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苗苗等
摘 要:為明確大慶地區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發生和為害情況,對保護地十字花科蔬菜田進行了系統調查。統計結果表明,蔬菜田主要害蟲11種,以小菜蛾、菜青蟲、菜蚜最為常見,十字花科蔬菜田以芥蘭、大白菜和油菜田害蟲為害率最高,分別為89%、79%和76%,蘿卜田為害率最低為53%。
關鍵詞:十字花科;蔬菜;害蟲;被害率;大慶地區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6-90-02
十字花科蔬菜營養價值高,其成分中含有防癌抗癌的物質,備受消費者喜愛[1]。十字花科蔬菜種類繁多,包括白菜類、甘藍類、芥菜類、蘿卜類和水生菜類,此外還有很多變種,如油菜類等。十字花科蔬菜栽培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害蟲的為害,造成蔬菜產量和品質嚴重下降[2],且蔬菜害蟲的發生有一定地域性并受生態環境的影響,所以各地發生情況有所不同。大慶地區由于地域特點,已由傳統農業發展為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3],棚室蔬菜和露地蔬菜種植面積較大,病蟲害發生逐年加重,導致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被廣泛使用,造成蔬菜中的農藥殘留等現象嚴重[4]。明確害蟲的發生和為害情況,對于指導害蟲合理防治和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具有重要意義。菜青蟲(Pieris rapae Linn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和蚜蟲類3種害蟲均是蔬菜上常見害蟲,也是極難防治的重大害蟲種類[5-7]。在蔬菜生產中如果這些害蟲能夠早期發現防治,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提高蔬菜的品質和產量。本研究對田間保護地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蟲開展調查,以期明確大慶地區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的發生和為害情況,對指導大慶蔬菜產業的安全生產意義重大。
1 材料與方法
1.1 地點選擇 選擇大慶市讓胡路區宏偉棚區采用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措施的十字花科蔬菜地。菜地種植面積5hm2,蔬菜種植品種為大白菜、甘藍、芥蘭、蘿卜和油菜等。試驗于2012年7月初開始至9月末結束,每10d調查1次。
1.2 調查方法
1.2.1 害蟲種類調查方法 基地選擇生長期相對一致的相同菜地2塊,調查生長期處在5~9片葉的植株,采用5點式抽樣法,每點查0.25m2。采集植株及菜葉覆蓋地面范圍內的害蟲,用75%酒精保存,常見種類用目測計數。所有標本皆帶回室內鑒定計數,一般鑒定到種。
1.2.2 主要害蟲為害情況調查方法 于8月中旬害蟲發生高峰期選擇不同蔬菜田,逐株調查被害情況,每個種類蔬菜田調查100株,統計被害率。被害率(%)=害蟲為害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1.3 數據處理 驗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處理,鄧肯式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蟲種類 通過田間連續3個月的調查統計,共調查到害蟲、中性昆蟲和天敵種類共60余種,其中害蟲在各個菜田常見的約11種,具體種類見表1。表1中的害蟲是在所調查蔬菜田中發生數量較多的種類,蔬菜受這些害蟲為害較重,其它害蟲種類未在表中詳細列出。
2.2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蟲為害情況 根據田間調查情況,統計主要害蟲小菜蛾、菜青蟲和蚜蟲的發生為害情況,結果見表2。在8月害蟲發生高峰期進行害蟲為害情況調查,對5種十字花科蔬菜田中所有發生害蟲進行了普查,5種蔬菜田中芥蘭植株被害率最高,達89%,其次是大白菜田,被害率為79%,被害率最低的是蘿卜田,為害率為53%(表2)。由表2還可以看出,小菜蛾在十字花科蔬菜田發生也較為普遍,以芥蘭和油菜受害率最高,分別為40%和42%,極明顯高于大白菜田、甘藍田和蘿卜田的植株被害率;菜青蟲在5種蔬菜田里發生較輕,最高植株被害率是大白菜田,為32%,最低蘿卜田,僅有1%的植株被菜青蟲為害;5種蔬菜中,蘿卜田和大白菜田受蚜蟲為害顯著高些,植株受害率分別為27%和29%。
3 小結
通過調查大慶地區十字花科蔬菜上害蟲發生和為害情況,發現大慶地區害蟲發生種類較多,常見種類有11種,以小菜蛾、菜青蟲和蚜蟲較常見,對蔬菜植株為害較重,3種害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蟲種類,且以小菜蛾為害率最高。近幾年,大慶地區蔬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由于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致使蔬菜上害蟲抗藥性逐漸增強,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蟲害逐年加重,因此,深入開展大慶地區蔬菜上害蟲種類和發生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結果對于指導大慶地區蔬菜害蟲的治理,以及蔬菜害蟲的無公害防治提供了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單毓娟.十字花科蔬菜的癌癥預防作用[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5,32(5):269-273.
