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瑞紅
(西安財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所處的環境也越來越不確定,這使得企業可能會面臨更多的突發事項,與此同時便會產生更多的應急性現金需求。不論是企業投資的出資方、經營管理者,還是銀行、財務公司等金融信貸機構都越來越關注企業的財務彈性。
關注企業的財務彈性,并非因為它會對未來短期內的收益造成影響,而是由于財務彈性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一種商業模式。增加財務彈性以便隨時對沖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目前,資金鏈斷裂已成為我國中小民營企業和夕陽產業面臨的最大威脅,這正是企業缺乏財務彈性的外在體現,如果企業財務彈性不足,缺乏及時籌資的能力,那么企業應對市場環境突然變化的能力將嚴重不足,最終導致企業迅速衰亡。保持良好的財務彈性,形成有效的現金管理和財務保護機制,是公司靈活應對外部市場環境變動的首要條件。加強財務彈性管理,是提高企業生產能力進而降低整個產業系統性風險的必要內容。
1.現金流量。內部現金流是企業自由資金的一部分,是企業通過持續經營活動及各項投資創造出來的財富,指在不危及企業生產發展的前提下,剩下的可以分配給股東的最大金額。由于這一部分資金是來自于企業本身,完全能夠自由安排支配,且成本最低,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是最穩定、最有保障的資金來源,既可作為閑置的貨幣資金以備不時之需,也可以用來進行股利支付或者等待投資機會。
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會不斷地收到和支付現金,這是公司現金的主要來源,現金流就像公司的血液一樣支撐著公司的運轉。經營活動現金流在公司的整個經營活動中是永續的,正的現金流會不斷地為公司補充所需要的資金,同時負的現金流也會加劇公司的財務緊張狀況,因此公司在進行現金持有量決策時,未來經營期間的現金流狀況也是其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2.舉債能力。財務彈性還可以來源于一個企業所持有的舉債能力。一方面,企業所能籌集的自有資金數量是有限的,如果企業在擴張期,僅僅依靠這部分資金是不容易滿足企業的需要。而相比之下利用負債進行籌資不僅速度快,而且彈性也比較大。借入適當的資金能夠幫助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由于企業的債務所產生的利息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對于營業利潤相同的企業,利用負債經營的企業比沒有負債經營的企業繳納的所得稅要相對較少,具有節稅效應。因此,就資本成本來說,債務資本成本比權益資本成本較低,從而能夠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綜合資本成本。
企業保持適度的財務彈性,不僅能夠優化資本結構,而且可以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與市場競爭的沖擊,是應對財務困境的一個重要變量。
1.現金流量與風險防范。如果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擁有大量的自由現金流量,并且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和向債券投資者公開發行的應付公司債券都比較少,那么管理者就能夠以大量的現金充裕量來緩沖和減輕可能出現的失誤。
一般來說,當企業投資的增長率越高、投資規模越大,為了滿足日后投資的需要,公司往往傾向于置存現金備用,因為雖然在資本市場完善的情況下,外部融資和內部融資是一樣的等成本的,但是事實上資本市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對稱和代理成本問題,因此公司更傾向于通過內部融資滿足投資需要,避免投資不足,因此防范風險的能力與現金持有量正相關。
2.杠桿與風險防范。財務風險是在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下的額外風險,由股東承擔企業由于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當企業經營狀況不好時,借入的這部分資金的投資收益率低于債務利率,就會遭受損失,甚至破產,這就是杠桿帶來的財務風險。相反,當企業經營良好時,投資收益率高于債務利率,就可以取得杠桿利益。
