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麗
魏書生曾說:“我自己從小就堅持寫日記,語文成績一直很好。”可見其地位之重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8),首篇就是“堅持寫日記”,要求四年級的孩子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以日記的形式積累寫作素材,從日記中汲取習作營養。
我們知道,日記是自己生活的原記錄,寫日記,就是自己思想感情的表達和表露。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在寫日記時不必顧慮太多,只要把自己真實的生活感受、心里話表達出來就可以,看到什么就寫什么,心里想什么就寫什么。這樣,孩子的日記就會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價值的。經驗告訴我們,要讓學生喜歡日記首先要指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尋找日記源。
一、觀察日記
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具體形象的事物才能激發其進行積極的思維,進而產生表達的欲望。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實物、小動物、花草樹木,教給觀察方法,把看到的、想到的寫具體,有真情實感。
二、活動日記
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有計劃地設計游戲、編小品、外出旅游、打掃公共場所、參加社區活動,學生親自參加的實踐活動,往往津津樂道,此時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驗和感受,自然興趣盎然,由于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生活,提高了認識能力,因而寫出的日記有條理、語言活潑,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
三、寫家務勞動
讓學生在周末適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一則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勞動的習慣和勞動技能。二則可以為父母分擔家務,了解父母勞動的艱辛。因為是學生親自參加的勞動,所以,這些日記大多真實感人。
四、多多鼓勵
心理學告訴我們,反饋的時效性是反饋的生命,反饋越迅速、越及時,也就越能有效地激發孩子的熱情。因此,孩子的日記我們要當天幫他們修改,這樣不僅能幫助孩子養成修改文章的良好習慣,還能激發孩子完成下一篇日記的熱情。每次改完學生的日記,利用一節佳作欣賞課,將寫得好的片段在班上讀出來讓大家互相學習,每次學生都希望老師讀自己的日記,因此,只要學生寫得好,哪怕只有一句或者幾句話,我都在班上讀出來給予贊賞,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完成下一篇日記的熱情。
朱熹的《觀書有感》中的兩句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道出了寫作的真諦。學生通過寫日記,懂得了更加細心地去觀察周圍事物,他們的思想在寫日記的過程中也受到了良好的自我錘煉,對生活、對身邊的人、對周圍的事物產生了更多的理解和熱愛。
(作者單位 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德莊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