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英
摘 要: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面,創造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近文本,享受閱讀。讓學生養成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的良好學習習慣。從閱讀中感知生活、認識世界、陶冶情操,通過閱讀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愉悅自己,使學生在潛移默化,循序漸進中從“閱讀”走向“悅讀”。
關鍵詞:激發興趣;合作交流;讀寫結合;多元評價
一、激發興趣,海量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小學生的讀書興趣來自哪里?可以推薦他們看一些圖文并茂的兒歌、童話故事、漫畫書等,學完拼音后給他們介紹帶有拼音的圖書,要求邊看邊讀拼音和漢字。學完課文后,還可以向學生介紹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讀物,指導學生閱讀。如學了《月亮姐姐的新朋友》后,可以引導學生讀《十萬個為什么》中相關的文章。經過引導,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
在大量的閱讀中,要求學生摘抄優美的詞句,在學習、交談、寫話中運用,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可以增加詞句的積累。在閱讀教學中,當我們的學生認真地讀完一本書后,讓他們學會寫讀書札記。一段時間后,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一本一本的書籍被自己攻讀完后,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產生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在一定的程度上會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慢慢地會從被動地閱讀向主動地閱讀轉變。
二、豐富內容,拓寬視野
閱讀教學的內容要向學生開放,以此去拓寬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天地,這是閱讀教學的本真。既要引導和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同時通過閱讀素材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要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提高閱讀質量,就要拓寬閱讀教學的內容,使學生的閱讀不僅僅局限于教科書和課堂內,要從課內走向課外。古典名著、詩詞散文都是絕好的閱讀對象。讓學生在不同的題材和體裁、不同的時代和時空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與整合中開闊視野,實現閱讀教學的“知識與能力”“態度與情感”“過程與方法”三維目標的并行。
三、合作交流,關注自讀
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交流,是閱讀教學中很關鍵的一種教學策略。閱讀中的合作討論交流,可使每個學生平等地參與,并有充分發言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學生們各抒己見,通過討論、交流、補充、反思、糾正自己的見解和判斷。現代教育主張通過學生發言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能力,進而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使其成為一個具有主體人格的人,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閱讀教學中積極采用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能夠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激勵學生的積極進取意識、創新意識。這一方式應自然融入閱讀的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圍繞閱讀內容,創設便于學生合作討論交流的語境和情境,引導學生在這一活動中進行發散性、創造性思維。對他們自己的想法、觀點反復進行論證、辨析,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個體的成果分享給大家,不僅可以加深理解,提升閱讀能力,也可為教師提供評價的依據。
四、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我們知道,讀書,一方面是為了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就是為了積累寫作素材,通過日常的閱讀練習,積累好詞好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教學目的。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既要注重閱讀教學,又要加強寫作教學,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改變學生不愛讀書的不良習慣,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寫作。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認為,閱讀必須與寫作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在全校范圍內,鼓勵各班習作水平比較優秀的學生積極參加“文學社”活動,通過這個平臺,在全校范圍內展開各種讀書活動。如以“興趣領航、策略護航、能力遠航”為主題的 “書香校園”活動,以“書香溢滿校園,經典伴成長”為主題的“經典頌讀”活動、以“讀經典童話講精彩故事”為主題的低年級學生“講故事比賽”活動,與部分家長合作的“親子共讀”活動,以城市務工子女為受益對象的“師生共讀”活動等。
五、多元評價,改進不足
在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會得以最好的體現。在閱讀教學中要發揮同伴互助的積極作用,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學生的閱讀可以讓小組內的成員評價,因為小組間的成員比較熟悉同伴的閱讀狀況。小組評價時教師應該制定一定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參考。除同學之間的小組評價以外,我們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讓每個學生對自己在個性化閱讀中的一系列活動進行自評。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具有主導作用,也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分子。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及時有效地評價,要結合平時的觀察評價和考試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也讓學生感到自己學習的不足,明確今后奮斗的方向。語文教師要做好學生閱讀成長記錄袋的收集整理和評價工作,將學生的閱讀情況,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記錄在案,使閱讀的過程性評價落到實處。學生因為成長環境和遺傳基因的不同,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的性格,種種的不同導致學生對一個問題的見解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們教師應因材施評,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給予中肯地評價。
總之,我們必須用真誠去誘導每一顆求知的心靈,努力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使他們真正樂于閱讀。讓閱讀真正改變孩子的生存狀態,讓閱讀滲入精神,成為學生的自主需求、本能需求、終身需求。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還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讓有效的閱讀教學真正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葉瀾.新編教育學教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3]秦訓剛,晏渝生.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大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