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推進我國消費綠色轉型的戰略框架與政策思路*

2014-04-23 08:16:30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沈曉悅趙雪萊黃炳昭
經濟研究參考 2014年26期
關鍵詞:綠色

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 沈曉悅 趙雪萊 李 萱 黃炳昭

一、綠色消費的概念與內涵

國內外對綠色消費并無統一定義。1988年,英國的約翰·艾利奇(John Kinghton)和居里亞·赫爾茲(Julia Flailes)出版的《綠色消費者指南》的書中,首次明確提出“綠色消費”——能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費就稱為綠色消費:第一,危害到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第二,在生產、使用和丟棄時,造成大量資源消費的商品;第三,因過度包裝,超過商品本身價值或過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費的商品;第四,使用出自稀有動物或自然資源的商品;第五,含有對動物殘酷或不必要的剝奪而生產的商品;第六,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不利的商品。

我國1994年發布《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在第七章“人口、居民消費和社會服務”中提出要引導建立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同時明確了引導建立可持續消費模式的目標和行動。《中國21世紀議程》提出的可持續消費與綠色消費在內涵上不盡相同,可持續消費不僅強調產品的綠色性質,更強調消費在發展上的可持續性,《中國21世紀議程》還是從消費理念、消費模式上極大地推動了綠色消費在我國的實踐。2001年,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全社會倡導綠色消費,提出綠色消費的三層含義,被社會各界廣泛引用: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不能形成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

二、我國現階段消費發展態勢分析

(一)我國居民消費現狀。

1.我國居民消費率長期偏低。消費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用于居民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的總額占當年國民支出總額或國民收入使用額的比率。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消費保持了較快的增長,但卻低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由于居民消費慢于經濟增長,使居民消費率(即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呈不斷下降的趨勢。1978年居民消費率為48.79%,20世紀80年代基本都在50%左右波動,但90年代以后,逐年下降,2009年降至35.11%,比1978年下降了13.68個百分點。來自世界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從世界平均水平來看,中國居民消費率一直比世界居民消費率平均水平低10%左右,且呈下降趨勢。我國居民消費率長期偏低說明我國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偏低,消費結構不夠合理,消費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明顯不足,消費領域發展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見表1、圖1)。

表1 居民消費率的國際比較%

圖1 居民消費率的國際比較

2.我國消費水平兩極分化日益嚴重。我國目前消費水平兩極分化現象嚴重,由于文化、地理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原因,我國現階段客觀上存在著顯著的消費差異,呈現高消費與低消費并存的態勢。

一方面,城鄉居民消費差距日益擴大。2000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4998.00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670.10元,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為3327.90元;而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5 161.00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5221.00元,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擴大為9940.00元。可見,我國經濟不斷發展,而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卻日益擴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顯著增加,而農村居民人均支出增長相對緩慢,且規模偏小,消費仍顯不足(見圖2)。

另一方面,地區間消費差距明顯增大。統計數據顯示,1990~2008年,我國東部地區居民消費總量由4319億元上升到59 683億元,西部地區居民消費總量由1724億元上升到15 131億元,東西部差距由2794億元增加到44 552億元,東西部比值由2.83上升至3.94。由于我國東西部居民在收入水平、社會保障及社會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東部居民收入水平較高,消費能力較強,因此消費水平較高;而西部居民收入水平較低,消費能力不足,加上社會保障程度較低等,總體消費水平不高,由此導致地區間消費差距明顯增大(見圖3)。

3.物質性消費在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中仍占主導。總體來看,受制于經濟發展階段等方面的影響,我國居民消費仍以物質性消費為主,自1990年至2011年,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總支出中商品性服務占60%以上,相應地,服務性消費占比近年來雖有增加,但一直低于40%(見圖4)。

4.居民消費能力提高,生活方式正由生存型向享受型過渡。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居民消費增長步伐加快。2006~2011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1 759.5元增加到21 809.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3587.0元增加到6977.3元。在消費水平上,1978~2011年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增長7.7倍,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增長7.9倍。2006~2011年,中國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從10 618元上升至18 750元;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從2950元上升至5633元(見圖5)。

