制度,保持手術間安靜有序,監督手術人員無菌觀念,密切患者生命體征及手術進程,合理調節手術間溫度,及時供給所需物品、藥品,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單操作孔電視胸腔鏡相比于常規開胸手術技術和設備要求高,但具有肺功能保護好和術后疼痛輕,生活質量高等優點[2]。該手術采取右側單操作孔,保持了胸廓的完整性和穩定性,患者遠期生存率高出一般的手術治療。胸腔鏡手術雖然是微創手術,但若處理不妥當、也會產生很多并發癥,嚴重者同樣也會威脅生命,故在護理過程中也不能掉以輕心。巡回護士應了解胸腔鏡儀器設備的使用、管理及保養方法,胸腔鏡手術器械、設備常見故障的處理,術中如發生意外在緊急情況下的正確處理。儀器設備應用的熟練程度,妥善管理的內鏡儀器和設備的好壞是保障手術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嫻熟的儀器設備使用也會為手術節約很多時間。器械護士不但要熟練掌握胸腔鏡手術器械、儀器設備的使用和手術配合,還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知識結構,默契的配合能縮短手術時間,減輕術中的副損傷,減少患者痛苦。
[1]劉高峰,李保田,李保軍,等.單操作孔全胸腔鏡右肺下葉切除體會[J].實用醫藥雜志,2013,4(4):314-315.
[2]范盛浩,葛明建,謝廷洪,等.電視胸腔鏡與傳統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9,16(6):44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