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有效地傳播絲綢文化、普及絲綢知識、擴大絲綢消費,“絲綢中國”項目以“弘揚絲綢文化、引導絲綢消費”為主旨,被列入商務部繭絲綢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絲綢中國”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于2月28日在北京舉行。
絲綢是古老且極富文化底蘊的商品之一,它開啟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中國是最早發明并大規模生產和使用絲綢的國家,到目前為止,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生產國和出口國。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訪問時,提出了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倡議重塑歐亞30億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近年來,我國的絲綢行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新的品牌開始不斷做大、做強,絲綢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在做大外貿的同時,國內市場也得到了一定的拓展。但是絲綢產品在國人心目中的認可和接受程度并不高,我國絲綢貿易過度依賴外銷的弊病已經顯現,擴大絲綢文化在公眾心目中的影響力是當務之急。消費的時尚性和當前我國絲綢產業落后的技術之間的矛盾制約了絲綢文化在公眾心目中的傳播。必須高度重視絲綢文化的培育和創新,盡快提高絲綢生產工藝和產品設計水平。
自2011年起,國家繭絲綢協調辦公室啟動了中國絲綢品牌整體宣傳項目。為宣傳中國絲綢文化,提升中國絲綢品牌形象,國家繭絲辦特別制作了中國絲綢宣傳片《錦繡中華》,并改編成不同版本,分別于2012年和2013年在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美國主流華語電視臺,港、澳、臺主流衛星電視頻道,中國駐歐洲各國使領館及銀行等高端商業場所,播放歷時60天。宣傳片將中國絲綢文化的工藝之美、文化之美、時尚之美逐一呈現。五洲暢想國際傳媒承擔了宣傳片的改編制作及媒體宣傳任務。五洲傳媒把宣傳片的投放時機安排在東西方最火的四大節日——圣誕節、元旦、中國春節和情人節期間,對中國絲綢文化的傳播,中國絲綢品牌形象的樹立,以及對中國絲綢產業深入國際市場,均起到了積極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12月30日開始,《錦繡中華》三分鐘形象片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滾動播放一年。天安門是中國首都北京的心臟,每天有大量的國內外游客駐足拍照留念。形象片《錦繡中華》的播放,也為中國絲綢行業的振興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據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絲綢中國”項目推廣活動將突出“家文化·絲綢夢”的主題,以期推動絲綢內銷的再度繁榮。項目以“內容策劃專業化,形式設計新穎化,版面展示立體化,展示手段科技化”為總要求,力爭充分體現出內容的豐富性與形式的多樣性,提升絲綢在公眾心中的美譽度。此次活動為弘揚和宣傳中國絲綢文化,引導國內絲綢消費的新觀念,讓普通消費者了解絲綢、喜愛絲綢、親近絲綢等方面搭建一個全新的強勢平臺。“絲綢中國”項目將由展覽展示、渠道銷售、網絡推廣三大板塊組成,面向廣大消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宣傳活動,傳承絲綢文化,引導絲綢消費。其中,展覽展示板塊以4月8日在上海浦東新國際展覽中心開幕的“第26屆中國絲綢交易會”為平臺,通過圖片、視頻、實物等形式現場展示我國絲綢文化、絲綢工藝和絲綢產品;渠道銷售板塊則于同期在全國重點城市絲綢專營店、商場專柜舉辦時尚消費周,走近消費者;網絡推廣板塊將建設“絲綢中國”項目官方網站,以網絡為傳播媒體,通過視頻、文字等多種形式,宣傳項目活動情況,并與國內外平面媒體、網絡媒體聯動,共同為傳播絲綢文化盡一份力量。
國家繭絲綢協調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絲綢中國”整體宣傳項目將以宣傳文化為基石、拉動消費為導向,將進一步塑造絲綢的文化概念,強化絲綢在公眾心中的國粹形象,拉近公眾和絲綢之間的距離,并將帶動國內絲綢行業實現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動絲綢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