理論上,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是由杠桿水平的高低決定的。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負債分為無息負債和有息負債,但是財務杠桿卻只能反映有息負債對企業的財務風險,并不能反映無息負債(如應付賬款)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不計息債務是利用商業信用在正常的生產經營中產生的,有息負債是為了滿足融資需求而借入金額相對較大的,這是產生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如果有一個有息負債,其財務杠桿是大于1 的,放大的作用上體現在息稅前利潤對每股收益的變化上。定義公式表明,當息稅前利潤率增加時,較大的財務杠桿水平會使股權資本回報率增加更大的比例,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權益利潤率將下降更快,這時,財務風險較大。相比之下,較低的財務杠桿水平,財務風險就相對小。財務風險的本質就是由于債務經營,使得這樣的債務負擔的風險由權益資本承擔。
3.外部融資成本與風險防范。企業的財務風險不過是風險的更具體的一般風險的形態,由于融資的選擇可能帶來公司的未來價值損失。融資方式選擇的不同導致產生的融資風險的表現形式也是不同的。例如股權融資的風險會帶來控制權改變或失控,債務融資的風險的主要是公司無法支付到期債務且資不抵債帶來的破產風險。
企業融資渠道融資,從來源可以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內部融資的來源主要是從稅后利潤中留存的企業內部產生的現金流。外部融資,顧名思義是企業外部獲得的資金,根據不同的資金財產關系可分為兩類: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股權融資主要指的是股票,股票投資者不能撤退資金,但有權參與企業的業務決策,從企業獲得分紅,企業無須還本付息,屬于企業的自有資金,被認為是企業永久資本。債務融資的債權人通常不參與企業的管理決策,企業需要按約定定期償還本息,主要包括向銀行貸款、發行債券以及商業信用等,構成企業的債務,這是財務風險的主要來源。
企業有較強的獲利能力,現金的流入也會相應較多,此外企業還有一個現金流的重要來源,就是偶然所得(例如接受捐贈、政府補貼等)。然而,由于現金能夠為企業創造的利潤是非常有限的,即持有大量現金企業的獲利能力降低,閑置的資金增加了機會成本,管理費用中的隨意支出也會增加,因此對于自有現金存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在獲得經營利潤后,如果利用股票股利進行股利支付,就可以減少大量資金的流出,將資金留待有及時需要或適當的投資機會時使用。通過較低的股利支付政策,從而將大量現金留存,增加了財務彈性,更好地應對未來突發狀況。但是,企業如果不向股東分配股利而提高自有現金存量,會造成股東的不滿,并且向企業外部傳遞不良信號,不利于企業的未來的長期發展。因此,企業可以通過增強盈利能力,獲得偶然所得等增加現金持有量,借助適當的股利支付政策減少資金流出,但同時要使現金存量保持適度。
現金循環周期是企業在經營中從付出現金到收到現金所需的平均時間。它決定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現金循環周期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所需營運資金的數額。周期的長短,關系到資金成本及運用效率。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壓縮收款流程、優化貸款支付過程,減少呆賬壞賬,增加現金流量。
在企業管理運作中,除了能夠利用未使用舉債能力來保留其借款能力,承諾貸款契約也能使企業獲得在未來使用資金的選擇權。承諾契約貸款實際上是承諾給予企業的有價值的期權,企業可以馬上借款而且能夠在未來以一個事先商定的利率獲得額外數量的借款。
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依靠的是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企業為使資金得到充分利用,不會持有大量現金。對企業來說,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能夠及時為企業提供大量資金,而且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借款利息率較低,企業的債務成本低,靈活性高。企業為了抓住新的投資機會或處于財務困境急需大量資金時,就會向金融機構求助。在幫助企業緩解資金暫時短缺時,利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債務融資是一個重要方式。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并不是企業的所有資金需求都可以無條件提供,金融機構需要考察企業的還款能力、信用、盈利能力等。因此,企業不僅要提高盈利能力,保持良好的信用也是企業能夠順利獲得貸款的必要條件。
[1]何承麗.淺談財務彈性的重要性[J];財務與管理,2011.
[2]韓鵬.財務彈性生命周期下融資政策分析[J].財會通訊,2010(5)
[3]周心春.財務彈性、風險預防與經營績效[J];財會通訊,2012(8).
[4]馬春愛.企業財務彈性指數的構建及實證分析[J].系統工程,2010(10)
[5]馬春愛,孟瑾.企業財務彈性研究述評[J];財會通訊,2011.
[6]韓鵬.財務彈性生命周期下融資政策分析[J].財會通訊,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