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翠華

摘 要:生本教育在我校已開展了一段時期,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進行合理、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一位從事教育事業工作者極為關心和關注的話題。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生本教育理念下“學·導·用”的教學模式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闡述,以供其他同行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學·導·用”教學模式;核心;操作程序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積淀
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為本,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生本教育課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構建積極、快樂、高效、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
二、“學·導·用”教學模式概述
學:指學生各種方式“學”的活動。即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都能走向積極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同深度學習的行為。它包括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自主獨學”,也包括課堂上教師導學中的合作共學以及知識能力運用中的探究學習。
導:指教師策劃的多層次的導學活動。即教師依學情進行的有層次性地“引”、針對性地“導”、啟發性地“講”、發展性地“評”。它包括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活動策劃、學習引發、學法指導、問題點撥和課堂評價等一系列教學活動。
用:指學生對知識能力的運用活動。即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課堂獲得的知識、方法、能力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分析、解決不同層次的問題,各自達到知識鞏固內化,能力拓展升華的目的。它包括課堂的基礎檢測、鞏固提高、運用拓展,以及課后的作業、試驗、探究等活動。
三、“學·導·用”教學模式的三個核心
一是“研究單”,它是有層次地呈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活動方案等教學元素的平臺,是引導學生“自學”的主要手段。
二是“小組交流”,“小組交流”就是學生自學完成“研究單”后進行合作學習、匯報交流、師生評價的“導學”階段,主要包括導趣、導思和導行等,要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是“運用”,通過學習,設計基礎檢測和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在檢測和練習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問題,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引導學生歸納、提煉教學內容的重點、規律和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錯易混易漏的知識薄弱點。
四、“學·導·用”教學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實踐體會
“學·導·用”教學模式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可分為“目標引學”“前置先學”“釋疑導學”和“運用活學”四個步驟。具體有“激趣導入”“板書課題”“揭示目標”“自學指導”“自主獨學”“合作共學”“展示評價”“探究解疑”“精講歸納”“基礎檢測”“鞏固練習”“運用拓展”等12個環節。其中附加一個環節為課前展示,歸在第一步驟,一般在課前完成。
實驗前,通過看教學視頻,發現生本課上的學生都非常自信的,我也躍躍欲試。可是在實際的實驗之初,總是憋著一股氣,總在想:我的學生怎么這么不會合作?語言表達能力怎么這么欠缺?實驗開展快一個學期了,才發現他們的現狀其實很正常,因為在前期,我們并沒有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去培養他們這些方面的好習慣,現在,我們剛剛開始接觸,作為老師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得都不夠,又何況是他們呢?但是,通過不斷的培訓,發現他們在學習上沖勁十足,慢慢地有了合作意識,我深切地意識到,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
五、我的“學·導·用”教學模式課堂案例
在實際的實驗中,我發現研究單的設計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在實驗的初期,研究單的設計必須遵循簡單、根本、開放的原則。以下是我在實際的教學中設計的一份研究單和教學案例。
秒的認識研究單(人教版三年級上冊)
當小組成員第4發言人匯報:秒針從3到4,走了(5)秒。從6到9,走了(15)秒。大家同意我的做法嗎?
生1:我不同意,我認為應該是秒針從3到4,走了(1)秒,從6到9,走了(3)秒。因為從3數到4,只數了一個數,從6到9數了3個數。
生2:我不同意生1的說法。
師:那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同意第4發言人的做法。
師:同意第4發言人的說法的請舉手!(半數)
孩子們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第4發言人的說法。
其他小組學生質疑“你是怎么想的?”
第4發言人: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走5小格就是5秒。
生3:我還不明白。
第2發言人:我可以說得更具體一些。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走5小格就是5秒,從6到9,秒針走了15小格,就是15秒。
生4:我可以用實物驗證,拿出自帶的鐘(師請他到講臺)(孩子們熱烈鼓掌)。
小老師模樣:指著鐘面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走5小格就是5秒,從3到4,秒針走了5小格就是5秒,從6到9,秒針走了15小格,就是15秒。大家同意我的想法嗎?
學生再次熱烈鼓掌!
師:現在同意第4發言人說法的請舉手。(全數通過)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5:我發現了計算的好方法!就看數了幾個數,一個數就是5秒,2個就是2乘以5,3個就是3乘以5。(師:舉個例子)。如2到7就是5個5,25秒。(孩子們熱烈鼓掌!)
六、反思與結論
這是一堂常態課,整堂課在學生之間的互動中結束了。我發現,學生越來越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他們都喜歡站在多媒體大屏幕前對全班學生進行講解,展現自己。學生聽得也很認真,對發言正確的學生都以自發的掌聲肯定,這比教師的一句“你真棒”更甜蜜。教師在課堂上放手給學生,引發學生之間的認知沖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戰,激發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的興趣。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將生本教育深入開展下去。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反復驗證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快樂地成長,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也要學著做一個魅力老師,從而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有魅力!
(作者單位 福建省寧化縣東風小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