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軍
(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渭南 714102)
基于全壽命周期的礦山設備管理
華 軍
(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渭南 714102)
隨著礦山生產規模的擴大,原有的設備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通過對目前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礦山設備應打破部門界限,進行“全系統、全費用、全過程”的全壽命周期管理,針對前期、使用、后期3個階段給出了設備管理方案,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介紹了礦山設備全壽命管理的實現過程。
礦山設備;問題;全壽命周期;管理
作為國內三大鉬礦山之一的金堆城鉬業集團公司現擁有YZ-35型牙輪鉆機、WK-4型電鏟、195B型電鏟、Ranger800RP型邊坡鉆機等各類采礦設備20余臺,隨著公司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設備的正常、平穩運行直接影響到礦山的生產效率和能力,如何管好、用好、維護好礦山設備,提高設備管理水平,為公司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顯得尤為重要。全壽命周期管理就是采用現代設備管理的觀點,將設備的選型采購、組裝調試到運行、維護、保養直至技改、更新、報廢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充分考慮設備全過程管理的系統性與完整性,確保各管理要素的有序銜接,尋求最佳方案,確保生產管理的高效運轉,追求企業總體效益的最大化。
傳統管理模式下,設備在采購、安裝、使用、維護、報廢等環節的相關信息未能有效實現共享,造成設備運行和管理難度加大。設備管理不同階段的信息掌握在不同職能部門手中,缺乏歸口統一管理,各職能之間的關注點也不同,協同作用下降。如采購環節由采購部門負責,更多關注成本目標,使設備質量或者通用性下降,造成后期維護成本增加。加之傳統的計劃預修制度,檢修周期與設備狀況不匹配,導致許多設備存在欠修或過修現象,增加了生產成本、人力成本和維修費用。
傳統管理模式下,對淘汰和閑置設備的使用、處理方法有待改進。由于技術更新較快,我公司近年引進大量的進口設備,有些設備的專用配件目前尚無法國產化、采購周期長,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設備閑置;工藝調整、技改大修等也會導致一些設備淘汰或閑置,無形中加大了公司的運營負擔。
傳統管理模式更看重于設備的技術管理,而普遍不重視設備的經濟管理。一般情況下,設備報廢后只是回收少量的零部件,如電機、減速箱等,許多可利用、可修復的零部件被隨意浪費,設備殘值往往因被忽視而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無法實現有效循環。
全壽命周期管理是實現設備管理科學性和前瞻性的根本保障,大體要經歷3個階段:設備前期管理、設備使用管理以及設備后期管理。
2.1 設備前期管理
設備前期管理一般是指設備購置、組裝、調試以及試運行階段的管理。設備選型要結合技術水平,遵循技術適用、經濟合理的原則。在廠家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制定可靠、安全的安裝調試方案,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標準,保證安裝質量。注重運行期間的監測、診斷,對維修技術信息及時進行收集、處理。建立設備操作、維護、檢修三大規程,保管好說明書、圖紙、技術檔案和使用檢修記錄等重要基礎技術資源。加強對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的培訓教育,明確內部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完善操作規程,強化責任意識。
2.2 設備使用管理
安全可靠運行是合理使用采礦設備的根本保證,是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的關鍵環節。一般來說,這一階段設備出現故障的頻率開始明顯增加。因此,做好設備使用管理的關鍵在于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努力降低維修費用,減少突發性故障,避免非正常停機,使設備發揮最大效能。
2.2.1 設備點檢管理
實行設備點檢的程序化管理。規范點檢管理和作業程序,強化點檢工作流程管理,完善點檢線路圖、作業點及點檢記錄。對設備按照規定要求的點檢周期和方法、檢查標準等進行預防性檢查,根據設備運行狀態等重要信息,隨時掌握設備故障隱患,從而制訂出合理有效的維修策略,使設備始終處于受控狀態。預測設備零部件的壽命周期,確定檢修方案和材料、配件需用計劃,進一步提出改善和解決措施,及時消除設備隱患,以點檢促定修,以定修保設備,使設備始終處于穩定、經濟的運行狀態。通過制度考核,將日常的維護和點檢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并輔以檢查、監督、獎懲等手段,來保證日常維護保養工作的順利進行。
2.2.2 設備維修管理
設備維護保養要堅持“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十字作業方法,將以時間為基礎的定期維修,努力轉變為以狀態為基礎的狀態監測維修、預防維修。加強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隨時掌握變化情況,根據零件磨損規律和檢查結果,在設備發生故障之前有計劃地進行修理。制定合適的維修計劃方法、維修管理要點,檢修周期間隔要盡可能與設備實際狀況切合,以延長設備有效壽命,保證生產的連續性,提高設備有效利用率。
設備后期管理主要指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更新和報廢處理的管理工作。對于性能落后、己經不能滿足生產需要,以及老化故障不斷又需要大量維修費用的設備,要及時進行評估并更新換代。
(1) 技術改造。要造擴大設備生產能力,就要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在多數情況下,設備技術改造對于企業來說,在經濟上更具合理性。
(2) 設備更新。更新設備解決了設備技術落后、能源浪費嚴重和環境污染等問題。要根據公司發展戰略、礦山生產情況,統籌規劃設備技術改造和更新工作。
(3) 報廢管理。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設備愈加老化,性能也逐漸下降,因此要通過對設備使用狀態的分析評價、綜合評估,來確定設備的更新或報廢方案。嚴格遵循報廢程序,進行報廢過程的控制和管理,做好設備的處置和相應賬務的處理,有效降低閑置資產的損耗,通過合理處置使設備的經濟利益最大化。
要建立以全壽命周期設備經濟效益最高為目標的管理模式,嚴格控制設備的重復購置,考核設備的利用率,加快陳舊設備的更新改造,使在役設備處于最優狀態,實現最經濟、最合理配置。加強設備全壽命周期的協同管理,提高設備運行效益,努力實現設備運行效率、產品質量和投入成本三者之間的平衡。
首先,充分運用計算機輔助設備等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對設備全壽命周期進行管理,建立設備運行數據庫,將設備技術資料、圖紙、檔案、運行記錄、檢修信息等輸入計算機,實現資源信息共享。利用設備運行狀態集中監測和故障在線診斷技術,實現運行狀態信息全面實時監測以及故障準確定位與維修指導。進行設備全壽命運行周期跟蹤,及時掌握設備的劣化趨勢,實現設備狀態趨勢分析。實現被動維修方式向狀態維修的轉變,不斷提高設備運行管理現代化水平。
其次,為了實現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的有效協同,需要改變現有管理模式,推動公司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提高職能部門在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上的業務協同能力。通過一系列管理制度、措施、考核的落實,全面提高科學管理意識、設備檢修意識及操作人員的保養意識,使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工作得到深入推進。
最后,采取全員參與、共同維護的方式,開展崗位練兵、大比武活動,實現設備維護的貫通協作,提高設備可靠性。建立基于全壽命周期的設備運行統一數據庫,為設備的運行、維護和技術改造提供可借鑒的依據。全壽命周期管理的實施將提高設備資產使用效率和綜合投資效率,實現資產投資合理規劃,有效降低設備維護成本,提高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
[1]王水生.從資產經營角度對設備進行管理的探討[J].設備管理與維修,1998(10)
[2]花軍嶺.構建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0(9)
[3]宣以剛.淺談礦山設備管理[J].采礦技術,2006(3)
2014-05-30
華軍(1980—),男,陜西渭南人,機械工程師,主要從事項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