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 王召寬 張少卿
辦學理念是一所大學的靈魂,集中體現了一所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凝練的思想精華。它既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想和愿景,又是教育實踐中對基本規律的認識與體悟。在我國現階段,關于高職教育的定位,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是認為高職教育是一個層次,即專科層次;二是認為高職教育是一種類型,即是與普通學科型高等教育相對應的高等教育類型。不管層次說還是類型說,都要把握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及出發點。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直接影響高校的育人方向,體現自身的辦學特色,決定今后的發展道路。在大眾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如何選擇自身的發展道路,有所作為,十分重要。
當今社會,高職教育發展迅速,若想保證高職教育的健康發展,必須對其進行合理的分析并樹立正確的高職教育理念。筆者認為,目前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即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動力,以特色發展為生命,走產學結合的發展之路,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努力辦成讓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要想正確制定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必須對其特點進行準確分析,對社會價值需求進行合理預測。社會價值需求決定了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和發展定位。設立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目標,也是辦學理念的重要內容,它決定了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是否具有競爭力。高職院校要在注重知識文化傳授的同時,強調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學習,使他們具備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先進的辦學理念要求高職教育在“大眾化”“規模化”的基礎上,再走“特色化”道路,即要求我們樹立發展的、多元的、整體的、特色化的質量觀。
全人教育是指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能愉快、主動地學習,老師在教學時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力、經驗、性格、意愿等主觀因素,并進行相應的教學活動,最終解決學生思想中阻礙其健康發展的問題。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大學教育,更應突出人的發展,有效開發人的內在潛能,充分激發人的創造活力,努力培養和造就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認識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通過人文教育來加以改正。
1.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問題。(1)多層次的思想觀念引發學生矛盾。由于農村和城市學生入學時間不同,來自農村的學生往往比來自城市的學生年齡大。同時,不同地區學生的不同成長背景以及教育背景的差異,也導致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有所不同,使高職院校學生具有多層次的思想認識結構。如何消除學生之間的差異,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十分重要。(2)對經濟形態的錯誤理解,影響學生思想的健康發展。日益變化的社會環境,對剛剛離開父母、獨自到外求學的職校學生產生很大的思想沖擊。同時,身邊富二代、官二代的生活習慣也對這些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完善階段的青少年產生很大的影響。另外,部分高職學生本身的文化素質較差,道德素質有待提高,使得學生的思想人文教育尤為重要。同一標準、同一辦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多層次性策略。(3)文化知識學習中好高騖遠的浮躁心理。由于職業院校都屬于專科層次,所招收的學生接受新知識的水平相對較低,很多學生會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實用性產生質疑,從而忽略了文化知識的學習。(4)缺少踏實工作的精神。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在求職時,一味關心待遇以及食宿問題,對工作本身的發展前景并不重視。同時,很多學生不懂得在工作中提高、完善自己,很快就會因缺少職場競爭力而被淘汰。上述四個思想問題給學生的成才之路設置了許多障礙,并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畢業生的整體質量水平下降,嚴重影響了職業院校的辦學效益。
2.提高人文教育的途徑。歸結為以下幾點:(1)加強輔導員師資建設。目前,很多院校的教師分配不均衡,重知識教育、輕思想生活教育,輔導員較少,有些院校學管系統的師生比甚至高達1∶900,這必然會出現一些管理上的疏忽或漏洞,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2)提高專業老師的學生管理權力。筆者建議實行由專業任課老師擔任所教專業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加強專業任課老師管理學生的權力,不僅可以從課堂到生活全面了解學生的動態,方便教師管理,而且有利于收集專業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完善專業教學的安排設置。此外,學生們也可以享受細心全面的教育管理,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3)加強人文知識體系的構建。學院應多組織豐富多彩、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校園活動,并使其形成一種文化氛圍。以活動代訓,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格、氣質和修養,注重環境熏陶,把各種人文知識的學習以及藝術知識的傳授穿插在活動中進行,造就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水平和基本人文素養的現代人才。(4)緊抓特色管理。學管系統應根據不同院校的辦學理念,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同時,應在職業院校的實踐教學中,多注重培養學生分析事物和管理方面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幫助其認識理解身邊的經濟、社會、政治和技術環境,造就富于探索精神并渴望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才,最終培養了解社會并很快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
1.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提高學生培養質量的有效手段,在高職教學體系中占重要地位。高職教育中的實踐教學,是其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標志,是高職教育內在本質特征的重要體現。是否有較高的實踐教學質量,是衡量高職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在高職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過程中,實踐性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2.關于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幾點建議。(1)積極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增加設施設備投入。由于受資金等多種原因限制,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設備還不完善,為此,學校必須加強實踐訓練基地建設。(2)產學結合,廣泛與社會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充分發揮校內外實踐基地的作用。利用企業的平臺,多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可以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3)大力推行“雙證”就業制度,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在進行文化知識教育的同時,還應鼓勵學生們多參加本專業相關社會證書的考試,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4)高校應努力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高職院校新聘請的教師多為高校畢業生,缺少工作經驗,實際動手能力普遍較低,此外,擔任實踐教學的兼職教師數量也較少。要鼓勵高職教師廣泛與企業工廠接觸,聘請一些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讓他們將知識、方法和工作經驗教授給學生,使實踐教學更加貼近生產、貼近技術、貼近工藝。
辦學理念包含一所大學的社會責任以及創辦者對理想大學模式的系統構想和分析,是一所大學的思想、精神和靈魂,決定了一所大學的辦學思想、發展方向、目標確立、運營方法。辦學理念的成功實現,需要依靠人文教育和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