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穎/黑龍江龍煤榮盛國際經貿有限公司
現代企業制度下財務管理若干問題探討
李東穎/黑龍江龍煤榮盛國際經貿有限公司
隨著市場經濟特別是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漸完善,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企業管理的實踐證明,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保持本企業經營規模是否具有相適應的資金籌措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為求得生存和發展,必然通過其它渠道籌措資金。如發行股票、企業間融資等。企業在取得這些資金時,既帶來了盈利機會,也要承擔金融風險。
企業經營資金的循環中,除了大部分資金進入下一經營周期,還將與國家、社會和職工進行權益上的分配。企業在兼顧各方面利益的同時,還必須更有力地促進企業發展,使企業的資產在經營過程中不僅始終保持完整,還要不斷地增值。
1.分權管理的財務模式。分權管理的財務模式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建立總會計師對企業集團負責,全權負責整個集團的財務管理工作,包括組建機構、人員任免、資金調配、財務人員的業務考核以及協調各種財務關系。二是建立大財務制度,集團設大財務部,各實體設財務科,財務人員的管理實行雙重任免法和雙重管理法。三是內部借貸制度和資金的調度,任何實體除了正常的流動性開支外,各實體拆借必須在集團大財務部辦理手續,各實體的資金經集團總會計師批準才可以調出、調入,并要制定拆借原則、資金占用管理費收取標準等。四是兩極核算制。一級為大財務部負責匯總各類財務報表,統一調整內部往來,統一計算集團盈虧;二級為各實體的獨立核算、各實體的主管會計主要負責該實體的財務工作,進行實體的經濟體的獨立核算,各實體之間、集團之間的經濟往來通過大財務部轉賬,各實體計劃目標的完成情況由大財務部進行核算。
2.集權管理財務模式。集權管理財務模式的特點是集團管理、規范一致,財務人員統屬企業集團財務部管理,對財務人員實行統一的獎懲制度,統一核算、統一調配資金,總會計師負責領導企業集團財務部,并按核算性質設置核算科、出納科、稽核科、工資科、會計科等;分工明確,責任明確;統一財務制度與財務管理標準。
3.混合財務管理模式。在實踐中,完全集權和完全分權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都是比較少見的,大多數是一種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混合模式。這種模式強調在分權基礎上的集權,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多層次決策的體制模式。
4.核心層企業實行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現代企業集團的核心層只有一個,它必須有一個或者若干個核心企業,形成現代企業集團的核心層。對核心企業應采取財務決策權集中的財務管理制度。
5.緊密層企業實行統一領導下的分權分級財務模式。由企業集團總部作為主要決策機構作出財務決策,把執行決策的責任和必要的財務決策權力下放給所屬緊密層企業,并實行核心層企業與緊密層企業兩級核算,其財務活動應納入核心層企業統一的財務計劃。
6.半緊密層企業實行間接控制的分散的財務模式。半緊密層企業實行間接控制的分散的財務管理體制,由企業集團總部間接地通過調控半緊密層企業活動環境,間接進行財務調控。但半緊密企業擁有獨立財務決策權,并實行獨立核算。其財務活動不納入核心層企業統一財務計劃,也不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7.松散層企業完全分散的財務模式。松散層企業完全分散地行使財務決策權,獨立決策,獨立經營,獨立核算,分散管理。
1.認識與體制落后于經濟發展的要求。由于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很多企業混淆了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兩個范疇之間的界限。財務管理與會計是企業管理中兩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第一,會計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財務管理是一種資本運作活動。第二,會計體現的是一種規范,財務管理更多的是一種理念、一種思想。第三,會計為財務管理提供信息,并參與財務管理。
體制上把財務管理和會計管理視為企業財務部門的一家職責。這種認識造成了許多財務管理的內容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2.財務機構設置與核算體制不適應企業自身的發展要求。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以快、準、全的信息為導向。企業財務機構的設置應是管理層次及中間管理人員少,并具有靈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國現有企業財務機構的設置大多數是金字塔型,中間層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創新精神和靈活性。企業廣泛采用二級核算組織形式,這在當今企業體制公司化、集團化和工業發展信息化傳遞工具發達的情況下,那種管理多層次、信息傳遞慢、誤差大的現狀已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要求,更不能滿足比較超前的財務管理。
3.財務會計人員專業知識與技術水平有待提高。人員知識結構落后于經濟的發展速度。財務管理知識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的學科。企業應更多地考慮如何把技術進步轉換為價值,給技術進步營造一個發展的大環境。這個大環境外部包括:法律、法規、社會道德標準等內容。在市場經濟中再好的技術、再高超的經營手段,如果沒有一個規范的經營環境,就不會得到預期效果。而財務管理就是用價值反映規范企業自身的經營秩序。
1.樹立自我約束的理念。企業自我約束機制的形成,實際上就是提高了企業抗風險的能力,而不能自我約束的企業,其行為往往是放縱的,財務管理必然是軟弱的,肯定具有很大隨意性。這些都不利于企業長運發展。應該充分認識到企業自我約束越多,企業財務管理行為就越規范、越有序。
2.加強會計資源培訓。從會計工作的要素看,財務管理仍是會計的具體內容,也就是說財務管理很多內容是由會計操作來指導的,必須提高會計人員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因而,會計隊伍的建設,自身素質的提高,知識的不斷更新,仍是企業必須抓好的財務管理基礎工作。
3.合理配置企業存量。財務管理的組織形式,充分反映企業存量、分存和現狀。找出問題,挖掘潛力,最大限度地盤活存量,這是財務管理最重要內容。企業的存量中許多內容是通過企業其他專項管理反映的,財務管理就是把這些問題有機地融合起來。
4.健全和實施各項財務制度。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重新整理、編制適應新制度的內部管理辦法。這是約束規范企業自身行為,求得良好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