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雷
(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對健美運動中損傷發生原因的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學學生為例
崔志雷
(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等方法,從太原理工大學健美運動愛好者中選取8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并對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進行重點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準備活動不充分、思想上不夠重視、著裝不當、運動負荷過大、身體素質差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針對以上原因得出健美運動愛好者需要在平時的鍛煉中提高認識,普及運動損傷的防護知識,并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和放松整理,強調堅持全面鍛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等預防措施和建議。
健美運動;健美愛好者; 損傷原因;預防措施
1.1 研究對象
以健美運動中損傷發生的原因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CNKI、萬方等專業網站對“健美”、“運動損傷”等字樣進行文獻資料的搜索。收集健美鍛煉運動過程中發生的運動損傷和防止的有關文獻近50篇,進行分析對比。了解相關健美鍛煉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的原因,為本文寫作提供了大量的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將健美鍛煉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發生的部位和原因作為主要內容設計成問卷,經過檢驗發放給調查對象,發放問卷共計80份,回收問卷80份,其中有效問卷77份,有效率達96 %。
1.2.3 調查對象
選取太原理工大學健美運動愛好者中的8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平均年齡22歲,男女比例約為7:1,其中非體育專業60人,體育專業20人。
2.1 損傷發生部位

表1 受傷部位統計結果
在被調查的77名學生中發生過運動損傷的共計40人。通過表1可以看出,類型多數是扭傷、擦傷、拉傷。有的鍛煉者甚至為多處部位的損傷。結果顯示:受傷部位中上肢的損傷人數最多,占調查人數的44.2 %,其次為下肢受傷部位(踝膝關節扭傷、腿部肌肉拉傷),占調查總人數的36.4 %。其他受傷部位分別集中在背部、頸部等部位。
2.2 損傷原因分析
通過對40名受傷運動員發生損傷的原因進行統計(表2), 可以發現健美鍛煉中發生損傷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的準備活動不充分、不正確,占到了受傷人數比率的80.0 %;其次是思想上不夠重視,占到了受傷人數比率的67.5 %;學生鍛煉時因著裝不當而受傷的比率也占受傷人數的57.5 %;因學生自身素質差而造成的受傷人數最低,占受傷人數比率的30.0 %。

表2 發生損傷的原因統計結果
2.2.1 思想上對預防運動損傷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思想上對預防措施的不重視而導致運動損傷的比率為67.5 %,大學生往往易爭強好勝、好奇心大、思想麻痹大意、腦子沒有預防的概念,甚至部分學生有“要健身,難免傷痛”、“休息一下,問題不大”的錯誤思想;往往在健美鍛煉組數、次數、尤其在增加重量時,頭腦一熱,盲目冒失的跳躍“升級”,甚至與同學之間“相互較量”,這是造成運動損傷重要的思想根源。
大學生參加健美鍛煉往往在初級階段,但卻喜歡模仿高級課程,盲目地跟從,加上對健美知識的認識不足、觀念淡薄,憑一時的喜歡參加練習,很容易受傷。一些健美愛好者由于接觸健美時間不長,對健美充滿了好奇感,訓練熱情高漲,但又找不出1套符合自己的訓練方案,在動作標準、訓練強度、順序安排等多方面不科學,造成運動損傷[2]。
2.2.2 著裝不當
健美鍛煉著裝不當易造成肩關節、大腿內側皮膚損傷。學生在健身房中大多穿便裝,肩袖過緊或衣袖上卷至肩關節處,褲管拉至大腿處,練習中造成肩關節或大腿內側皮膚被勒得太緊,加大了衣物與皮膚之間的摩擦或擠壓,致使皮下淤血或皮膚磨破損傷,愈后留下疤痕。
2.2.3 準備活動不充分、不正確
從表2中可以看出,由于準備活動不充分、不正確導致的受傷位列所有原因之首,占受傷人數的80 %?,F有研究也已表明,缺乏準備活動和準備活動不正確是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3]。
學生參加健美鍛煉,容易出現一開始就上強度、上重量,準備活動不充分的現象。在血液粘滯性未降、關節沒有充分活動開、集體興奮性不高的狀態下,進行大重量、大強度的鍛煉很容易受傷。上、下肢肌肉拉傷、關節扭傷大多數是準備活動不充分引起的。氣溫太高時,學生一般很少熱身,因為稍一出汗,學生就以為活動開了,其實并不是這樣;天氣冷的時候,學生不愿做熱身活動,并把它看作是浪費時間,采取一邊訓練、一邊熱身的方法,這些都是導致損傷發生的誘引。
2.2.4 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健身原則
