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博·索瓦爾
全球商務社交網站老大LinkedIn(最近以“領英網”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坐擁全球2億注冊用戶,市值超過240億美元,似乎已經完美詮釋了“不人脈無商業”的鐵律。
然而,一家叫作“關系科學”(Relationship Science,簡稱RelSci)的、顛覆LinkedIn模式的社交網絡工具卻日漸成為一批黑馬。并且,它致力于深耕一個LinkedIn無甚作為的領域——將自有平臺上集成的政商界名流檔案入庫并支持用戶搜索調用——而打造一個獨具價值的數據金礦。
只要會員支付每年3000美元的訂閱費用,RelSci即向其開放一個超過250萬人的政商界成功人士的資料庫,資料庫中包括了這些成功人士360度的“關系圖譜”,既有諸如“擔任XXX所在公司董事會成員”這樣的強關系、也有類似“與XXX一度合影留念”這樣的弱關系。而當你作為會員在注冊之日即可在RelSci上傳自己的一個通訊錄(其內容將不被其他人看到),之后RelSci的系統就會自動導出你與你正在搜索的人士之間的關系鏈條——系統會以顏色表征各條關系的強弱,當然,如何利用導出的信息則將取決于用戶本人。
RelSci創立至今已從一系列重量級的投資人——包括Ron Perelman、Ken Langone和Ken Langone等——手中獲得將近9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這還不包括2013年下半年最新融資的一筆規模約2900萬美元注資。同時,RelSci的機構訂閱客戶數量也在過去八個月中翻番,增至350家。
RelSci的創始人Neal Goldman是一位連環創業家,他曾聯合他人一起創立了針對公司客戶群的金融數據庫提供商Capital IQ公司,并在2004年作價2億美元出售給了全球著名的麥格勞·希爾(McGraw-Hill)集團。
在RelSci首席營銷官Josh Mait看來,該網站提供了堪比“針對個人客戶那樣的友好界面”和“針對企業級客戶那樣的數據庫深度”。這背后的獨特舉措在于,RelSci除了依賴高效的系統運算技術之外,還特別雇傭了800人(這個規模超過了Facebook創立頭四年的員工總數)手工搜集并建立了250多萬名流人士的聯系人檔案。
據介紹,RelSci的800人員工團隊完全沒有從Facebook或LinkedIn等現有的社交網站抓取數據信息。相反,所有信息均為人工收集并錄入。系統還同時導入一個算法組件,能夠自動刷新數據庫資料,從而及時更新一些諸如企業高層人事變動、或公司董事會擴容等信息。
創始人Goldman表示,RelSci系統導出結果不完全依賴機器算法是刻意而為之的,畢竟許多有影響力的人物并非商務社交網站的會員。所以說,RelSci的結果要遠遠比Google搜索復雜和個性化——而這種考究的數據處理也正是RelSci面向客戶征收3000美元年費的議價資本。
在這些詳細而多維度的人際紐帶圖譜中往往能梳理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關系脈絡——并且每個鏈條節點都有“強”或“弱”的賦值,因此系統有能力為用戶建議出一條“最佳路徑”(或“最短路徑”)——幫助用戶與關系圖譜上的人物搭上關系。
在RelSci系統上,你不可能找到任何名人的郵箱或電話號碼——這絕非什么荒誕的疏漏,而正是RelSci的設計所在。
英國《金融時報》這樣評價RelSci:無論是Outlook或Gmail對我們管理聯系人方式的重塑,還是Facebook或LinkedIn等社交網絡發展得如火如荼,都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的關系網絡被數字化的湍流席卷著越漂越遠......但另一方面,人們在對于相談甚歡的、真實世界的會面的內心渴求其實從未消減過;然而目前除了婚戀約會服務,很少有其他在線社交系統成功打通了人際交往從線上到線下的閉環——而RelSci正在改觀這樣的局面。“RelSci的核心價值在于推動打破(數字化時代)人與人之間直接交往的隔閡,從而令那些氣氛尷尬的座談會因為人們的‘相識而化作輕快愉悅的沙龍。”
是的,當你興致勃勃地欲意探索通向杰米·戴蒙、比爾·蓋茨、拉丹·塔塔或者沃倫·巴菲特的關系路徑之前,有一點需要明確:你在RelSci可以找到連通彼此的大量相關信息、但卻無法找到他們直接的聯系方式;相反,系統所做的,洽是基于你的通訊錄計算并繪制出的社交圖譜——前提是相應的關系路徑真實存在。
與LinkedIn,Facebook和Google +等還都不同的是,RelSci并不需要用戶自己輸入足夠精準的關鍵字,也不是那種需要依靠注冊行為才能呈現在搜索結果中的數據反饋機制。RelSci正嘗試著用一種全新的搜索方式解讀互聯網,基于用戶的需求挖掘可能存在的交際線索、通過大數據技術掘金公開的人際關系信息、并且借助科學的系統來提供預測性的分析——為用戶當下尋求的商務社交圖譜提供潛在有價值的紐帶節點。
(曹嘉健亦對本文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