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文倩
從幼兒的生活著手,對幼兒進行廢舊材料再利用的環保教育能夠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在區域游戲中,廢舊材料得到大量的運用。面對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教師應關注如何指導幼兒活動,如何有效利用廢舊材料發展幼兒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體現了廢舊材料在幼兒游戲中的重要性,但要真正實現“變廢為寶”,光投放材料還不夠。如何順應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來投放廢舊材料、采取何種方法來指導幼兒進行有價值的活動,應該著重考慮。
一、創設開放式游戲環境,滿足幼兒與材料互動條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在屬于他們的環境中才是積極主動的,所以,我們要創設合適的游戲環境,為幼兒有效地參與活動提供條件。
傳統區域活動中各區域材料都是分類相對固定的擺放,這無形中讓幼兒認為本區域的材料只能在本區域玩。在我們的活動區中,創設開放的游戲環境,將區域與區域之間聯系起來,讓幼兒在游戲中相互交往,相互合作。例如,我們把平時的美工區命名為“環保加工廠”,讓幼兒以工人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他們用廢舊的廣告紙剪出了別具一格的窗花,用紙盒添上報紙撕的五官做成紙盒娃娃,用“開心果”殼做成了項鏈,用貝殼、花生殼等粘貼成海底世界圖……一件件廢舊材料在幼兒手中都變成了美麗的藝術品。這些環保藝術品,孩子們都可以賣到“超市”,賺到的“錢”又可以到其他區域中消費,因為“勞有所獲”,孩子們對環保制作活動更感興趣。
二、以幼兒為主投放材料,滿足幼兒發展需要
(1)提供多層次的活動材料,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和自信。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具有自己的智能特點。這就使得每個孩子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能力。根據每個孩子能力的不同,應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廢舊材料。例如,在大班的“從頭到腳”主題中,活動“牙齒切碎機”的延伸活動是“制作大嘴怪”,要求幼兒在區域中利用廢舊飲料瓶來創作大嘴怪。那我們給幼兒投放了三種不同層次的材料。層次一,制作大嘴怪的空塑料瓶、制作牙齒的白色卡紙以及裝飾用的各色即時貼。層次二,剪好大嘴巴的空塑料瓶子、制作牙齒的白色卡紙以及各色即時貼。層次三,剪好大嘴巴的空塑料瓶子、剪好牙齒形狀的白色卡紙以及各色即時貼。這樣的材料投放,適應了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也有利于幼兒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上鼓勵幼兒自主學習,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和自信。
(2)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豐富的材料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材料越豐富越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我們在活動區中增設了各種材料箱,擺放著幼兒收集的各種廢舊材料,既擴大了幼兒選擇材料的范圍,也便于幼兒自主選擇、自由取放活動所需的材料。許多廢舊材料稍作加工就變成幼兒喜歡的玩具,如廢舊的飲料瓶畫上眼睛、嘴巴、鼻子,貼上頭發、裙子就變成了娃娃。用完的紙箱剪去上下兩面,稍作加工就可以變成一個紙板滾筒……豐富多樣的廢舊材料激發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廢舊材料制作的玩具大多都是一物多玩的,幼兒越來越喜歡每天的區域活動了。
三、合適的指導方法,引導幼兒自主探索
在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時,教師要同時扮演好觀察者和指導者。在幼兒的探索過程中,要為幼兒留出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由探索,并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寄予有效地、適度地指導。
(1)觀察、發現,適時適度地介入。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我們唯有通過觀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調環境,以采取應有的態度來配合幼兒的成長需要。在游戲中,作為教師在指導幼兒時要把握好度,不但要讓幼兒把游戲進行下去,而且要拓展他們的創意。例如,有些幼兒在活動中經常被豐富的廢舊材料分散注意力,面對色彩豐富,形狀各異的材料,他們一會拿這個玩玩,一會拿那個玩玩。此時,教師作為游戲的觀察者、引導者就要適時地介入,幫助幼兒把握游戲方向。
(2)點撥、啟發,鼓勵幼兒自主探索。當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要給予啟發、點撥,給幼兒留出充分的探索時間和空間,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總結。例如,活動中,幼兒用紙盒創作出各種造型的小動物,有長頸鹿、大獅子、小老鼠等。在制作長頸鹿的過程中,軒軒提議:“我覺得用牙膏盒做長頸鹿的脖子應該很像的!”欣欣表示贊同:“對,牙膏盒很長有點像長頸鹿的脖子。”“那用什么盒子做長頸鹿的腿呢?長頸鹿的腿也很長的。”萌萌皺起眉頭,軒軒說:“老師,我覺得還是用同樣長的牙膏盒子比較好,其他的盒子不夠長。”我笑著說:“好啊,你們自己去試一試,你們的想法非常好。”對于幼兒的這些想法,我總是積極認可,鼓勵他們去探索、去嘗試。
四、總結反思
開放性的游戲環境,加強了區域間的聯系,使得區域間的材料相互利用起來,為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提供了條件。提供多層次的、豐富多樣的材料順應了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合適的指導方法讓幼兒不斷去嘗試、探索。因此,在區域游戲中,以廢舊材料為媒介,將創設環境、投放材料、指導幼兒三個方面結合起來,才能使幼兒在活動中不斷地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在區域活動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廢舊材料分類放好,在活動中便于幼兒選擇、取放。同時,要不斷補充更新廢舊材料,滿足幼兒活動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引發幼兒持續的探索。在活動中,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直接影響著活動的效果。教師如果能在幼兒需要幫助的時候寄予適當的幫助和啟發,對幼兒的活動寄予適當的肯定與鼓勵,幼兒的興趣就越濃厚,創意就更多。
總之,在區域游戲中使用廢舊材料,讓每個區域都成為幼兒的樂園,他們在盡情地玩耍中獲得了經驗。更重要的是,幼兒初步感受到資源回收和再利用的價值,增強環保意識。
(江蘇省昆山市蓬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