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鐵
1.合理劃分養老金體系的三個支柱。盡管世界各國普遍建立了多支柱的養老金體系,但是國情的差異也使得各國養老金體系的劃分有所不同。一方面,我國人口眾多,尤其是農村人口數量巨大。在國家財力有限的條件下,由政府主導的基本養老金體系必然是廣覆蓋、保基本,主要用于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受城鎮化水平低、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企業年金及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等補充養老金體系還難以惠及廣大的社會群體。為實現養老金體系各支柱的均衡發展,也根據不同種類養老金的特性。建議,第一,擴大養老保險繳費覆蓋面,適當降低替代率,積累更多的統籌資金,使個人賬戶運轉起來。第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企業年金的監管力度。通過國家立法對企業年金制度的實施作出一些強制性的規定,制約企業的短期行為,可以保證企業年金保險這一長期目標的實現,調動企業和員工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積極性,使其得到較快發展。第三,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鼓勵有計劃地參與實施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增強職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和參與社保的主動性,使職工退出勞動崗位后能夠生活得更好一些。
2.努力提高社保統籌執行力,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體系。提高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從理論上講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是自下而上,從縣、市再到省級統籌,從而進一步發展到全國統籌。這種思路比較穩健,但推行起來進程比較緩慢,執行中壁壘較多。另一種辦法是自上而下,一步到位,實行全國統籌,企業繳費形成的統籌賬戶資金統一由中央籌集、管理、調劑和調撥,個人賬戶資金由省級機構負責管理和運營,將名義上地方負責、實際上中央出錢的暗補變為明補,充分明確中央承擔養老保險的財政責任,同時也加強對地方社保基金調撥的監管力度。
建立制度、規則統一的全國“大一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動實現城鄉全面覆蓋、人人皆有保障、適應當代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養老保險體系,建立符合和諧社會的政策要求,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推進工程,建立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制度,解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差別問題,進行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系列改革,推行全員參保、全社會統一管理的養老保險管理機制,促使養老保險制度體系逐步規范統一化。
3.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在養老保險體系建設過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應該是統籌規劃、制定政策、籌集資金和行政監管,而有些服務功能可以由政府通過購買服務來實現。這樣可以切實解決“管辦不分”的制度風險,保障資金的安全;可以減少機構和人員設置,降低政府自辦的成本;可以引入競爭機制,享受優質的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可以實現社會保險運營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服務更好、專業更強。
4.積極推動養老金專業化經營。養老金作為一種金融服務產品,與銀行理財、基金等金融產品相比,周期長,穩健性要求高,有著獨特的風險特征和經營規律,需要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近年來,中國保監會一直致力于探索養老金市場的專業化發展。幾年來的實踐表明,我國養老保險公司已經初步顯示出專業機構在技術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目前,養老保險公司已經成為企業年金市場的領跑者和推動者,約占法人受托業務量的90%。今后,隨著各項政策規章的不斷完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的服務領域將愈加寬廣,未來發展空間也會越來越大。
5.積極爭取支持養老金發展的外部政策。各國政府普遍對養老金給予稅收政策支持,允許企業和個人參與的養老計劃在一定限額內延遲納稅。與其他金融產品不同,養老金管理追求長期、穩健的收益,因此人們購買的積極性會因自身的短視而受到很大影響。設計合理的稅收制度能夠促進潛在養老需求轉換為現實購買力,是撬動養老金發展最有效的杠桿。而養老金的發展,其結果是減輕政府承擔養老保障的財政負擔。當前我國的養老保險必須研究個人養老保險相關的稅收政策,進一步優化我國養老金發展的政策環境。
6.要加強養老金的監管。養老金發展的經驗表明,監管是促進發展的最有力手段和根本保證。養老金體系監管的目的在于保護被保險人和養老金持有人的利益,確保養老金的保值增值,促進經營機構穩健經營。此外,養老金是家庭和個人收入在生命周期中的再分配,是一個典型的金融服務,因此從長遠和穩健的角度看,養老金監管應逐步納入金融監管的統一框架。目前,世界上部分國家采取養老金單獨監管模式,設立專門養老金監管局;如智利等;更多國家采取養老金與保險等金融服務進行綜合監管。
7.適當提高退休年齡,降低當期支付規模。據國際勞工局估計,“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5歲,養老金負擔能下降近50%。”我國現階段男性60歲和女性55歲的退休年齡規定于50年代初,當時我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僅49歲,而目前已上升到70歲左右,因此,在我國提高退休年齡存在著較大的空間。當然,提高退休年齡在短期內有可能加大就業壓力,但就中長期而言,提高退休年齡無論是對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順利轉制,還是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都是有益的。
隨著中國越來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日趨重要,必須將注意力從單純的保險和社會保障擴大到長期的經濟發展質量以及從保險、社會保障體系本身,擴大到社會經濟生活各個層面相互銜接與相互作用上來,使保險、社會保障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統一起來。養老金支付危機解決的根本措施還是在發展經濟,只有經濟總體水平和實力達到一定的高度,中國才能最終解決這個問題,老百姓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田風摘自《經濟師》2014年第1期《養老保險制度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