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珍,李小麗
(原陽縣水利局,河南 原陽453500)
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水分的蒸發和流失等各種因素都會導致故障和問題產生。該問題是造成混凝土體積收縮的關鍵,特別是一些大體積的混凝土?;炷猎谑褂眠^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約,會構成自然性裂縫。該裂縫會隨著混凝土長期使用逐漸受到各種外界影響。該裂縫是混凝土建筑物中常見的一項病害。作為材料的不連續現象,裂縫會在混凝土試件變動的過程中,隨著自然因素而形成,是物理性病害的一種,對水工混凝土耐久性造成影響。通常情況下,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會產生裂縫問題,在施工開始后,也會隨著工程的老化而逐漸有一些不可避免的裂縫問題形成,但并非是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裂縫的產生直接造成混凝土抗拉性能降低,裂縫也會引導有害物質向混凝土內部進入,導致鋼筋銹蝕問題發生,甚至破壞混凝土的整體結構。
溫差裂縫的產生是由于混凝土內部和外部之間存在的溫差造成的,溫差產生的原因是水泥水化熱造成混凝土內部和混凝土表面有較大溫差。在溫度正負交替的過程中,混凝土微孔中的水會逐漸轉變為結冰或過冷水,體積膨脹會有凍脹壓力產生,過冷的水遷移會引發滲透壓力,若兩者的附加作用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混凝土則會有破壞問題出現。溫差裂縫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①在施工初期,水工混凝土會有大量水化熱產生,內外溫差導致有裂縫問題出現。②在混凝土模板拆除前后,混凝土表面的溫度會快速下降,從而形成裂縫。③由于混凝土內部溫度超過一定極限,但熱量散發速度仍然較慢,從而有溫差裂縫產生。在施工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溫差造成的,例如水工大壩、攔河壩、分洪閘等體積水工混凝土,更容易有該類裂縫出現。
安定性裂縫又稱之為龜裂,一般是由于混凝土質量不合格造成的。此外,鋼筋的外接腐蝕也會導致混凝土裂縫出現。
采集原材料,開展試拌工作,盡可能使水泥用量減少,對I級粉煤灰進行添加,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控制水膠比,運用二級配粗骨料,對適量的粉煤灰進行摻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改善,降低溫升、減少收縮,對抗侵蝕的提升存在良好的作用。在容易產生裂縫位置,例如孔洞周圍和轉角位置,對一些斜筋進行布置,從而讓鋼筋替代混凝土承擔拉應力,使裂縫發展得到有效控制。為了使裂縫的出現得到避免,在設計中,應運用中低強度的水泥對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得到充分利用。在工程結構設計過程中,應對降低結構的約束度進行關注。由于保護層厚度越大,則越容易有裂縫產生,因此,應盡量對混凝土中鋼筋保護層厚度采用最小值。
在混凝土拆模之后,應運用掛草簾或鋪草澆水的方法,為養護保濕提供便利?;炷琉B護不僅需要對初期裂縫的產生進行預防,而且還能對混凝土后期的穩定產生促進作用,使其承壓能力和強韌度得到有效保障。
結構重量的減輕,施工工序的合理、安全以及混凝土結構的改善等方法都能將混凝土基礎的不均勻沉降得到有效避免。若僅憑借減輕結構重量的方式對沉降進行控制,只會增大整個結構的自身重量,穩定性不強,使不均勻沉降的產生得到加重。在工程實踐中,應通過對不均勻沉降進行抵抗的方法作為主要保護措施進行應用。
首先應選用合適的材料,通常會采用小干縮值、強度好的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作為材料,對水灰比例進行嚴格控制。通過對高效減水劑的摻入,使混凝土的強度得到有效增加,減少水和水泥的實際用量。在混凝土澆筑之前,應采用澆水的方式將基層和模板進行均勻濕透,應在混凝土表面及時進行一層薄膜的覆蓋,使混凝土的濕度得到有效保障。或在混凝土表面對養護劑進行噴灑,從而開展養護工作。若施工所處在高溫和大風天氣狀況下時,最好應對防風和遮陽等設施進行設置,對混凝土結構開展積極保護。
在施工之前,應采用夯實和加固的方法對松軟土的地質結構進行處理。應使模板的足夠強度和剛度得到有效保障,要有較強的支撐力存在,使地基的受力均勻得到有效保障。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禁止有水分浸泡的問題產生,應對模板的拆除時間進行控制,對拆模的順序進行有效掌握。在凍土上進行模板搭設時,應運用有效的預防措施進行處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屬于一種相對普遍的問題,要求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作業,在問題產生時,運用積極的措施實施補救,盡可能避免混凝土裂縫的出現,使水利工程建筑的質量得到提升。
[1] 王佳民,梅雪. 關于冬季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