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陶 杰 本報記者 魏 萊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政府正密切關注所謂中國政府壓低人民幣匯率的舉措,并警告稱“這種轉變可能引發一輪競爭性貨幣貶值”。美國財政部一名高級官員當地時間周一稱,如果這種轉變切實存在,美國政府將“嚴重關切”,尤其在中方表示,人民幣匯率靈活性將進一步增加的情況下。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近期持續打壓人民幣匯率,在3月中旬擴大人民幣匯率日浮動區間后匯率持續走軟。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527。自1月15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下跌3%。美國擔心人民幣貶值的目的,是刺激中國出口,這可能導致中國進口減少,阻礙美國經濟增長。英國《金融時報》稱,大多數分析家認為,人民幣匯率下降的主要目的是打擊短線熱錢投機,及為擴大人民幣交易區間做準備。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今后人民幣匯率將主要由市場供需決定,央行作用將減弱。多數分析師預計,人民幣匯率走勢將在下半年出現反轉,年底應較去年同期穩中有升。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利剛8日對《環球時報》說,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不難理解,這樣對中國出口的外部環境有利。中國央行要實現三個目標。一是打破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并控制熱錢從貿易渠道的流入。未來貿易融資將難以扮演為熱錢流入提供渠道的功能。二是讓海外押注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投資者知難而退。三是人民幣貶值也是為了實現貨幣政策的放松,來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通脹壓力較小的情況下,讓本幣貶值是一個聰明的可選項。 還有不少分析認為,美國財政部此時發出警告,是想為本周晚些時候舉行的IMF和G20財長會議轉移注意力。因為過去數年,指責的矛頭一致指向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此舉造成了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波動。▲
環球時報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