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生,欒 奕
目前,我國期刊種類繁多,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尤其是近年,期刊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令人眼花繚亂,從2013年09月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上可見一斑。誠然,這對大力弘揚主旋律、宣傳先進文化、促進學術交流、普及科學知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認,有些期刊特點不鮮明,主題不突出,格調不高雅,給人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期刊定位不準確,單獨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外,與期刊編輯知識面窄、學術水平不高、編輯業務不精等有重大關系。筆者從事《解放軍健康》雜志編輯工作26年,擔任社長兼主編4年,2013年07月,《解放軍健康》雜志榮獲首屆解放軍出版獎,作為一名期刊編輯戰線上的老兵,想就處理稿件時應把握的幾個問題與大家一同探討。
1.1 思想性就是政治性、政策性和導向性 軍隊期刊任何時候都要把思想性擺在首位,任何時候都要自覺地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一致,按照“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為提高部隊戰斗力服務。有政治錯誤的稿件、手續不全的稿件、未經保密鑒定的稿件,一定不能刊用。
1.2 科學性就是正確性、準確性和規范性 內容正確,表達準確,行文規范,這是對稿件最基本的要求,是衡量稿件質量的重要標志。稿件缺乏科學性,就會誤人子弟,就會失去讀者,就會敗壞期刊聲譽,就會影響期刊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期刊必須視科學性為生命。
1.3 可讀性就是知識性、趣味性和生動性 期刊刊登的稿件,應當內容豐富,有較高的知識內涵,這樣才能成為“人類進步的階梯”;期刊刊登的稿件,語言不是“干巴巴幾條筋”,枯燥乏味,令人生厭,而應當通俗易懂,新鮮活潑,耐人尋味;期刊刊登的稿件,應當版式新穎,設計靈活,圖文并茂。
期刊的思想性、知識性和可讀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編輯工作是創造性的勞動。應該說,只有刪減調整的權利,沒有任意增加的權利。文章結構大的調整應征求作者意見,不清楚的地方應主動咨詢作者,切不能憑空臆造或強加自己的觀點而出現差錯。
加工修改文章,應注意以下三點:①明確一個規定:編輯可以對稿件做文字性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當經作者同意;②掌握兩個原則:對科學內容、文字、語法、修辭、邏輯等方面的技術性差錯,必須予以改正;要細心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特別要注意保留作者的寫作特點和寫作風格,甚至盡量保留作者的原句,可改可不改的就不改;尤其是作者的觀點,特別是學術觀點,不能隨意改動;非改不可的,也要事先征得作者的同意;③達到三個標準[1]:修改過的稿件,要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可讀性。
就稿件而言,差錯主要是知識性差錯和文字性差錯。造成差錯原因很多,有原生的,有編輯時后生的,有打印時后生的;有粗心大意造成的,有盡管很細心但因水平所限無法發現的。這就需要作者和編輯靠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豐富淵博的知識、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加以克服。
期刊編輯要處理好與作者、讀者的關系,應做到“三個互相”。
3.1 互相依存 作者是稿件的撰寫者,編者是稿件的審查者、把關者和加工者,讀者是文章的鑒賞者。沒有作者就沒有稿源,編者就會無米下鍋;沒有編者,作者的稿件就無人審查、把關和修改,就不能更上一層樓;沒有作者和編者,讀者就得不到精神食糧;沒有讀者,作者和編者生產的精神產品就無人問津,成為廢紙。社會主義的出版工作,是出版工作者和著譯者、讀者共同的工作和需求,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關系[2]。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然而,編者是聯結作者和讀者的紐帶與橋梁,并對作者的寫作和讀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起著導向作用。
