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蕊 姚 雅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北京 100018)
銀行保險是銀行與保險公司以共同客戶為服務對象,以兼備銀行和保險特征的共同產品為銷售標的,通過共同的銷售渠道,為共同的客戶提供共同產品的一體化營銷和多元化金融服務的經營策略。
近年來,我國銀行保險業務發展進入了轉型階段,發展比較混亂,各種矛盾與沖突接踵而來,銀行保險業務也引起了高度的關注?,F階段,我國銀行保險業務仍存在諸多問題:
銀行保險發展的最大優勢在于合作所發揮的效應,這也就要求了保險公司和銀行必須進行長期規劃、合作,從對客戶需求的分析、產品的開發,乃至產品營銷和售后服務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共同投入,做出努力。然后,在當今認識水平中,銀行保險只被認為是:銀行只是在幫助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根本沒有從共同合作開發并且提供更高層次的創新產品和服務上來認識。就目前而言,多數商業銀行僅把銀行保險作為一種中間業務,將銀行置于邊緣地位。從根本上講,沒有把發展銀行保險業務看作是向金融一體化邁進的重要方面。
銀行和保險公司雙方除了銷售環節是代理行為外,在分析客戶需求、開發產品、整合銷售渠道、售后服務以及利益分享等方面合作甚少。
我國銀行保險的合作模式仍處于協議合作的初級階段,保險公司借助銀行的銷售網絡,而銀行代收保費,雙方的短期性合作、短期利益出現了許多問題。例如,銀行銷售人員不具備保險代理人的資格,經常會誤導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合作的不穩定,可能會造成保險公司為爭奪銀行網點銷售,以較低的手續費來競爭,從而產生惡性競爭和違規、腐敗等問題,造成適合客戶的銀行保險產品較少。
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作方式決定了銀行保險產品缺乏有效地研發,銀行和保險公司都是基于短期性合作、短期性利益來發展銀行保險業務,不注重銀行保險產品的開發以及創新,所推出的銀行保險產品不論是分配型、萬能型、投連型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以獲得收益為目標的產品,保險保障功能較低。
目前,我國銀行保險產品多以柜臺和理財的方式銷售,并且銷售人員多數是缺乏系統的保險知識的培訓,容易誤導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理解,造成誤導宣傳的問題出現。銷售人員夸大利益,混淆銀行產品與保險產品,但銀行只是作為保險公司的代理人,而消費者購買的保險產品實際上只是與保險公司發生了經濟關系,這使得日后引來更多的糾紛,而銀行不對此負責,導致客戶得到的服務質量較為低下。
我國現行有法律規范文件雖對銀行保險有了初步的監管,但是僅存在對商業銀行兼業代理資格、手續費管理等進行了規范,法律規范條數很少,只是為銀行保險市場提供了一個大體的框架,其缺乏更加具體詳細的條款來對銀行保險進行監管,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漏洞,直接影響著這些規范性文件實施的效力。
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結合我國目前的國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提高對銀行保險的宣傳認識,從適應國際金融發展趨勢的高度充分了解銀行保險業務,樹立現代金融理念,避免短期性合作。銀行和保險公司應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銀行保險的發展,并就合作的發展目標包括合作模式的選擇、業務與經營模式的創新、硬件及人員培訓等各個方面達成共識,雙方能夠充分發揮銀保的合作優勢效應,共同進行長期規劃、投入,加強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銀行保險的發展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保證其成功的方式。所以,選擇銀行保險的合作模式是至關重要的,需要綜合考慮諸多因素,諸如國家的法律制度、經濟發展和市場化程度、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環境等各個方面。不僅如此,依據國外成功的經驗,各種合作模式都應該是能夠經受住長期共存的考驗的。同時,合作模式的選擇要同時受到外部因素和銀行、保險公司內部本身戰略選擇的雙重制約。
一方面,在政策法律允許的背景下,可以通過合資、控股或戰略聯盟的方式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利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使銀行和保險公司雙方更加重視銀行保險的合作發展,調動銀行保險發展主體的積極性,提高效率,促進銀行保險業務的改革創新。
另一方面,從我國現階段的運行來看,可以在強化代理銷售、代收代付、存款以及資金結算等傳統領域合作的基礎之上進行局部層面的戰略聯盟,擴展業務范圍由網點銷售到聯合開發產品、融資合作,并且建立統一的操作平臺等。
加強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長期性合作,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關于銀行保險業務的利益緊密相連,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開發銀行保險的新產品。銀行和保險公司都應加大銀行保險產品的研發力度,不斷地進行創新,開發出多樣化并且適合大眾的銀行保險產品,促進銀行保險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銀行保險人員通過保險代理人從業資格考試,提高銀行保險業務的準入門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銀行保險產品銷售人員的保險知識水平和職業素質,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銀行保險服務。同時,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建立一套獎懲制度,有效地化解銀保的操作風險。
一套完善的銀行保險法律監管體系是銀行保險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應當盡快制定相關的銀行保險法律法規來改變我國現行銀行保險規章層次力度低下、規章制度不完備的種種缺陷,提高法律法規在銀行保險業務上的權威性。同時,作為具體實施監管的機構,銀行保險業務的監管機構也應制定出詳細的、操作性強的配套的細則來完善、補充現有的規范文件。
[1]魏華林.保險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胡浩.銀行保險[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
[3]楊戈.國內銀行保險合作路徑探析[J].價值工程,2012.
[4]黃澤亞.我國銀行保險發展模式的現實選擇[J].金融天地,2012.6.
[5]孫斌.銀行保險淺析[J].金融經濟,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