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峰等
摘 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我國在改革開放30年以來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的聯系,彼此之間貿易往來頻繁。今天,國際貿易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因此,掌握進出口業務流程及相關國際貿易知識,成為國際貿易實用型人才,對當今社會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此背景下,建立國際貿易實驗室,培養實用型國際貿易人才,有利于我國與國外貿易間的經濟交流,增強貿易的往來,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國際貿易實驗室的建立,可以讓學生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進一步熟悉進出口流程和國際貿易知識,所以,首先著重分析了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其次,介紹了如何讓建設實驗室,最后,針對于它的實用性,提出了關于實驗室建設推廣的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推廣
中圖分類號:F 4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5-0216-02
一、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向世界敞開了大門,并與全球經濟接軌,與國外接觸的越來越頻繁,尤其是貿易間的往來,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儼然中國已成為世界貿易大國。然而,我國的外銷員,報檢員、報關員等還是很缺少,大多高校都已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但各高校對人才的培養僅限于理論階段,學生缺乏必要的業務技能,因此,國際貿易實驗室的建立就顯得很必要。現從下面幾個方面闡述一下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一)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近幾年,為了普及教育,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數量在不斷上升,致使出現了一種學生多而不精的現象,缺少實用價值。通過在國際貿易實驗室進行實訓,學生可以模擬具體的國際貿易操作流程:如買賣合同的簽訂、信用證的審核、修改、出口托運訂艙、出口貨物投保、出口貨物報驗、出口貨物報關、出口制單結匯等。學生也可通過角色互換,依次完成出口商、進口商、銀行、船運公司、保險公司、報關公司等各自承擔的業務,在實際工作中培養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實現了將課上所學知識真正應用于實踐中,不僅僅在于紙上談兵,為學生提供了國際貿易實踐的平臺。
(二)輔助教師進行實踐教學
國際貿易實驗室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輔助老師的教學。現在的教學模式方法單一,大多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一些國際貿易操作難于理解和掌握,學生無法直觀而具體的學習國際貿易中的貿易慣例及國際貿易中各個具體的環節的運行流程,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通過建立國際貿易實驗室,在教學條件上強化了實踐教學,更新了教學手段,創造高仿真的國際間貿易,輔助教師授課,加強授課質量,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學習、樂于主動學習,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鍛煉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經濟、政治、科學等方面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創新一直是伴隨中國發展的大問題,國人只注重繼承而不在乎創新,尤其是目前大學生的的創新能力很低。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是一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通過建立國際貿易實驗室,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實驗室的建設,鍛煉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在建立國際貿易實驗室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現在的學生,找實習單位實習都很困難,學生不能真正的接觸到國際貿易環節中的談判、報關、報檢、碼頭等真實場景,國際貿易實驗室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習這一難題。學生可以在實驗室內進行貿易的實際模擬,讓學生在其中親身實踐,學生可以在虛擬的貿易環境中扮演進口商、出口商、工廠、銀行等角色,進行廣告發布、搜索信息、同業務伙伴建立合作關系、模擬交易磋商的全過程、辦理進出口貨物的運輸等過程,更深一步的了解國際貿易的具體操作,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得學生不用去企業也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在學校就可掌握國際貿易的操作能力,解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習難、就業難的問題;同時學生具有了一定的技能水平,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二、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方法
設計將國際貿易流程用于教學方面,實驗室模型由本校相應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研發而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提高學生自身能力。由于國際貿易中極具代表性的是進出口業務各環節的業務流程,包括進出口業務函電商談、報價核算、合同簽訂及履行、報關、報驗、保險運輸、外匯結算等,以這些業務流程中所需設施為主要建設對象對各環節的工作內容進行仿真建設,同時具備業務稅中所有單據及表冊的仿真填制。
