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穎/黑龍江龍煤榮盛國際經貿有限公司
如何推動國有煤炭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李東穎/黑龍江龍煤榮盛國際經貿有限公司
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不論從社會需要看,還是從企業自身需求看,都應自覺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謀劃企業發展思路,推進企業快發展、大發展。國有煤炭企業作為國有大型企業,更應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快發展的號召,集中精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那么,煤炭企業究竟發展什么?怎樣發展呢?本文試從發展的戰略構劃、目標定位、重要依托等方面,為規劃企業的發展提供思路與建議。
國有煤炭老企業具有人員多、包袱重、以煤為主、產業單一的典型特征。以煤為主,產業單一的最大弊端是企業收入附加值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一旦煤炭市場需求趨軟,企業效益急劇下滑,經營波動將十分明顯。因此,煤炭企業的仁人志士瞄準了發展非煤產業的目標,力求在發展多元經濟上尋求突破,形成煤炭企業新的發展格局。這一點已被大多數人所認可。但作為國有煤炭老企業到底應如何把握煤炭產業與非煤產業的關系,非煤產業到底發展哪些方面?
1.堅持以“增量重點轉化、存量適度轉化”為原則,鞏固強化煤炭產業,為搞好煤炭轉化和保持市場供需均衡提供有力支持。煤炭產業作為國有煤炭老企業的基本產業,或者說是最大的基本產業,只能鞏固加強、不斷發展,不能有絲毫削弱。在發展煤炭主業、加快煤炭轉化方面,應本著“增量重點轉化、存量適度轉化”的原則,規劃煤炭的生產規模和煤炭的深加工產業。只有堅持這一基本原則,才能在保持煤炭供需均衡的情況下,發展以煤炭為原料的非煤產業,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推動企業穩步發展。試想,如果不堅持煤炭增量轉化,而是只對存量轉化,那么現有的煤炭供需關系將被打破,用戶勢必會改變購煤渠道,或者對采購煤炭在大的戰略上進行調整,由此,必然會對企業的煤炭銷售產生擠壓,從而對尚在成長期的煤炭轉化項目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極有可能使企業處在兩難的境地。
2.堅持以煤炭替代石油及其制品為方向,突出發展煤化工產業,延長煤化產業鏈。煤化工是實現煤炭轉化,提高煤炭附加值,發展以煤炭為原料的非煤產業的重要途徑。但煤化工的發展方向必須科學把握,搞不好,不僅增加不了收入,反而會形成新的企業包袱。從國內能源需求及其供給的狀況看,石油及其制品將是我國長期緊俏的商品,而煤變油及其煤化工產品替代石化產品的技術已經成熟,通過煤變油及其煤化工產品替代石化產品已成為多數煤炭企業的戰略選擇。搞煤炭轉化,一定要選擇市場長期需要、一般不會大起大落的煤化工產品作為發展方向,而煤變油及煤化工產品替代石化產品具備了我們所希望的基本特點,即便某一時期或某一區域出現需求不旺,也是暫時的。從長遠看,煤變油及其煤化工產業潛力巨大,應該成為煤炭轉化的努力方向。
3.堅持合理利用煤矸石、低質煤等資源,有針對性地發展煤電產業,滿足循環經濟發展要求。搞坑口電站本應該是煤礦企業的發展方向,但由于國家這幾年對火力發電的投入,大部分省份火力發電已很富足,從而堵住了煤礦發展煤電的重要出路。然而,煤礦洗選加工產生的煤矸石巨多,部分礦區又存在大量的低質煤,這些又為我們建設以煤矸石和低質煤為燃料的發電廠提供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同時這也是煤礦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礦區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礦區的必然選擇。過去,煤矸石作為廢棄物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環境,發熱量較低的低質煤因沒有銷路而堆積如山,并且有些煤礦棄采低質煤,不僅浪費資源,而且降低礦井壽命,不利于煤礦安全生產。把煤礦的煤矸石和低質煤充分利用起來,建設煤矸石和低質煤發電廠,可變廢為寶,節約能源,改善環境,延長礦井壽命,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國家十分支持煤礦發展矸石電廠,在項目立項、發電上網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應抓住有利時機,發展壯大煤矸石發電產業。
1.以安全高效礦井為目標,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新型礦井建設。鞏固發展煤炭產業,重點應在發展機械化,提高單產水平,減少工作面個數,縮減生產戰線上下功夫,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新礦井開發應瞄準增加礦井生產能力,提高工作面單產水平,圍繞實現生產機械化和管理信息化的目標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現有生產礦井應加大技術改造力度,要在發展機械化、提高單產水平、推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上有迅速而顯著的突破。大力發展煤礦生產機械化,全力推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不僅僅是提高效率,實現安全生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克服煤礦勞動力日益短缺,人力成本不斷提高的必然選擇,是關系到煤礦能否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大問題,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2.