[2]趙紅,薛東,楊長舉.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湖北植保,2005(6):34-37.
[3]唐立兵,劉楠.加快發展大慶地區現代農業的思考[J].商業經濟,2010,4(347):109-111.
[4]郭世儉.十字花科蔬菜害蟲化學防治的現狀與問題[J].中國蔬菜,1997(2):48-50.
[5]呂利華,何余容,龐雄飛,等.十字花科蔬菜對小菜蛾實驗種群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10):1732-1734.
[6]沈陽,王敬宇,繆勇,等.菜青蟲及其捕食性天敵生態位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7):437-439.
[7]王琳.十字花科蔬菜蚜蟲的綜合防治[J].中國林副特產,2011(5):103-104.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為明確大慶地區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發生和為害情況,對保護地十字花科蔬菜田進行了系統調查。統計結果表明,蔬菜田主要害蟲11種,以小菜蛾、菜青蟲、菜蚜最為常見,十字花科蔬菜田以芥蘭、大白菜和油菜田害蟲為害率最高,分別為89%、79%和76%,蘿卜田為害率最低為53%。
關鍵詞:十字花科;蔬菜;害蟲;被害率;大慶地區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6-90-02
十字花科蔬菜營養價值高,其成分中含有防癌抗癌的物質,備受消費者喜愛[1]。十字花科蔬菜種類繁多,包括白菜類、甘藍類、芥菜類、蘿卜類和水生菜類,此外還有很多變種,如油菜類等。十字花科蔬菜栽培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害蟲的為害,造成蔬菜產量和品質嚴重下降[2],且蔬菜害蟲的發生有一定地域性并受生態環境的影響,所以各地發生情況有所不同。大慶地區由于地域特點,已由傳統農業發展為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3],棚室蔬菜和露地蔬菜種植面積較大,病蟲害發生逐年加重,導致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被廣泛使用,造成蔬菜中的農藥殘留等現象嚴重[4]。明確害蟲的發生和為害情況,對于指導害蟲合理防治和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具有重要意義。菜青蟲(Pieris rapae Linn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和蚜蟲類3種害蟲均是蔬菜上常見害蟲,也是極難防治的重大害蟲種類[5-7]。在蔬菜生產中如果這些害蟲能夠早期發現防治,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提高蔬菜的品質和產量。本研究對田間保護地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蟲開展調查,以期明確大慶地區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的發生和為害情況,對指導大慶蔬菜產業的安全生產意義重大。
1 材料與方法
1.1 地點選擇 選擇大慶市讓胡路區宏偉棚區采用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措施的十字花科蔬菜地。菜地種植面積5hm2,蔬菜種植品種為大白菜、甘藍、芥蘭、蘿卜和油菜等。試驗于2012年7月初開始至9月末結束,每10d調查1次。
1.2 調查方法
1.2.1 害蟲種類調查方法 基地選擇生長期相對一致的相同菜地2塊,調查生長期處在5~9片葉的植株,采用5點式抽樣法,每點查0.25m2。采集植株及菜葉覆蓋地面范圍內的害蟲,用75%酒精保存,常見種類用目測計數。所有標本皆帶回室內鑒定計數,一般鑒定到種。
1.2.2 主要害蟲為害情況調查方法 于8月中旬害蟲發生高峰期選擇不同蔬菜田,逐株調查被害情況,每個種類蔬菜田調查100株,統計被害率。被害率(%)=害蟲為害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1.3 數據處理 驗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處理,鄧肯式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蟲種類 通過田間連續3個月的調查統計,共調查到害蟲、中性昆蟲和天敵種類共60余種,其中害蟲在各個菜田常見的約11種,具體種類見表1。表1中的害蟲是在所調查蔬菜田中發生數量較多的種類,蔬菜受這些害蟲為害較重,其它害蟲種類未在表中詳細列出。