圖2 我國城鄉居民2000~2011年人均消費支出情況

圖3 1990~2008年我國東西部地區消費總量

圖4 我國城鄉居民1990~2011年現金消費支出構成

同時,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重點及生活方式也發生很大變化,居民消費和生活方式已開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發展。這表現在,一方面我國居民總消費支出中,用于吃穿用三項基本生活支出的比重明顯下降,服務性消費占比增加趨勢明顯,其中,城鎮居民現金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所占比例從1990年的15.27%提高到2011年的36.62%;而農村居民現金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所占比例從1990年的16.80%提高到2011年的31.80%。教育、娛樂、文化、交通、通訊、醫療保健、住宅、旅游等服務性消費增長迅速;另一方面揮霍性消費、超前消費、污染型消費問題日益突出,2008年,我國奢侈品消費額占全球的18%,其中豪華汽車占40%,豪華住宅占38%;公款吃喝、鋪張浪費現象嚴重,擴大消費過程中的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二)我國消費發展趨勢及實現綠色轉型要求。

1.擴大消費需求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消費、投資和凈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而發達國家始終把擴大國內消費、促進消費升級、培育消費熱點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任務。國際經驗表明,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都將發生新的變化。近些年,我國經濟增長過分依賴投資和出口,而消費的拉動作用相對較弱,消費不足仍是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問題。為此,“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改善居民消費預期,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2011年10月,商務部、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十二五”時期做好擴大消費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2萬億元,年均增長15%,專家據此測算,到2020年,再翻一番的可能性比較大。屆時,我國消費總規模將達到64萬億元,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

2011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6.5%,比投資貢獻率的47.7%高出8.8個百分點,改變了過去十年中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的局面,2012年,我國消費貢獻率為55.0%,投資貢獻率為47.1%,消費貢獻率高出投資貢獻率7.9個百分點。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近發布的針對中國消費發展未來的研究預測,中國消費水平在2025年將提高到大約占GDP的50%,①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如果你掙到了,就花掉它:解放中國消費者》。中國消費總量占全球消費份額可能會增加到11%~13%。可以預見,我國消費需求的不斷擴大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同時不斷擴大的消費需求也使資源環境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如何在擴大消費與綠色消費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生態化并舉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2.不合理消費方式對我國資源環境產生巨大壓力。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消費水平提速快,不合理的消費方式給資源和環境帶來的壓力不斷增加。

一是居民消費總量增加使生態環境負擔加重。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居民消費支出總量迅速增加,尤其是近十年來,增速持續增加。1978年,我國居民消費總支出為1759.1億元,2011年為164 945.2億元。居民消費總量的迅速增加使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完成的《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指出,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雖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已經超過自身生物承載力(自然資源再生及吸收碳排放的能力)1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均消費水平隨著城鎮化和收入的提高而迅速拔高,而生產效率的提高速度則遠低于人均消費水平,不斷增長的人均消費與人口是導致中國生態足跡總量增長的原因。如果中國追隨美國和英國的消費增長方式,那么中國的生態足跡將增加2~3倍。

二是以物質消費為主的消費結構使環境問題更加突出。我國消費模式正處在由“追求生存消費為主”向“追求發展和享受消費為主”方向發展,居民衣食住行等物質性消費迅速增加。統計數據表明,自1990年至2011年,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總支出中物質性消費占60%以上,服務性消費占比近年來雖有增加,但一直低于40%。物質性消費主要以資源、能源消耗為前提,并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如不采取措施必然會加劇水、氣、固廢、土壤等環境問題。

三是奢侈型、浪費型消費及不良消費習慣加劇資源環境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些人追求所謂“高大上”生活方式,與消費相關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機動車尾氣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其對PM2.5貢獻達22.2%,201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1.37億輛,私家車達8500萬輛,比10年前增長13倍。很多人依然愿意購買大排量汽車,2008年以來,我國SUV銷量持續增加。全國每年機動車、電動自行車廢棄的鉛酸蓄電池超過200萬噸,但只有約40%進入正規危險廢物回收渠道,大部分電池因消費者缺乏對鉛酸電池為危險廢物的認知以及監督薄弱等原因流入非法渠道,對土壤、水體等造成污染。同時,隨著我國電子產業飛速發展以及人們對時尚生活要求的不斷提高,手機、家電等電子產品的擁有量和更新率持續攀升,有調查顯示,購買手機的人中,約70%是“喜新厭舊”,超過半數的人使用過三部以上手機,隨之而來的是電子廢棄物與日俱增。許多城市周邊滑雪場、高爾夫球場云集。北京周邊十余家滑雪場全年有效開放時間只為2~3月,用水量高達40多萬立方米。數據顯示,1平方米高爾夫球場草坪的維護用水量,與一個三口之家的用水量相當。

