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平 魏順
摘 要:轉型時期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要求創業企業家即創業家在創業活動中要擁有更高的勝任素質。創業家勝任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創業企業的發展和持久競爭力。通過對成功創業家勝任素質進行系統研究和總結,為進一步探討培育創業家素質和成長提供借鑒。
關鍵詞:創業家;勝任素質;培育
中圖分類號:F406.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5-0098-02
一、創業家內涵及其勝任能力
創業家(entrepreneur)是指活躍在企業創立和成長階段的企業經營者,或者是創業活動的推動者、創新團隊的領導者;并以其個性化的經營風格領導團隊或企業。他們面對的是產品不夠成型、營銷模式不成熟,尤其是企業組織制度處于創建中的情形(郭會斌、楊青,2007)。創業家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開創小企業,另一方面體現在對大企業內部實施企業內部創業。勝任素質(Competency method)又稱能力素質,是從組織戰略發展的需要出發,以強化競爭力提高實際業績為目標的一種獨特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操作流程。勝任素質包括知識(職業領域需要的信息)、技能(掌握和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社會角色(個體對于社會規范的認知與理解)、自我認知(對自己身份的知覺和評價)、特質(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為方式)、動機(決定外顯行為的內在穩定的想法或念頭)。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創業家的勝任能力進行了研究。學者們建立了素質的洋蔥模型(Boyatsiz,1993)和冰山模型(Spencer,1993)。
我國目前處于轉型,創業企業的成長一方面受創業企業家所處的制度環境影響,如經濟體制、法律法規、金融環境、資源條件等;另一方面受到創業企業家自身素質的影響。在制度環境既定的情況下,創業家如何靈活運用政策法規、調動資源,帶領企業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創業家的自身素質。當前,創業活動逐漸成為我國經濟平穩發展、社會繁榮穩定的重要保障。尤其是2009年創業版的上市,更是激發了人們的創業和創新熱情,如何培養創業家,提高創業家勝任力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二、創業家的勝任素質特征
轉型時期激烈的競爭環境要求創業家具備高度的勝任素質,本文在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據自己對創業家勝任素質的理解,認為成功創業家需具備以下幾方面素質特征。
1.卓越的能力素質。創業家的能力素質是潛藏在創業家上的一種能動力,包括管理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公關能力等素質。Leibenstein(1987)指出,創業者需要具備異于常人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是創業家首先應該具備的能力。Stevenson (1994) 等強調,在創業的過程中,創業家應注重培養自己的管理能力。他們認為,創業問題實質上可以是一個管理問題,進行創業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實施管理的過程,創業企業家的管理能力、素質和水平對創業公司的成長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創業家不僅要具備出眾的管理能力,還應具備出色的專業技能,如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商業策劃等能力。除了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能,在創業的過程中,創業家還需具備多種能力。既然是創業,創業家的創新能力就必不可少的。創新是公司成長的不竭動力,沒有精湛創新能力的創業家是不可能有很成功的創業活動的。創業活動過程中,必然會有很多機會,這時創業家的預見能力和把握機遇的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此外,創業家的公關能力、洞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也要格外出眾,這樣才能適應創業企業的企業特點,使得創業活動平穩順利。
2.良好的心理素質。現代素質論認為,心理素質包括認知、動機、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相協調的統一體。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創業家進行高效創業活動的前提,它不僅內在地影響著創業家的行為,而且還同其他的外在因素一起共同對創業家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Hornaday和Bunker(1970)最早對創業企業家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心理素質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創業家具備他人不具有的發現市場機會的“敏感性”。Swayne &Tucker (1973)認為,自信是創業家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Kirzner (1973)的研究表明,成功的創業者通常具有以下六種心理素質,分別是成就動機、冒險精神、內控傾向、對模糊性的容忍、自信果敢和創新意識。Brockhaus(1982)強調成功的創業者普遍具有控制傾向和承擔風險傾向的特質。Whetton & Cameron(1998)認為,創業者具有隨和、開放、外向等特質更容易取得成功。不難看出,雖然學者們的觀點不盡相同,但他們都認為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成功的創業者也的確擁有非凡的心理特點,如積極樂觀、自信果敢、富有創新精神等。也正是這樣的心理素質,使得他們能夠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標新立異,并最終使他們取得了成功。
3.高尚的品德素質。個人的品德素質直接影響著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問題。一個事業上再成功的人,如果沒有高尚的品德,他也是失敗的。并且品德高尚的人相較于其他人更容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高尚的品德素質不僅是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催化劑,也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擁有高尚品德素質的創業家往往會成為社會公德的典范,對公司員工起到表率作用,共同提高素質修養。高尚的品德素質使得人們擁有較高的家庭美德,做到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生活的和睦使得創業家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實證研究表明,創業-家庭沖突對新生企業初期績效有顯著負向影響。同時,高尚的品德素質會讓創業者展現出崇高的職業道德。崇高的職業道德意味著創業者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依法辦企業;鉆研業務,刻苦勤勉;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忠于職守,廉潔奉公;真誠待人,誠信處事等。崇高的職業道德會感染到他人,使得員工愿意為其出力,政府愿意為其提供幫助,合作者愿意與其合作,消費者愿意購買其產品。這樣,企業績效必能得到提升。
4.淵博的知識素質。創業家的知識素質指的是創業家擁有和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狀況。隨著社會多元化、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企業之間的競爭格局更加復雜,這就要求創業家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識來應對挑戰。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創業家需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第一,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創業家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可以使其具備較高的理論修養,能在創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正確的大政方針,增強創業活動的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第二,創業領域的專業知識。通曉自己創業領域的專業知識,可以使創業家在創業的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使企業的發展盡快步入正軌。如很多創業企業是高新技術產業,如果沒有該方面的專業知識,創業者很難在此立足。第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科學文化知識能開闊創業者的眼界,豐富創業者的頭腦,激發創業者的創造性思維,從而迸發出更多的創新想法。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包含的內容很多,如現代科學技術基本知識、社科和人文知識、信息知識等。第四,經濟和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創業者要深刻認識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了解相關的經濟和金融政策,掌握必要的經濟業務知識,如貿易、財務、會計、投資、證券等知識。同時,創業者要具備較高的管理素養,擁有管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因為創立企業的根本還是落實到管理上。專業而深厚的管理知識是進行有效管理的前提,創業家應不斷提高自己在管理上的造詣,不斷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
5.敏銳的政治素質。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業環境與條件同西方國家存在著一些不同之處。獨特的制度環境要求創業家具備敏銳的政治素質。這里的政治素質是指創業家應講政治、懂政策、守紀律。具體來說,就是創業家的創業活動應符合產業政策的需要,創業家自身應堅定自己的政治方向,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創業家要同政府部門搞好關系,配合政府部門的工作。創業家要充分了解國家出臺的政策法規,尤其是與自己的創業領域相關的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對政策法規的正確解讀,能讓創業家充分了解國家對相關產業發展的態度,從而能最大限度地抓住機遇,規避風險,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彼得·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 約瑟夫·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3] 張玉明,劉德勝.企業家素質與中小型科技企業成長能力的實證[J].科技管理研究,2009,(9).
[4] 成春,賀立龍.創業企業的成長動力探析[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
[5] Adams,Renee,Heitor Almeida,and Daniel Ferreira,Powerful CEOs and their impac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6.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