2.2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蟲為害情況 根據田間調查情況,統計主要害蟲小菜蛾、菜青蟲和蚜蟲的發生為害情況,結果見表2。在8月害蟲發生高峰期進行害蟲為害情況調查,對5種十字花科蔬菜田中所有發生害蟲進行了普查,5種蔬菜田中芥蘭植株被害率最高,達89%,其次是大白菜田,被害率為79%,被害率最低的是蘿卜田,為害率為53%(表2)。由表2還可以看出,小菜蛾在十字花科蔬菜田發生也較為普遍,以芥蘭和油菜受害率最高,分別為40%和42%,極明顯高于大白菜田、甘藍田和蘿卜田的植株被害率;菜青蟲在5種蔬菜田里發生較輕,最高植株被害率是大白菜田,為32%,最低蘿卜田,僅有1%的植株被菜青蟲為害;5種蔬菜中,蘿卜田和大白菜田受蚜蟲為害顯著高些,植株受害率分別為27%和29%。
3 小結
通過調查大慶地區十字花科蔬菜上害蟲發生和為害情況,發現大慶地區害蟲發生種類較多,常見種類有11種,以小菜蛾、菜青蟲和蚜蟲較常見,對蔬菜植株為害較重,3種害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蟲種類,且以小菜蛾為害率最高。近幾年,大慶地區蔬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由于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致使蔬菜上害蟲抗藥性逐漸增強,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蟲害逐年加重,因此,深入開展大慶地區蔬菜上害蟲種類和發生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結果對于指導大慶地區蔬菜害蟲的治理,以及蔬菜害蟲的無公害防治提供了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單毓娟.十字花科蔬菜的癌癥預防作用[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5,32(5):269-273.
[2]趙紅,薛東,楊長舉.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湖北植保,2005(6):34-37.
[3]唐立兵,劉楠.加快發展大慶地區現代農業的思考[J].商業經濟,2010,4(347):109-111.
[4]郭世儉.十字花科蔬菜害蟲化學防治的現狀與問題[J].中國蔬菜,1997(2):48-50.
[5]呂利華,何余容,龐雄飛,等.十字花科蔬菜對小菜蛾實驗種群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10):1732-1734.
[6]沈陽,王敬宇,繆勇,等.菜青蟲及其捕食性天敵生態位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7):437-439.
[7]王琳.十字花科蔬菜蚜蟲的綜合防治[J].中國林副特產,2011(5):103-104.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為明確大慶地區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發生和為害情況,對保護地十字花科蔬菜田進行了系統調查。統計結果表明,蔬菜田主要害蟲11種,以小菜蛾、菜青蟲、菜蚜最為常見,十字花科蔬菜田以芥蘭、大白菜和油菜田害蟲為害率最高,分別為89%、79%和76%,蘿卜田為害率最低為53%。
關鍵詞:十字花科;蔬菜;害蟲;被害率;大慶地區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6-90-02
十字花科蔬菜營養價值高,其成分中含有防癌抗癌的物質,備受消費者喜愛[1]。十字花科蔬菜種類繁多,包括白菜類、甘藍類、芥菜類、蘿卜類和水生菜類,此外還有很多變種,如油菜類等。十字花科蔬菜栽培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害蟲的為害,造成蔬菜產量和品質嚴重下降[2],且蔬菜害蟲的發生有一定地域性并受生態環境的影響,所以各地發生情況有所不同。大慶地區由于地域特點,已由傳統農業發展為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3],棚室蔬菜和露地蔬菜種植面積較大,病蟲害發生逐年加重,導致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被廣泛使用,造成蔬菜中的農藥殘留等現象嚴重[4]。明確害蟲的發生和為害情況,對于指導害蟲合理防治和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具有重要意義。菜青蟲(Pieris rapae Linn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和蚜蟲類3種害蟲均是蔬菜上常見害蟲,也是極難防治的重大害蟲種類[5-7]。在蔬菜生產中如果這些害蟲能夠早期發現防治,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提高蔬菜的品質和產量。本研究對田間保護地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蟲開展調查,以期明確大慶地區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的發生和為害情況,對指導大慶蔬菜產業的安全生產意義重大。