3.消費綠色轉型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出發作出全面部署,對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提出了新目標和新要求。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80萬億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包括經濟社會的發展,打造強盛中國,也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設幸福中國,一方面人民的消費能力和水平要有較大提升,另一方面,消費活動將從單純追求消費規模和消費量向消費質量同步方向發展,從而促進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擴大綠色消費,使消費可持續性得到增強。全面建設小康目標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為促進可持續消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也對可持續消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生態文明要求的消費和生活方式,是以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為前提、在滿足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需要基礎上的一種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其核心是消費與生活的“可持續性”,具體表現在:消費品本身是可持續型的,即通常所說的綠色環保型商品;消費品的來源是可持續的,即生產用的原材料和生產工藝、生產過程對環境無害;消費過程是可持續的,即在消費品的使用過程中不會對其他社會成員和周圍環境造成傷害;消費結果是可持續型的,即消費品使用后,不會產生過量的垃圾、噪聲、廢水、污氣等難以處理的、對環境造成破壞的消費殘存物。可消費模式的可持續化轉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推動綠色消費方式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

4.實施綠色消費正在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隨著公眾環保意識不斷提高,加之國際綠色消費和生態生活方式的影響,我國公眾對綠色消費和生態生活方式的認知和認可度越來越高。通過政府主導、市場調節、群眾參與等方式,中國積極倡導可持續消費理念,消費者的可持續消費意識有所增強。一方面,政府積極發揮節能示范帶動作用。2004年,中國政府開始實施節能產品優先采購政策;2007年,建立了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到2010年,共發布8期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605家企業的26 671個型號、28種產品納入了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另一方面,通過媒體宣傳、教育培訓等各種途徑,在全社會廣泛普及可持續消費理念,引導社會團體和公眾積極參與。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氣象日等宣傳活動,加大資源環境國情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公民節能環保意識,為樹立“可持續消費”理念,餞行生態化生活方式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我國綠色消費政策與管理體制及主要問題

(一)政策現狀。

1.我國已針對11大類產品出臺了綠色消費相關政策。我國主要在11大類產品領域實施推行綠色消費的政策,涉及主要政策70多項,主要領域包括:(1)推廣節能環保型產品,主要包括高效節能產品、高效照明產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低污染排放小汽車、有機肥產品、廢礦物油再生油品、利用廢棄的動植物油生產純生物柴油、滴灌帶和滴灌管產品等;(2)節能省地型住宅,主要包括綠色建筑、綠色農房、綠色建材等;(3)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等;(4)推廣綠色消費場所,主要包括綠色飯店、綠色市場;(5)綠色政府采購,包括優先采購與強制采購;(6)綠色印刷,主要包括中小學教科書綠色印刷與票據票證綠色印刷;(7)資源回收利用,主要包括報廢汽車回收、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再制造產品“以舊換再”、老舊汽車報廢、黃標車提前報廢、汽車以舊換新、家電以舊換新等;(8)居民非基本用水;(9)居民非基本用電;(10)過度包裝,目前實施的主要在月餅包裝、食品化妝品包裝領域;(11)資源性產品與消耗能源污染環境的產品,主要有塑料袋、成品油、實木地板、木質一次性筷子等。從產品數量以及管理手段種類看,節能環保產品在目前的綠色消費產品中占據首位;其次是資源回收利用相關產品或服務。

2.主要以財政補貼等經濟手段進行管理和調控。國際上較為常用的綠色消費政策工具主要為如下五類:(1)戰略及行動方案。(2)監管手段,主要包括環境質量標準、技術/排放標準、限制和禁令。(3)經濟工具。(4)信息化政策工具。(5)自愿協議。自愿協議可以包括獎勵和(或)處罰或制裁。

