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近華
摘 要:從金融支持江西省實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運用江西省1998—2012年的數據,實證分析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內在關系,結果表明,從長期來看,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的經濟增長;在短期內,存在金融抑制現象;金融體系發展還不是很完善,江西省金融發展的潛力較大。
關鍵詞:金融發展;經濟增長;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5-0135-02
引言
金融是經濟的核心,金融對經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金融體系的功能體來體現的,金融支持體系中的存款與貸款之間有著較強的相關性,一個合適的存款與貸款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金融業的發展為該省的經濟發展注入了較強的動力,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2年,江西省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 948.5億元,實現年增長率保持在11%以上;財政收入達到2 046億元,實現年增長24.4%。到2011年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突破16 839億元。研究江西省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對提高金融效率,加快金融體制的深化改革,促進江西省整體經濟與省內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指標選取與實證分析
(一)指標選取與數據來源
1.經濟增長指標的選擇
為了消除人口規模及通貨膨脹對結果的影響,又要能反映整個地區經濟增長能力的指標,選取江西省1998—2012年實際人均生產總值RGDP來衡量經濟增長能力。
2.金融發展指標的選擇
由于我國缺乏地區性的統計數據,所以考慮利用存貸款數據來衡量金融發展水平。
國有金融相關比率(SOFIR)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有銀行存貸款之和與GDP之比,即SOFIR=(DS+LS)/ GDP,其中,DS表示國有銀行存款,LS表示國有銀行貸款。
全部金融相關比率(TFIR)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全部金融機構存貸款之和與GDP之比,即TFIR=(St+Lt)/ GDP,其中,St表示全部金融機構存款,Lt表示全部金融機構貸款。
金融市場化比率(FMR)為全部金融相關比率與國有金融相關比率之差,即FMR=TFIR-SOFIR,可以用來衡量全省金融競爭程度及全省金融效率的高低。
3.數據選取
采用1998—2012年的數據,數據來源于江西省各年度統計年鑒及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為了使模型的設定更合理并減少或消除潛在的異方差問題,同時,自然對數轉換又不會改變變量間原有的協整關系,所以對人均生產總值RGDP、國有金融相關比率(SOFIR)、全部金融相關比率(TFIR)和金融市場化比率(FMR)4個序列分別取自然對數,分別用LRGDP、LSOFIR、LTFIR和LFMR來表示。
(二)實證分析
1.平穩性檢驗
為了防止出現“偽回歸”問題,在進行時間序列分析前應對各時間序列是否存在單位根過程進行ADF檢驗。對LRGDP、LSOFIR、LTFIR和LFMR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1。
由表3可以看出,從短期來看,江西地區的金融相關比率(SOFIR)和全部金融相關比率(TFIR)對經濟增長有較弱的負向影響。具體來看,經濟增長變動有兩部分構成:第一是短期金融發展的影響,第二是偏離長期均衡的影響。向量誤差修正項的系數平均為0.3172 ,反映了對偏離長期均衡后的調整力度,即當短期波動偏離長期均衡時,將以0.3172 的調整力度將非均衡狀態調整回到均衡狀態。
1973年,Mckinnon就發展中國家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理論。他研究認為,發展中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金融抑制”,金融抑制阻礙了經濟的發展。表3中的彈性系數-0.34301、-0.2914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西省金融抑制的存在。在短期內,江西省金融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經濟的發展。
4.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是一種檢驗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檢驗方法。
由表4可以看出,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DLRGDP是 DLSOFIR、DLTFIR和DLFMR的格蘭杰原因,即人均生產總值RGDP的變化會導致國有金融相關比率(SOFIR)、全部金融相關比率(TFIR)和金融市場化比率(FMR)的變化;DLSOFIR和DLTFIR是DLRGDP的格蘭杰原因,即國有金融相關比率(SOFIR)和全部金融相關比率(TFIR)的變化會導致人均生產總值RGDP的變化。但DLFMR不是DLRGDP的格蘭杰原因,即金融市場化比率(FMR)的變化不是導致人均生產總值RGDP變化的主要原因。
二、結論
1.從長期來看,江西地區的國有金融相關比率(SOFIR)和全部金融相關比率(TFIR)與人均生產總值RGDP增長之間存在正向的均衡關系,但金融市場化比率(FMR)與人均生產總值RGDP增長成弱負向的均衡關系。
2.從短期來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呈負相關的關系,即江西省金融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經濟的發展。這與國內大部分學者的分析結果:“在資本市場發展緩慢的大環境下,我國金融發展總體上仍處于一種抑制狀態”,江西省是欠發達地區一致。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亦是如此。
3.從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來看,在長期內經濟的增長會促進金融業的發展,金融相關比率的發展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但是全省金融效率的變化還不能促進經濟的增長,說明江西金融體系發展可能還不是很完善,金融發展的潛力較大。
參考文獻:
[1] 沈坤榮,張成.金融發展與中國經濟增長——基于跨地區動態數據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7).
[2] 周立,王子明.中國各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實證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