在實際的鍛煉中,一些大學生盲目模仿高水平健美運動員的運動量,從而脫離了自身實際承受水平;甚至有學生在1次鍛煉中安排過多的練習動作和鍛煉部位,鍛煉時間達到2~3 h,這種超負荷的大強度練習,也遠遠超過了身體承受能力,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從表2中也可以看到,運動負荷過大而造成損傷的比率為47.5 %,就是說在調查的受傷對象中,近60 %的學生沒有遵循循序漸進的健身原則,進行負荷過大的健美鍛煉而受傷。例如一些學生做深蹲練習時,由于負荷過大,很難控制,下蹲時剎那間將大腿壓在小腿上或在上升時拼命扭曲身體,軀干發力,其拉伸度大大超過肌體、關節的生理彈性或正常活動范圍,造成包括膝、踝關節、腰背、腿肌的嚴重損傷。
2.2.5 只注重力量健美鍛煉,忽視整體素質提高
在大學生健美鍛煉群體中,往往只注重體型、肌肉的健美鍛煉,諸如胸大肌、背闊肌、二頭肌、三角肌等,其鍛煉計劃也只是圍繞幾塊肌肉交叉練習,而忽視了其它小肌肉群和協同肌群的鍛煉。由于這種健美鍛煉法會造成肌體、關節的力量或承受力發展不平穩,即協同肌群關節的承受力跟不上主動肌群力量的需要,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我們知道,肌肉的生長必須通過適度的負荷刺激才能實現;而忽視了整體素質的提高,只能使其局部專項力量的鍛煉受到限制,設定的健美鍛煉計劃不能達到,這樣會增加導致運動損傷的潛在因素。所以注重健美專項力量鍛煉的同時,必須使整體力量素質提高,只有局部肌群的功能發達,才能有助于主要肌群的強壯,并最大限度地塑造健美體格。
2.3 預防措施的探討
大學生力量和耐力素質相對薄弱、專業知識不足、注意力不易集中且有爭強好勝的性格特征,這些都會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針對此,學校開展健美活動時,應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2.3.1 提高認識,普及運動損傷的防護知識
學生在思想意識上對運動損傷的重視不夠,應該強化學生健美運動過程中對運動損傷的重視,思想上要有“防傷的弦”,這樣就會相互提醒、認真對待,提高自我防范意識。掌握一些運動損傷的防護知識,使學生在健美鍛煉中學會區別酸脹性疼痛和損傷疼痛,健美訓練產生的乳酸積累于體內,會讓人感到酸脹,且伴有疼痛,這是正常的;但損傷產生的疼痛是撕裂、灼痛感,跟酸脹痛不同。如果損傷發生,應立即停止練習,減少損傷程度的加深。
2.3.2 鍛煉的服裝應以寬松、舒適為宜
經常參加健美鍛煉,應配有至少1套較為專業的運動衣。運動衣以寬松、有彈性、透氣性好為宜。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鍛煉時更加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因服裝的不適所引起的損傷。
2.3.3 充分的熱身活動和放松整理
進入健身房鍛煉,首要問題之一就是“熱身”,包括3方面:1)生理熱身??赏ㄟ^慢跑、徒手操、輕重量的試舉等手段實現;生理熱身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使肌肉處于最佳的活動狀態。2)心理熱身。準備活動使身體逐漸進入鍛煉狀態,激發起訓練激情,使運動員全身心地投入鍛煉。3)柔韌練習。力量訓練專家、加拿大安大略省約克大學博巴博士把柔韌性練習列為3大力量訓練準則的第1條。在發展肌肉力量之前,先發展關節的柔韌性,沒有良好的柔韌性就極易引起扭傷和疼痛[4]。在熱身活動中進行柔韌性練習能緩和、延遲出現肌肉的疼痛,減少受傷機會,并使肌肉盡快開始恢復和進行再生過程。此外,放松整理活動往往會被學生所遺忘。沒有徹底的放松,就不利于機體恢復,鍛煉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訓練結束前要進行放松整理活動。
2.3.4 強調堅持全面鍛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學生健美鍛煉時,一定要全面發展,有周期性的去鍛煉,把肌肉群劃分開來去鍛煉,這樣避免了只注重某些體型肌肉的鍛煉,而忽略了其他肌肉的鍛煉,也讓其他肌肉得到了更好的鍛煉及休息,依次循序兼顧,既有重點,又保證了全面發展[5]。
2.3.5 建立鍛煉伙伴,培養學生骨干和助手
健美鍛煉中提倡建立鍛煉伙伴,鍛煉伙伴在鍛煉中具有保護和幫助、提醒和糾正、比較和競爭的作用。鍛煉伙伴的保護幫助要得當,正確的保護幫助可增強練習者鍛煉的信心,排除受傷的危險,保證動作的正確性,提高訓練強度,從而提高鍛煉效果。
學校健身房鍛煉的學員多,走動頻繁,這給安全帶來隱患[6]。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行辦法就是培養骨干和助手,對有較好的鍛煉實踐和理論基礎的學員進行重點培養,然后要求他們指導新學員進行基礎鍛煉。挑選積極性高、奉獻精神好的學員協助健身房的管理。加強管理和“一帶一”傳幫帶,更能提高安全性。
2.3.6 學生應積極進行自我醫務監督和寫健美鍛煉日記
自我醫務監督是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觀察,包括自我感覺、睡眠、體重變化、脈搏、排汗等,這樣有助于調節、評定個人的運動量,及早發現身體上出現的不平衡和疾病的早期癥狀,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脈搏變化,正常人平靜狀態為70~80次/min,經常參加鍛煉者為50~70次/min,大強度健美鍛煉后可加快到130~170次/min,但1~2min后可恢復正常[7]。如果身體情況發現與以上描述相違,則屬異?,F象,應多加注意。健美鍛煉2級應包括每次健美鍛煉的項目、組次數、重量、健美鍛煉間歇時間等,將輕微的傷痛記下,從中找出自己經歷的盛衰水平度,并據此來安排健美鍛煉強弱周期,如3周重、1周輕等。