(二)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1.綠色消費缺乏系統的法律規定,政策缺乏支撐和依據。當前,我國并沒有有關綠色消費的專門法律,與綠色消費相關的法律及法律條文很少,在《環境保護法》、《水法》、《礦產資源法》、《可再生資源法》等重要資源環境法律中也沒有作出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任何規定,導致推行綠色消費的目標及相關概念、范疇、主體等缺乏規范和明確界定,推行可持續消費的各類政策缺乏法律依據,政府、企業和個人在推進可持續消費方面的責任和義務無章可循。

2.綠色消費政策尚未形成體系,政策作用不夠明顯。從可持續消費相關政策回顧可以看出,我國可持續消費政策大多為不同政府部門頒發的管理辦法、通知、指導意見等規范性文件,門類不夠齊全,政策層次效力較低,目前尚未形成由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技術規范以及監督和責任追究制度等構成的完善政策體系。政策相對分散,主線和方向不強,政策范圍偏窄,在一些消費的關鍵領域或關鍵環節仍為空白,政策間缺乏協調與配合,政策作用不夠明顯。在政策領域方面,對綠色服務性消費,如生態旅游、環境服務、綠色設計等缺乏政策性規范、支持和引導。以政府采購制度為例,我國已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但由于對綠色環保產品實施政府采購缺乏法律強制性,政府綠色采購產品門類有限,綠色賓館、綠色飯店及咨詢服務等未進入政府綠采范

圍,并且缺乏監督和責任追究制度。

表2 我國綠色消費主要政策工具

3.節能政策力度較強,環保政策力度偏弱。目前我國綠色消費相關政策中大多針對節能領域,注重資源和能源的節約,但是在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的政策相對較少。在所梳理的政策中,促進節能產品生產和使用的政策較多,并附以較明確的支持性手段,如對空調、冰箱、平板電視、洗衣機、電機等10大類高效節能產品的財政補貼等,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和節能效果。但對于以降低環境污染為目標的環境標志產品政策,缺乏財政等支持,完全靠消費者自身環保意識提高而作出自愿選擇,政策推進效果偏弱。針對商品過度包裝和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等方面問題目前大多只是嘗試通過教育引導解決,未能從政策層面予以強化。

4.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政策調控作用不強、范圍較窄。我國與可持續消費相關的經濟政策整體發展較晚,對消費者行為的激勵和調控作用不強。我國現行綠色消費政策大多以財政補貼為主,市場力量參與程度低,資金效率低。消費稅征收范圍少、力度弱,在調節消費結構方面越發顯得力不從心。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大部分產品并沒有納入,消費稅對消費模式調節作用的仍有較大發揮空間。

5.配套政策不完善,政策執行力弱。在法律、制度實行的過程中,與之相配套的政策是整個政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保證其順利實施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國可持續消費政策的配套政策仍不完善,大大影響了政策實施的效果。這主要體現在直接配套政策和監督政策的欠缺。

(三)導致政策問題的主要原因。

1.可持續消費理念尚未納入各級決策層視野。國家決策層的理念直接影響著政策的走向,科學的政府決策能夠培育良好的社會環境。目前我國雖然已有一系列鼓勵可持續消費的政策的出臺并實施,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可持續管理還處于初級階段。

政府是實施可持續消費的引導者,因此,要想推動我國可持續消費的進程,政府決策層必須樹立可持續消費理念,并將其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中,積極發揮宏觀調控及監督作用,加快立法進程,制定可持續消費發展戰略,進行有針對性的政策引導,給企業和消費者實施可持續消費施加外部壓力、輸入內部動力。

2.我國地區間、城鄉間消費水平不平衡,增加了政策制定難度。我國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消費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城鄉居民消費差距是目前我國居民消費領域最主要或最顯著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由我國目前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決定的,目前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至少要滯后于城鎮居民10~15年。由于受目前消費環境、收入水平、消費觀念的影響,我國城鄉居民在消費結構上存在顯著差異。農村居民偏向于滿足吃、住等基本生存條件的消費,而城鎮居民則偏向于衣著、精神文化等高質量生活的消費。在我們選定的四類居民主要消費品(食品、居住、衣著、用及服務性支出)中,近10年農村居民的食品消費支出(恩格爾系數)和居住消費支出比重普遍高于城鎮居民。就地區而言,地區之間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差距明顯,2008年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水平最高的地區是上海市,達27 343元,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183元)的2.3倍,比同期人均消費水平最低的地區西藏(3504元)高出6.8倍。①王智:《解決消費者“差異”是加快消費升級轉型的關鍵》,載于《中國信息報》,2010年9月20日。我國可持續消費剛剛起步,消費水平的差異和不平衡,給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必須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以及城鄉間不同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實施分類管理和分步驟的政策目標,這需要對政策目標和解決問題的著力點有更清楚的認識和把握。

