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娟
【內容摘要】為適應新課改的需要,營造一個積極、高效、創新型的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主要介紹以下四點具體做法:1.轉變教育觀念;2.巧妙應用現代信息技術;3.使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藝術性;4.營造創新的課堂教學氛圍。
【關鍵詞】興趣 創新 現代信息技術
新課改著重提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課堂教學既是課程的創新和開發的過程,也是師生間相互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為適應新課改的需要,營造一個積極、高效、創新型的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轉變教育觀念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實行新課改的今天,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就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而要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我們必須認識到數學已經直接影響到國民的基本素質和生活質量,良好的數學修養為人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巧妙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有機整合,能夠更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增大課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師控制教學信息的靈活性,給學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學習方式,加快學生的理解進程,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我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的“超市”中購物。使學生零距離接觸生活實際,感受數學知識的生活原型,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當然,我們還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我們數學課堂的教學手段,拓展師生交流的渠道,滿足學生的多種學習需求。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更方便的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索、親自去體驗,這能夠更強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實現“意義建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例如教學“平移和旋轉”或其他幾何知識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實踐的機會。這樣動態的操作過程,讓原本比較抽象的數學幾何知識變得更加的直觀,這樣更容易讓小學生理解和感興趣。
三、使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由于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和嚴密性的特點,使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枯燥、乏味、繁瑣,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針對這一現象,老師就要想方設法使原本沉悶的課堂變得有生氣、有活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小學到知識,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就取決于老師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講課藝術了。
1.真正吃透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蘇教版教材中特別注重以學生熟悉的或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入學習主題,設計了諸如“24點游戲、摸球、摸卡片”等游戲,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展開數學探究。這樣,教師在“樂中教”,學生在“樂中學”。另外,教師要恰如其分地使用教科書中富有吸引力的課題和學生極感興趣的數學活動。在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同時,教師也要創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正所謂“教無定法”,在新的課改潮流中,每位教師都要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由于種種原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缺乏持久性、穩定性。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刺激學生,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穩定性。
而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決定了他們爭強好勝的個性,如果在課堂上教師能抓住這一特點,不失時機地適當組織一些數學競賽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給予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生以前所學的知識,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和勇于開拓的優良品格。另外,競賽自身的性質也還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我在教學中有時還采用“單元出卷”的形式,指導學生自出、自答、互批單元試卷,進而評選、展覽優秀試卷,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3.采取多樣化的練習方式
習題練習,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極重要的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現狀精選習題。在習題的形式上,也要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出些鞏固概念、培養能力、暴露問題、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練習等。通過練習,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動手動腦,獲得初步的成功,進而在成功的基礎上再進行新知識的練習,在輕松的練習中逐步積累知識,提高能力。
4.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利用學生渴求新知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興趣產生于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教學中要恰如其分地出示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這樣才會吸引學生,才能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提出新的質疑,并自覺地去解決、去創新。
5.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要實現和完善認知結構,實現自主與合作的統一。首先要深入的了解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夠做到異質分組。其次,合作學習不只是思維碰撞,有效的合作學習應該是通過生生互助、師生互助,讓所有人都能在原有思維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升華。再次,在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是每個人都享受著平等的待遇,在遵守秩序的同時,人人應該擁有基本的民主競爭意識。所以有效的合作學習應達到激勵、民主、合作、競爭四者統一,避免學生灌學生。
四、營造創新的課堂教學氛圍
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發揮創造性,就必須從根本上克服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做學習的主人,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只有在這樣的氛圍當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
促進班集體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取長補短。課堂教學中要搞好合作教學,隨時互換角色,設計集體討論、查漏補缺、分組操作等內容,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對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要讓學生在班集體中展開討論,從而培養學生集體創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應把責任明確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的潛能。
結束語
創新型小學數學課堂的營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為己任,來充分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總之,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始終把提高素質作為教學的根本任務,恰當運用信息技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營造創新的環境。
【參考文獻】
[1] 劉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培訓教程——課程改革簡明讀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2001年12月.
[2] 萬福、于建福. 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2000年3月.
[3] 馮克誠、田曉娜. 最新教學模式全書,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1997年8月.
[4] 楊文. 培養興趣廣泛的孩子,中信出版社出版,2007年5月.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巢湖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