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進綜合考核,采取民主測評、目標考評、社會評估、領導評價等方式,對干部思想政治素質、領導能力、工作實績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考核衡量。
◆對實績突出的干部,對敢于突破難點、敢于擔當的干部,對群眾基礎好、埋頭實干的干部優先提拔重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構建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使各方面優秀干部充分涌現。”這對干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當前而言,如何選好干部,如何用活干部,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結合個人實踐,認為關鍵是要用辯證的思維,建立科學合理的干部選用機制。
要防止跑風漏氣,也要推進過程公開,以建立干部選任工作公開制度。在嚴肅組織人事紀律、防止跑風漏氣的同時,必須推進干部選任過程 “四公開”:一是公開干部政策。讓群眾了解、關心支持干部工作,激發群眾參與熱情;二是公開職位條件。將選拔任用干部擬定的職位和名額、用人標準和條件等適時向社會公開;三是公開選任程序。通過適當形式,將提名推薦、討論醞釀等程序公開,讓干部群眾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提名權;四是公開干部實績。實行公開述職述廉等制度,將干部工作實績向社會公開,讓群眾了解干部德、能、勤、績、廉各方面的表現,打破干部工作神秘感,從而讓“暗箱操作”轉向公開透明。
要堅持群眾公認,也要防止以票取人,健全干部綜合分析研判機制。在擴大民主、堅持群眾公認選任干部的基礎上,要合理疏導民意,防止“民意失真”、“唯票取人”現象,主要是建立綜合分析研判機制,客觀準確評價干部。要推進綜合考核,采取民主測評、目標考評、社會評估、領導評價等方式,對干部思想政治素質、領導能力、工作實績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考核衡量,既有“上”對“下”的評價,又有“下”對“上”的測評;要建立定期聯系通報制度,定期召開由紀檢、監察、計生、信訪、審計等部門共同參與的聯系通報會,相互通報有關干部的信息;要完善領導班子及成員情況分析制度,對關鍵性崗位推行專項性分析,對干部日常表現推行基礎性分析,對有問題的班子推行針對性分析。
要力求公平公正,也要突出實干實績,改進競爭性選拔干部辦法措施。競爭性選拔是選任干部的重要方式。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基本上做到了公平公正,但依然存在“唯考唯分”的困惑,對是否實干、實績如何沒有凸顯出來,改進這個問題勢在必行。要改進“考”的內容,堅持“干什么考什么”、“做什么評什么”,力求做到“會干才會考”、“考好就能干好”;要改進“競”的方法,把差額選拔貫穿于筆試、面試、考察、討論決定等全過程,把實干實績作為重要內容納入競爭范圍,讓“干得好的競得上”;要改進“績”的考核,主要看作風是否務實、工作效率高不高,實績是否突出、是否經得起檢驗,群眾滿意度和服務對象口碑如何。通過競爭性選拔,力求選出當前迫切需要的干部。
要堅持從嚴監督,也要強化激勵保障,完善激發干部工作創新的有效機制。一方面按照從嚴管理干部的要求,提高制度落實的剛性執行力;另一方面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激勵保障措施,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活力,從而進一步完善干部日常管理工作。要完善教育引導機制,嚴格落實日常學習、重要情況報告、黨員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個人述職述廉制度,完善談心談話制度;要健全激勵保障機制,對推進經濟跨越發展成效明顯的,對實施民生項目建設效果顯著的,對中心工作落實較好的,實行經濟獎勵。對實績突出的干部,對敢于突破難點、敢于擔當的干部,對群眾基礎好、埋頭實干的干部優先提拔重用;要完善干部日常關懷約束機制。對遇到困難的干部,給予關心。對工作失誤的干部,給予幫助。對“慵懶散亂”、“吃拿卡要”、履職不力、作風不實的干部,要進行責任追究。
(作者系陽新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