1 材料與方法
1.1 地點選擇 選擇大慶市讓胡路區宏偉棚區采用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措施的十字花科蔬菜地。菜地種植面積5hm2,蔬菜種植品種為大白菜、甘藍、芥蘭、蘿卜和油菜等。試驗于2012年7月初開始至9月末結束,每10d調查1次。
1.2 調查方法
1.2.1 害蟲種類調查方法 基地選擇生長期相對一致的相同菜地2塊,調查生長期處在5~9片葉的植株,采用5點式抽樣法,每點查0.25m2。采集植株及菜葉覆蓋地面范圍內的害蟲,用75%酒精保存,常見種類用目測計數。所有標本皆帶回室內鑒定計數,一般鑒定到種。
1.2.2 主要害蟲為害情況調查方法 于8月中旬害蟲發生高峰期選擇不同蔬菜田,逐株調查被害情況,每個種類蔬菜田調查100株,統計被害率。被害率(%)=害蟲為害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1.3 數據處理 驗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處理,鄧肯式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蟲種類 通過田間連續3個月的調查統計,共調查到害蟲、中性昆蟲和天敵種類共60余種,其中害蟲在各個菜田常見的約11種,具體種類見表1。表1中的害蟲是在所調查蔬菜田中發生數量較多的種類,蔬菜受這些害蟲為害較重,其它害蟲種類未在表中詳細列出。
2.2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蟲為害情況 根據田間調查情況,統計主要害蟲小菜蛾、菜青蟲和蚜蟲的發生為害情況,結果見表2。在8月害蟲發生高峰期進行害蟲為害情況調查,對5種十字花科蔬菜田中所有發生害蟲進行了普查,5種蔬菜田中芥蘭植株被害率最高,達89%,其次是大白菜田,被害率為79%,被害率最低的是蘿卜田,為害率為53%(表2)。由表2還可以看出,小菜蛾在十字花科蔬菜田發生也較為普遍,以芥蘭和油菜受害率最高,分別為40%和42%,極明顯高于大白菜田、甘藍田和蘿卜田的植株被害率;菜青蟲在5種蔬菜田里發生較輕,最高植株被害率是大白菜田,為32%,最低蘿卜田,僅有1%的植株被菜青蟲為害;5種蔬菜中,蘿卜田和大白菜田受蚜蟲為害顯著高些,植株受害率分別為27%和29%。
3 小結
通過調查大慶地區十字花科蔬菜上害蟲發生和為害情況,發現大慶地區害蟲發生種類較多,常見種類有11種,以小菜蛾、菜青蟲和蚜蟲較常見,對蔬菜植株為害較重,3種害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蟲種類,且以小菜蛾為害率最高。近幾年,大慶地區蔬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由于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致使蔬菜上害蟲抗藥性逐漸增強,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蟲害逐年加重,因此,深入開展大慶地區蔬菜上害蟲種類和發生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結果對于指導大慶地區蔬菜害蟲的治理,以及蔬菜害蟲的無公害防治提供了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單毓娟.十字花科蔬菜的癌癥預防作用[J].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5,32(5):269-273.
[2]趙紅,薛東,楊長舉.十字花科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湖北植保,2005(6):34-37.
[3]唐立兵,劉楠.加快發展大慶地區現代農業的思考[J].商業經濟,2010,4(347):109-111.
[4]郭世儉.十字花科蔬菜害蟲化學防治的現狀與問題[J].中國蔬菜,1997(2):48-50.
[5]呂利華,何余容,龐雄飛,等.十字花科蔬菜對小菜蛾實驗種群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10):1732-1734.
[6]沈陽,王敬宇,繆勇,等.菜青蟲及其捕食性天敵生態位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7):437-439.
[7]王琳.十字花科蔬菜蚜蟲的綜合防治[J].中國林副特產,2011(5):103-104.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