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靜/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招商引資辦公室
齊齊哈爾地區農業招商引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具體對策
潘東靜/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招商引資辦公室
近年來,國家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為了加快農業規模化和高效化的發展,各級政府在農業招商引資工作了給予了較多政策上的傾斜,這對于推動地區農業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招商引資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其需要將理論與實際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更好的帶動區域農業經濟的發展。文中對齊齊哈爾地區農業招商引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齊齊哈爾地區深入農業招商引資的對策進行了闡述。
齊齊哈爾地區;農業;招商引資;問題;對策
在當前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招商引資已成必然的趨勢。特別是農業現代化建設,更需要以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的重要途徑,從而更好的推動農業現代化技術、現代化、現代化管理等諸多方面的發展。齊齊哈爾地區做為我國東北的老工業區,其不具有任何的產業優勢,多以傳統產業為主,更是缺乏規模化和具有帶動性的農業龍頭企業。這就需要加大農業招商引資的力度,加快受精產業結構的優化,同時強化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能夠使齊齊哈爾地區農業產業更好的與國內外產業軌道相融合,從而更好的帶動區域農業經濟的增長。
1.現代農業龍頭企業缺位。相對于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齊齊哈爾地區處于內陸,無論是區位還是產業優勢都不具有優勢,而且信息較為閉塞,多以傳統產業為主,而且區域內缺乏農業龍頭企業,這就導致無法形成一個較完善的農產品交易市場,而且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載體,對農民的經濟效益帶來較大的影響。由于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農業龍頭企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一旦農業龍頭企業缺失,則會對市場空間的拓展、運營機制的創新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齊齊哈爾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
2.企業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沒有充分發揮。近年來,由于齊齊哈爾地區對農業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加快了農業產業化調整的步伐,并充分的發揮農業主導產業的優勢,加快了對全區優質資源的融合,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在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區政府更將此項工作放在了極為重要的位置,并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發揮著主導地位,對招商引資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操控,為招商引資搭建信息平臺,并通過各種形式來組織招商引資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業招商引資的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這這個過程中,忽視了參會企業這一真正主體,使其在整個招商引資過程中都處于被動的地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招商引資自身所應具備的經濟效益得以降低,沒有充分的發揮出招商引資過程中企業主體的作用。
3.鄉鎮缺少招商引資有效方式。由于齊齊哈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在鄉鎮招商引資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方式,招商引資的行為方式相對落后。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由于不能對自身的參與程度進行準確的把握,所以無法針對鄉鎮具體經濟情況來為其量身制定有效的招商引資方式。同時也有沒有高效的改革思路和相關的優惠政策,這就導致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無法實現鄉鎮與城市的良好對接,導致城鄉企業間的依賴程度降低,不能形成有效的關系網,從而制約了鄉鎮經濟的發展。
4.優勢農業資源有待進一步整合。齊齊哈爾地區作為我國東北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其作為典型的農業區,具有豐富的農林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但長期以來由于相關農產品資源無論是開發和利用率都處于較低水平,這就導致這部分資源優勢無法形成多元化的產業鏈,僅停留在直接銷售或是簡單加工銷售環節,資源優勢沒有有效的發揮出來。而且這些優勢資源還處于分散狀態,在開發過程中受制于技術、生產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再加之我國東北部地區經濟欠發達,缺乏有影響力的產業鏈,國家相關的優惠政策也很難享受到,這就導致在農業發展上想利用招商引資來吸引資金具有較大的難度。
1.轉變招商引資觀念。
首先,區政府應改變以自身為主體的現存招商引資局面,逐步轉向為以企業及相關中介機構為主導的招商引資策略,進一步減少相關決策的隨意性以及“政績化”傾向,從而降低非市場因素對決策的干擾。
其次,加大在哈市周邊市區相關廣告、網絡等媒體宣傳力度,積極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省農業博覽會、哈洽會等專題招商活動,從傳統的坐門等商向主動出門招商的轉變。
最后,轉變老舊的招商引資思路,走開放農業投資與開放農業貿易并重的農業開放道路,在提升傳統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同時加大區內特色農業資源對外資的吸引力度。
2.完善和強化招商引資激勵政策。加大政府調整力度,完成對招商引資企業絕對優惠向“差別性”優惠政策的轉變,加強以技術引進和地區主導產業發展為導向的引進力度,同時給予本地企業最大優惠待遇,使相關企業在滾動發展中同時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扶植。在考慮未來收益和現在收益的基礎上,逐步完善獎勵制度并擴大獎勵范圍,對所有為招商引資工作建設有功的人員按照付出的多少、貢獻額大小分級獎勵。認真研究并制定城市規劃、土地出讓、稅費減免、信貸融資、市場準入等方面的政策,盡力做到保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平衡。
3.壯大龍頭企業實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突出齊齊哈爾地區現存以蔬菜、畜禽等主導產業對外資吸引力的基礎上,擴大果品、水產品以及糧、油、蛋、奶等產業龍頭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加快新產品開發步伐,改變目前主要以初始原料產品上市和產品過于單一的局面,逐漸形成以農產品為主導特色產業并存的多元化發展局面。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的基礎上,重點搞好各類農產品的精深加工和系列化加工,把龍頭企業建設與民營經濟相結合,引導民資、民力、民營企業向農產品深加工業聚集,減輕企業負擔,為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
4.創新招商方式。相關職能部門在充分借鑒并利用先進的招商經驗基礎上,應積極引導外商通過企業兼并、參股、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到國有企業改制中,以打破現存的農產品行業壟斷現象。加大力度推行以企業為主體的先進靈活的融資方式,并試圖為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極具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創建高效便捷的籌融資政策,在增強自身職能及政策調控的基礎上,優化引資方式。
齊齊哈爾地區是以農業為主導的經濟欠發達地區,這就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充分的發揮本地區農業產品的資源優勢,政府加大對農業新技術的投入,扶持現存的中小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及私營企業,并為其在發展過程招商引資搭建平臺,加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技術的創新,打造品牌,從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能夠有效的獲取外界資金的支持。
[1]吳錚.招商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基于青海省十多年來招商引資數據的實證分析.企業經濟,2012(1).
[2]米龍峰.淺析招商引資的方式.現代商業,2012,(5).
[3]李光江.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吉林農業,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