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
摘 要:新課改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課堂上的直觀體現就是提問教學的運用。恰當的提問方式和內容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師的引導和
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學困惑之處,進而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的問題,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然而,以往單一提問方式的實施,并沒有從學生主體出發,僅僅是教師個人對知識點的解析,容易造成教學內容的僵化。筆者在語文課堂中不斷加強提問方式和內容的改進,著重提升學生主體參與的意識。
一、多樣提問方式,建設高效課堂
(1)設定反問,引發討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疑問是最簡單而常用的一種提問方式,借用小說的教學方式來說,如小說描寫了什么事件,背景是什么,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或態度。這些問題的提出能夠很容易引領學生逐步進行教學內容的學習。而基于此基礎上的反問形式,則是引導學生課堂討論的重要手段。如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來反映自己的思想情感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等。學生們借助個人或合作的方式進行這些問題的討論,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投入和思考的主動性。學生在此類提問下對文章進行思考討論,集眾人的智慧來找出答案,這對營造課堂積極學習氛圍,加強學生思想碰撞是很有益的。結合疑問和反問,促進課堂討論,營造開放氛圍。
(2)曲折發問,加強理解。語文課堂中的問題并不都具有趣味性,對某些思路復雜讓學生無從下手的問題來說,要通過其他角度來提出疑問,讓學生輕易地理解記憶,促進學生從其他角度輕松地回答原本的問題。曲折發問常用的一種形式就是創設相似且簡單的情境,切中問題的要點,讓學生直擊問題本質進行思考。例如,賞析魯迅先生的《藥》,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可以通過學過的相同時期的作品來對這篇文章進行解答,制造相似的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在這種曲折發問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淺層次來映射深層次的問題,最終達到加強理解的目的。要利用好此種提問方式,教師們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并將其聯系到以往學過的內容上,以舊知識解決新內容。
(3)對比提問,尋求差異。語文課堂中,教師們常常會讓學生辨別某些內容的相似點或不同點,而這時運用的就是對比提問方式。運用比較的提問方式,很容易引導學生們進行明確內容的賞析,觀察兩者或多者之間具有顯著對比或相似性的內容。例如,教學《季氏將伐顓臾》和《寡人之于國》時,可以利用對比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兩篇文章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可知兩文章都是經世濟民的文章,在表達思想感情上有共同之處,但是兩者述說的角度不同。通過對比提問,學生們能夠將自己的所學聯系起來,尋求所問內容之間的差異,激勵學生進行探索,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鑒賞辨別能力,充分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
(4)注重層次,深入探究。由于學生個性和認知差異的存在,在提問中要有一定的層次,逐步幫助全體學生由易到難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包括漸進式和選擇式提問。漸進式是教學課堂的主體提問方式,利用問題難度的逐級遞增,引導學生由淺到深、由表及里地剖析文章的思想本質。而選擇式的提問在某些具有不確定性的多個體問題的教學中存在優勢,它能夠著重提升學生思維的判斷力,進而得出屬于自己的觀點。教師們在設計問題時,就要注意到內容的層次感,充分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深入探究文章內容,挖掘教學內容深層次的內容,進而得到知識上的豐富以及提升思維的深刻性,給學生容易接受的學習體驗。
二、遵循提問原則,尊重個性發展
(1)精心設計,貼合教材學習。提問是為了教學內容的順利進行、營造積極思考的課堂而進行的教學輔助手段,因而提問的設計一定要緊跟教學內容的開展,幫助學生以輕松的方式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加深語文內容的學習。提問內容的設計,要突出一個詞“有效”,要借助問題進行教學內容的探討,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問題的設計也要有目的性。例如,某些提問可以引發學生的討論,促進相互之間的合作,還有某些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更深的求知欲,便于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學方案中的提問要有目的性,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重點,圍繞重難點精心設問,克服隨心所欲、盲目提問的現象,建設高效的語文課堂。
(2)啟發誘導,引導主動思考。提問的一個性質就是啟發性,這是促進學生思考的源動力。筆者一直認為提問可以幫助學生投入到教學思考中,是打開學生思維的鑰匙,因而問題設計要注意啟發的廣度和深度,這就要確保我們的選擇能夠選準教學角度,化難為易,活躍學生思維的同時降低理解的障礙。趣味性就是誘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的另一特點,趣味性的提問內容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主動發散自己的思維進行解答。學生的主動思考有利用解決問題的高效化,富于技巧性和趣味性的提問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并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綜合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3)全面關注,促進共同進步。語文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全體的發展,因而提問也要有選擇性。如成績較差、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通過簡單問題的提問來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避免出現問題太難打消學生積極性的情況。有對象選擇性的提問,可以保證大多數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探討中。另外,開放性的提問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如小組合作尋找答案可以鍛煉學生間的合作能力,課外問題的設計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們教師要借用提問的方式,將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思維的深化融合于其中,促進學生更全面地進步。
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不但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更要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教師要把課堂有效的設疑提問鍛煉成為自己教學的必備能力之一,不斷地發展和改進提問的方式,進而能夠嫻熟地掌握課堂的教學方向和進度,充分體現自己的引導作用。同時,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要讓教師們充分了解自己的需要,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的設計,達到“需有所教,教有所用”的教學目的。
(江蘇省亭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