1)在平時的健身房鍛煉中,教師應加強安全思想、防傷觀念的宣傳教育。引導學生在鍛煉中團結友愛,互相保護和幫助。
2)熱身活動不充分是運動損傷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在健美鍛煉之前應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在訓練結束前要進行放松整理、肌肉拉伸等活動,促進機體的恢復,從而減少受傷的機率。
3)加強學生運動損傷知識和技巧的學習,鍛煉時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運動負荷。并能夠處理好臨時的突發情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堅持身體的全面鍛煉,在選擇力量的時候一定要留有空間,動作強度要低于自身承受力,靈活地調整運動計劃內容。
[1] 浦麗麗.淺析中學生健美操運動損傷的成因與預防[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1):190.
[2] 刑國范.健美運動教學中損傷發生情況的調查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9(9):147-149.
[3] 張小軍,李濤濤.我國優秀健美運動員運動損傷規律及預防措施[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8):75-77.
[4] 王恩祥.瑜伽體系引入體育教學可行性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9):192-193.
[5] 史益平.健美教學和訓練中不容忽視的因素[J].湖北體育科技,2005(l):132-135.
[6] 卜元,左海燕.大學生健身健美鍛煉損傷的預防與處理方法[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9).88-90.
[7] 楊培林.健美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2-24.
Research on Causes of Injury in Aerobics—Taking Students i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Examples
CUI Zhi-le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Shanxi China)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sampling 80 students from aerobics amateurs i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investigation object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causes of sports injur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main causes of sports injury are insufficient warm-up, attaching no ideological importance, inappropriate dress, high intensity exercise and poor health condition.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according to aforementioned causes. Aerobics amateur should increase awareness and popularize sports injury protection knowledge in exercise, warm up and cool down sufficiently, insist on overall exercise and follow the principal of step by step.
aerobics exercise; aerobics amateur; cause of injury; prevention measures
G804.53
A
1004-7662(2014 )03-0090-04
2014-03-18
崔志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在諸多高校,健身房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健美鍛煉,其目標逐漸由好玩、簡單的參與上升為增強體質、發展體能、改善體型體態和強健體魄的高度。隨著健美鍛煉的深入,學生們在健美鍛煉中發生運動損傷的事件不斷發生,這不僅使學生造成身體上的損傷,更挫傷了其鍛煉的積極性。針對學生參加的健美鍛煉活動,認真分析其損傷的原因,并掌握規律以指導學生的健美鍛煉,對預防運動損傷的產生、學生的安全和增加其鍛煉的信心有著重要的作用[1]。學生的好動、好勝行為以及對健美運動認識的片面性,使他們易出現運動損傷。本文就太原理工大學參加健美運動發生損傷的原因進行重點闡述分析,為學生更好地參加健美運動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