3.2 互相促進 作者大多是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寫出的稿件,大多是有感而發,能使編者大開眼界,深受啟迪;編者大多是文章修改加工的高手,往往能使作者的稿件點石成金,錦上添花;讀者的需求是作者寫稿和編稿選稿的依據,讀者反饋的意見和建議是作者和編者提高業務素質的良藥。三者互相愛護、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才能促進出版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3.3 互相理解 作者要了解編者的要求;編者要了解作者的特長;作者和編者要了解讀者的需要;讀者要了解作者的風格和編者的特色。三者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成為知心朋友。
總之,有了勤奮的作者,負責的編者,熱心的讀者,才能有一流的文章,才能出精品刊物,才能使出版事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欄目是報紙、雜志等版面上按內容性質分成的標有名稱的部分,是報刊中刊載特定內容的版面。
4.1 期刊欄目的設置要突出個性特點 不僅本期刊內部的各個欄目不能雷同,而且與其他期刊的欄目也不能近似。千篇一律的欄目,肯定令讀者生厭;只有獨樹一幟的欄目,才能受到讀者的歡迎。一是欄目的標題要有個性特點。欄目的標題要新穎、別致、凝練、醒目,發人深省,引人入勝。二是欄目的內容要有個性特點。欄目的內容要做到“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談我不談”,獨具慧眼,獨辟蹊徑,振聾發聵,震古爍今。三是欄目的風格要有個性特點。欄目的風格要獨具匠心,獨領風騷,膾炙人口,過目難忘。四是欄目的版面要有個性特點。欄目的版面要圖文并茂,渾然一體,雅俗共賞,賞心悅目。
4.2 各欄目之間應建立對立統一的關系 所謂對立,即每個欄目都要有各自獨立的版塊,有各自的報道內容,有各自服務對象和各自的讀者群體。所謂統一,即各欄目之間要彼此呼應,相互關照,不能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都要緊緊圍繞本刊的宗旨、性質和任務來做文章。欄目的獨立,好比伸開五指,是為了各顯神通;欄目的配合,好比捏緊拳頭,是為了形成合力。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標題與正文的關系,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標題與正文內容的關系,另一個是標題與正文中的小標題的關系。
5.1 標題與正文內容是概括與闡述的關系 標題是對正文內容的高度概括,集中提煉,精心濃縮。好的標題,讀者一看,就可以聯想到文章的主要內容。反之,文章內容是對標題的具體闡述,分析說明,詳細解說。好的文章,讀者讀完,便會感到文章的內容與其標題相輔相成,渾然一體。標題與文章的內容呼應,才能錦上添花。
5.2 標題與正文中的小標題是綱與目的關系[3]文章的總標題是綱,文章的小標題是目。綱與目的密切配合,才能撐起文章的骨架。這好比一棵樹,有干有枝才能枝繁葉茂。因此,文章的總標題要統領文章的小標題;文章的小標題要圍繞總標題設計,二者要成龍配套,相得益彰。
總之,文章的總標題與文章的小標題是骨架,文章的內容是肌膚。骨架健壯,內容單薄,整個文章會枯燥乏味;骨架孱弱,內容臃腫,整個文章會不堪入目。只有三者息息相關、和諧融洽,才是渾然天成的好文章。
主動組稿即約稿,自然來稿即投稿。約稿要優先刊用,自然來稿擇優刊用[4]。總之,組稿是期刊落實選題計劃、編輯期刊的準備工作。不進行組稿,稿件組織得不充分、不理想,編輯工作就無法進行。組稿是保障編輯工作順利開展的首要環節,是確保期刊質量的關鍵,必須嚴肅認真地對待。
做好組稿工作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內容要明確。本期刊物、各個欄目選題計劃有哪些,報道要點是什么,都要心中有數,按要求組稿,做到有的放矢。二是選稿要準確。特別是在稿件過剩的情況下,決不能看花了眼,一定要選擇那些思想性、科學性和可讀性都較強的文章,以保證多出精品。
[1]代水平.試論中國著作權集體管理模式的選擇[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78.
[2] 鄧衛紅.編輯·作者·讀者[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5,(04):56.
[3]駱少明,王國祥.新聞出版知識百問[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5.36-37.
[4] 袁 寧.醫學期刊青年編輯如何組稿[J].編輯學報,2013,25(2):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