以發展科技密集型、投資密集型、知識密集型項目為目標,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積極推進非煤產業項目發展。強調非煤產業項目具備科技密集型,是要求其必須有較高的技術含量,站在高起點上發展非煤產業,使新上項目擁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避免走低水平跟進而被淘汰出局的老路;強調非煤產業項目具備投資密集型,是要求其在具備高科技含量和較大生產規模的基礎上,有比較大的資金投入,發揮龍煤集團作為國有特大型企業的資金優勢(包括籌資優勢),建設科技含量高的大項目,避免陷入中小項目混亂競爭的泥潭;強調非煤產業項目具備知識密集型,是要求其在人力配備上必須是高素質,要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手段管理企業,走新型工業化的管理新路。我們大力發展煤化工和煤矸石發電等非煤產業,應該按照科技密集型、投資密集型、知識密集型這一高標準,大目標,去謀劃,去實施,不能走大而全、小而全、低水平跟進的老路,一定要站在高的起點上,向更高、更遠的發展目標堅實邁進。
3.以總體布局科學合理、分類實施符合實際為目標,統籌規劃產業的發展,形成上下和諧、協調有序的發展局面。煤炭企業集團應在確定的總體戰略思想、大的發展方向和具體發展路數的指導下,研究確定集團各分子公司的具體非煤產業項目。集團各分子公司由于煤種、煤質、市場分布結構、所處地理位置上的差異性,必然決定其在鞏固發展煤炭產業,大力發展非煤經濟這一大的發展方向的統一性和具體發展項目的多樣性。因此,允許集團各分(子)公司按照集團的總體發展要求,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發展項目,是遵循客觀要求的明智選擇。各分(子)公司確定的項目應該各有側重,突出重點,合理分布,切忌平均分配,搞一刀切;在項目實施
上,應根據資金及其它資源的配置狀況進行重點推進,循序漸進,切忌一窩蜂似的“齊頭并進”。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重點突破,協調發展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周密安排,否則,就會貽誤發展的有利戰機,就會打亂仗,甚至打敗仗。
再好的戰略規劃,也必須以項目建設為依托,通過加大項目的建設,來使戰略規劃逐步變成現實。加強項目建設,必須解決好資金、人才、體制機制三個方面的問題。
1.多渠道、多樣化籌集資金,保證項目資金需求,提升項目建設進度。發展項目確定以后,資金能否及時到位,是保證項目快速實施的關鍵。煤炭企業應積極加強自我積累和利用資金市場等多渠道、多樣化籌集資金,確保項目資金需求。一是建立企業重點項目發展基金。可以按噸煤確定標準(如噸煤10元)從各分(子)公司集中部分資金,在企業集團總部建立企業重點項目發展基金,重點用于解決項目所需資本金問題。二是實施項目貸款籌集項目資金。在項目具備還本付息能力、回報率較高的情況下,可以以項目為載體向銀行申請項目貸款,籌集項目建設資金。三是開展項目合作尋找項目資金。對于發展項目,特別是非煤產業項目,應以合作方式尋找合作伙伴,實施多元投資,進而解決投資結構單一和項目資金短缺問題。四是吸收職工入股補充項目資金。對回報率較高的非煤產業項目,可以通過吸納職工入股的方式,籌集項目資金。五是進行股改上市募集項目資金。通過必要的整合重組,實施國有煤炭企業股改上市,從資本市場上募集項目建設發展資金。
2.實施人才興企戰略,有計劃地吸引、聚集、培養、使用人才,為推動非煤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企業的非煤產業能否得到快速、健康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在于擁有高科技專業人才和專業技工隊伍。國有煤炭企業擁有的高科技專業人才和專業技工隊伍,距離大力發展非煤產業的需要相差甚遠。因此,吸引聚集人才,培養專業隊伍刻不容緩。應采取面向社會招聘的方式,引進煤化工和煤發電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可以通過兼并同類企業的途徑聚攏人才;充分利用技校培養基地,有計劃、有重點的培養人才;與相關知名企業簽訂委培協議,委托其代培人才。總之,應采取各種有利措施聚集人才,培養人才,為非煤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健全組織機構,轉換管理機制,提高項目推進效率。為落實鞏固發展煤炭產業,大力發展非煤產業的總體構想,必須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加大組織推進力度,實現發展壯大目標。企業有必要設立煤炭開發、煤化開發、煤電開發三個職能部室,突出專業化,提升煤化工、煤電產業開發的地位,促使煤炭、煤化、煤電三大產業板塊的共同發展。應轉變項目管理機制,實行項目人負責制,即項目的設計牽頭、組織施工、生產經營等責任均落實給項目負責人,由其一包到底,必要時,可以要求項目負責人參有股份,以此來加大項目負責人的責任感,確保項目快速、安全,全方位防范投資風險。應充分發揮集團和各分(子)公司的兩個積極性,明確分工,落實責任。一般項目可以由分(子)公司負責落實,大項目可以由集團總部直接組織落實,從而提升發展速度,加快發展進程。
發展是企業的永恒主題。制定正確的發展方向,找準科學的發展定位,選擇適合實際的發展道路,是企業實現成功的關鍵。愿國有煤炭企業在鞏固發展煤炭產業,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道路上,發生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