3.資源環境成本尚未真正計入生產和消費成本,影響政策本質。長期以來,我國沒有建立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資源開發使用的外部成本沒有得到合理補償,環境要素價值過低,環境保護成本沒有納入企業成本予以核算,資源、能源等上游產品價格與工業制成品等下游產品價格相比過低。近年來,我國雖說已出臺一些政策如差別化或懲罰性水價、電價等,旨在反映資源環境的成本,并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總體來說,政策力度不夠大、政策作用面不夠廣,我國資源環境成本并未真正反映在企業原材料使用、生產過程中以及消費環節,綠色產品往往因成本等原因,難以與一般非綠色產品競爭。這類問題如果不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我國環境經濟政策也只能是蜻蜓點水,好看不好用,有些經濟政策,如針對化肥農藥的補貼政策、一些退稅政策等,甚至發揮了相反的作用。

4.消費者綠色意識尚待提高,政策基礎不牢固。消費者的綠色意識是影響消費者可持續消費行為的重要內部因素,也是制定和執行政策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消費者對可持續消費概念的理解較為膚淺,對現有可持續消費相關知識了解較少,造成當前對相關政策的配合不夠,消費行為仍然比較盲目,對綠色產品沒有準確的判斷能力及主動的購買行為。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近日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南京、重慶、青島、長沙、南寧等城市開展了一項有關綠色消費觀念及消費行為的專題調查表示,在被調查的1800多個調查對象中,有70%的被調查者綠色產品的節能環保特征有共識,但只有23.1%的消費者對綠色家電表示關注,38.7%的消費者喜愛綠色食品。①http://app.3see.com/free-report/reportview.php?fid=3866。這些數字是遠低于歐美國家的。消費者如不能正確認識和理解選擇綠色產品對個人健康以及對生態環境的積極作用,政策實施將缺乏必要的基礎和保障。

5.相關研究缺乏,政策支持保障力不夠。我國可持續消費剛剛起步,專家學者對此理念的認識也不深,針對中國具體國情的可持續消費政策研究極少,許多研究只是停留理念等宏觀層面,或對其他國家可持續消費政策的評述上,對政策設計的支撐作用嚴重不足。

四、以生態文明要求為指導,加快推動我國消費綠色轉型的總體思路

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在當前環境問題凸顯、消費快速升級的態勢下,相關決策部門應牢牢把握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戰略機遇,發揮部門宏觀管理職能,加快推動我國消費綠色轉型。

(一)總體目標。

促進我國綠色消費的總體戰略目標就是要以生態文明為指導,通過法律、經濟、技術和宣傳教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在可持續消費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形成企業和社會公眾三位一體的協同力量。環保部門要會同商務、發改、財政等部門在推進綠色消費中發揮宏觀調控、統一協調的作用,要將嚴格的環境管理制度納入消費各領域和各環節,引導和倒逼消費綠色轉型,在全社會形成節約為本,綠色為先,適度消費的良好消費風尚,使污染型消費和過度型消費得到有效控制,綠色產品及服務性(或非實物性)消費所占比例明顯提高,使我國消費實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綠色轉型。

(二)戰略框架。

實施消費綠色轉型應成為一項國家戰略,是中國綠色發展總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明確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手段和執行主體,構成一套相互支持、緊密配合的框架體系(見圖6)。

1.重點領域。基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基本國情,結合推動可持續消費要實施的目標來看,我國推動消費綠色轉型的重點領域選擇應從以下原則出發:一是消費相關環節資源、能源及環境問題突出的領域;二是污染少、資源能源消耗低的領域;三是消費規模較大;四是與政府部門及人民群眾日常生產關系密切。基于以上原則,促進我國綠色消費的重點領域應包括:

——主要生活消費用品(如低能源、低污染汽車、家電、洗滌用品等);

——食(餐飲節儉、綠色);