(一)市場調研
首先從基礎做起,讓學生參加外貿公司的實習,了解外貿公司經營范圍、外貿業務流程,外貿業務流程是每個需要從事外貿工作的人員必須要了解的知識,因為只有清楚的了解外貿工作流程,才能在交易過程中進行熟悉的外貿流程。如何提高外貿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如何掌握利用報紙網絡媒體,盡快地獲取與本單位業務相關聯的國內外最新政策的改變,及時獲取有利信息,為單位謀取最大收益,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了解正確做出單證的方法、付款方式、安排拖車及訂艙等。單證制作完畢之后,掌握如何安排商檢、報關、付款、退稅等的流程。
(二)硬件建設
實驗室的建立首先要添置一些基礎設施,包括:(1)實驗室基礎材料購買,如硬質塑料、有機玻璃板、塑鋼材料、鋼材、沙子、泡沫、紙盒等;(2)業務流程展示板;(3) 進行國際貿易所需單證繕制完成的樣板;(4)辦公桌椅、電腦、傳真機和電話等模型;(5)進口企業、出口企業、銀行、報關企業、海關、貨代公司、商檢局、貨車、倉庫等實體模型。
國際貿易流程包括:尋找客戶,建立業務關系,報價核算,交易磋商,簽訂進出口合同,審核信用證,租船訂艙,報關報檢,辦理保險,繕制結匯單,核銷,出口退稅。根據業務流程,在實物沙盤上進行規劃,對國際貿易流程的各個環節所需設備進行初步設計,具體規劃出洽談區、商檢區、貨物運輸區、信用證結匯區等。其次,安排基礎設施擺放位置,測量標注各種模型設施所需規模的大小,并進一步計算各種運作參數及經濟數據。在沙盤上進行實戰演練,親自動手制作各種可手工建造的設施,并將事先購買的模型擺放適當的位置,有利于提高學生們對國際貿易流程的認識和理解。我們根據外貿流程將涉及的實體緊密的結合起來,完全呈現于實驗室之中。
(三)軟件設計
在強調學生素質教育的今天,雖然各個學校都非常重視實驗室硬件方面的建設,但很多學校的實驗室環境維護、實驗儀器保養和某些實驗資料完善等軟件方面的建設卻存在很大的不足,甚至少數學校把這方面的工作當成了應付上級部門檢查時的一項突擊性任務。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應有效發揮實驗室的功能,規范實驗室工作的程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實驗室的外貿輔助軟件按照正規報關流程設計,從申報、查驗到放行中每一步都是真實模擬相關報關流程,盡可能地采用3D效果給人更加真實的體驗。在報關教學軟件中,我們針對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等級上設置不同的操作技巧,并且進行多角色的互動式教育。
學生自己動手建設實驗室,又能在教室指導下,親自編制程序軟件,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尤其是具備了一些計算機編程的基礎知識,是學生產生了對軟件的設計和開發的很濃厚興趣。學生通過仿真國際貿易環境,把整個業務流程中涉及的角色,如出口商、進口商、生產商、仲裁機構等有機的聯系聯系,并熟悉和體會客戶、銀行、保險公司、海關等機構互動關系,從而掌握國際貿易中的全部流程。
最后,要認真總結所獲取的理論知識,并運用于實踐中,為自己將來就業積累經驗。
三、實驗室建設推廣的建議
目前,國際貿易教學雖然受到多數高校和職業院校的重視,但由于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手段落后,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實際動手能力比較低,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鑒于國際貿易專業環節多、系統性強、科技含量高、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等特點,學校的國際貿易教學既要注重國際貿易理論的傳授、把握國際貿易發展的脈搏,更需要注重學生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在培養學生時務必建立面向市場的、可操作性強的國際貿易實驗室,使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活動,尤其是進行特色國際貿易教學的學校,需要根據自身教學特點選擇建設符合教學方向的實驗室。所以,對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的推廣,提出以下建議。
(一)面向大專院校
國際貿易實驗室的應用是各大高校實踐教學的首要任務,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把枯燥的文字描述用形象的模型展現,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直觀、更清晰地學習國際貿易,為以后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因而,可以把成型的、適用的、形象的國際貿易實驗室軟硬件推銷給各大專院校,是整個社會的國際貿易教學水平都有所提高。
(二)面向出口企業
推薦給進出口企業,以實驗室為跳板加強各高校間及其他培訓機構或企業間的相互合作。國際貿易實驗室的建設,不僅建立了模型,還開發了相應的軟件,編制了國際進出口業務流程,這對于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公司有很大的幫助。首先,可以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其次,工作流程標準化,公司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聘用有一定的彈性,可適當減少經營成本。
綜上闡述了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的重要性及實用性,為了培育更多更優秀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更應該注重它的推廣使用,實現它的社會價值,使從事外貿工作的人員,能增強自身的能力,為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貿易,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矯萍.國際貿易[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
[2] 張梅.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
[3] 張立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M].北京:北京郵電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