——出行(綠色公交出行);

——居住(如綠色賓館飯店、節能建筑等);

——服務性消費(如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生態旅游)等。

2.政策工具。中國可持續消費戰略目標將通過一套系統的政策手段和工具來推進,包括法律法規與行政命令手段、基于市場的經濟手段以及以宣傳教育為主的引導和自愿性手段,不同政策手段即可獨立發揮作用,又可相互配合。

(1)法律法規與行政命令。政府政策命令與控制手段命令控制手段實際上就是政府自己作為公共資源的所有者,直接管理資源的使用,將其定義為通過管理生產過程或產品使用、限制特定污染物的排放或在特定時間內和區域限制某些活動等直接影響污染者環境行為方面的制度措施。這類手段包括三種形式,第一類是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如在國家重要法律中納入明確可持續消費理念和推進總體戰略等,同時制定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如制定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環境標志產品技術標準等,這一類具有較高的強制性和約束性;第二類是政府發布的與促進可持續消費相關的文件或通知等,向社會傳達了有關制度目標的重要信號,對相關工作進行部署和安排;第三類是通過制訂規劃或簽署政府間、政府與企業間的協議等推進可持續消費。

圖6 中國可持續消費戰略框架體系

(2)基于市場的經濟手段。經濟政策發揮作用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但會在較長的時期內通過持續影響行為主體的利益得失來激勵或制約其行為選擇。在促進可持續消費領域的市場手段包括:稅收手段、收費手段、差別價格、押金—退款手段。這些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手段通常具有較強的彈性,具有激勵和懲罰雙重功能。

稅收手段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一,對環境、資源和資源產品以及污染征稅;第二,對有利于環境和資源保護行為實行稅收減免;第三,對不同產品實行差別稅收,即對于有益于環境的產品實行低額收稅。綠色消費稅的主要功能不是為政府增加收入,而是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有關成本的準確信息。

收費制度旨在通過對有害于環境和資源的產品和活動征收一定的費用。主要包括:第一,對污染排放征收的排污費;第二,對那些在制造或消費過程中產生污染的產品收費(包括對化石燃料費、產品包裝、消耗臭氧層化學物質等);第三,經濟主體支付有關的管理活動的費用等。

押金—退款制度是事先向生產者和消費者收費的方式(根據其可能造成的損害),一旦證明生產者和消費者已經履行了有關規定,個人或廠商就可以獲得其押金的退款,從而把控制、監測和執行的責任轉嫁到單個生產者和消費者身上。該手段可以用于能被重復利用,再循環或用后必須回收以便分解的產品或物質。這一制度在處理有毒、污染廢物時,鼓勵消費者科學地處理有毒廢物,并尋求較為有益于生態環境的代替品。在回收飲料容器、鉛酸電池、電器零件等方面,這一制度是非常有效的。

(3)引導與自愿手段。通過政府、媒體、社區活動等途徑使個體的價值觀、態度與行為規范發生變化,從而形成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心理特征,協助和引導消費者做出有利于環境的消費選擇。教育和道義勸告的作用在于促進消費者在決策過程框架中觀念優先性的改變,將生態環境價值內化到當事人的偏好結構中。因此,教育和道義勸告等手段是通過對人的深層價值系統發生作用而影響和引導行為轉變。對大多數的可持續消費行為來說,教育所產生的行為效應具有間接性和長期性,因此必須與其他手段綜合起來加以運用才會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三)任務與建議。

1.推動建立國家綠色消費總體戰略,促進綠色消費法律化。制定國家綠色消費發展戰略并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戰略部署。將推動消費綠色轉型重要理念和部署納入“十三五”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由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性文件,明確綠色消費與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系,明確部門管理職能,明確促進可持續消費的政策與監督保障機制。

加快制定并完善綠色消費相關法律和政策。在《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修改中,將可持續消費理念以及政府、企業、個人的可持續消費權利義務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成為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依據。

2.強化政府責任,提高政府在綠色消費方面的推動力和影響力。政府既是可持續消費的推動者,又是可持續消費的實踐者。因此,政府在推動和促進可持續消費中擔負著規范市場和身體力行這雙重使命和責任。

第一,政府要抓緊建立和完善我國可持續消費法律和政策。一是要加快建立有利于可持續消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體系,使我國可持續消費領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對不可持續消費行為的監督及責任追究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可持續消費的監督保障體系,積極推動節能和環境標志產品、綠色食品、綠色賓館飯店、綠色印刷、綠色旅游景點等認證工作,加強市場監督和規范,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保證綠色產品和服務質量和可信度。三是要加快建立有利于在全社會樹立可持續消費理念的宣傳教育體系,在全社會形成節約環保為榮、揮霍浪費可恥的氛圍。

第二,作為可持續消費的實踐者,政府應身體力行,加快完善并推動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在全社會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一是要盡快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在廢物產生量大、污染重以及資源能源消耗大的領域做到“應采盡綠”,對政府定點采購賓館、車輛、印刷等應實行綠色采購;二是建立政府綠色采購情況評估制度,將政府綠采情況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評估范圍,作為考核政府主要負責人的指標;三是加強政府綠色采購情況的信息公開,引入社會及第三方監督機制。

3.完善全民意識培養和宣傳教育體系,將消費綠色轉型作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切入點。將綠色生活理念作為國民教育的基本內容,納入城鎮職業教育、農村教育、婦女教育以及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等各類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培訓體系,引導不同社會群體建立綠色生活價值觀。

環保部等相關部門應與中央精神文明辦共同以“建設生態文明踐行綠色生活”為主題向全民發出綠色生活行動倡議,在全國形成綠色消費、綠色生活文明風尚。

4.將促進消費綠色轉型作為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環境問題的重要著力點,建立和完善推動消費綠色轉型的政策措施。大氣霧霾、土壤、重金屬污染、生活垃圾等都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也與人們日常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密切相關。配合當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下一步的清潔水和農村污染防治計劃,積極推動制訂針對消費領域的政策。

一是加快完善并提高產品綠色標準。如環境標志產品技術標準、綠色賓館飯店認證標準、綠色采購標準、綠色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引導企業為消費市場提供豐富和可靠的綠色產品及服務。

二是強化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根據固廢法等相關法律要求,加快出臺《強制性回收產品和包裝物目錄》。

三是擴大消費稅征收范圍,提高稅率。將目前尚未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的資源性、高能耗、高污染的產品,如電池、含磷洗滌劑、含VOC建材、農藥等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調整高排量車輛等稅率,改革計稅方式,引導消費者自愿購買節能環保產品。

四是進一步完善差別化價格政策,拉大級差,對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的單位和個人實行懲罰性收費,利用市場機制抑制高消費導致的資源環境問題。

五是推進利用金融手段進入綠色消費領域,促進綠色消費信貸,積極開發多層次綠色消費信貸品種,提出綠色消費信貸指導目錄,引導金融機構有序進入。就消費者選擇大宗綠色消費品、小戶型及節能環保型住房等給予折扣或較低的借款利率以及便捷的融資服務等信貸優惠支持。

5.推動建立跨部門綠色消費政策協調機制。環保部發揮在環境監管、環境經濟政策制定、環境宣傳教育以及環境服務、環境標志認證等方面的職責和優勢,在部內明確歸口管理部門,統籌分散在不同部門的管理職能,形成部內推動合力。同時還應推動在國家部委層面建立綠色消費跨部門協調機制,環保部應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

猜你喜歡
綠色
節儉綠色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綠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綠色環保
品牌研究(2021年31期)2022-01-25 06:41:46
綠色環保
品牌研究(2021年36期)2022-01-21 09:29:28
綠色環保
品牌研究(2021年34期)2022-01-18 10:54:04
綠色環保
品牌研究(2021年35期)2022-01-18 08:45:18
綠色環保
品牌研究(2021年20期)2022-01-11 04:07:56
綠色環保
品牌研究(2021年27期)2022-01-04 06:41:14
綠色環保
品牌研究(2021年17期)2021-12-09 05:06:54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海峽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导航|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 婷婷五月在线|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微拍精品|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韩日免费小视频| 久久黄色视频影|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欧美国产在线看|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影院|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天堂成人在线|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欧美笫一页| 999精品免费视频|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青青操国产视频|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91av在线|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网站|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天天操精品| 精品91在线|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91美女视频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亚洲成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www亚洲精品|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久久91精品牛牛|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a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国产夜色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美女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19p|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