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要】資金是企業從事各項經濟活動的基本要素,是企業發展的必備要素。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是以資金為紐帶,從起點到終點,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加強電網企業資金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在企業電網建設、生產運營、客戶服務等各業務環節的使用效益,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關鍵詞】資金 協同 效益
一、資金管理的基本概念
資金管理是對資金來源和資金使用進行計劃、控制、監督、考核等各項工作的總稱,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資金流綜合地反映了企業運營質量和經濟效益。
資金管理的基本目標:通過加強資金管理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潤率,保證資金安全,實現資金安全性、流動性與效益性的最優平衡。
在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復雜多變,通過提升企業資金管理水平,合理控制營運風險,提升企業整體資金的利用效率,從而不斷加快企業自身的發展。
二、電網企業資金管理和業務管理協同的必要性
(一)外部環境
當前國內外經濟正經歷深刻的調整和轉型,市場有效需求不足,電量增長乏力,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漲,電網企業盈利空間受上下游不斷擠壓,電網建設規模巨大的投資,帶來高昂的運營成本,經營壓力增大。
(二)內部環境
電網企業屬于典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龐大的電網投資需要電量的快速增長稀釋單位成本,在外部增效空間受限的情況下,內部挖潛向管理要效益成為與向市場要效益同等重要的課題。
三、電網企業資金管理與業務管理的橫向協同提升
根據電網企業經營現狀和發展定位,尋求資金管理與業務管理橫向協同最佳路徑。將資金管理貫穿安全生產、電網規劃與建設、客戶服務、物資采購等生產經營管理過程,對資金實施從靜態存量到動態流量的全過程管理,協同業務管好資金風險,創造價值。
(一)協同目標
落實企業發展戰略和財務戰略,聚焦于保障資金安全,強化業務協同效應,建立與客戶服務、安全生產、電網規劃與建設、物資管理等業務有效協同的資金服務體系,引導業務模式轉型,通過財務一體化信息系統與業務系統的銜接,推動資金和業務緊密協作,實現資金業務精益化管控,全面提高資金整體運作效率和效益。
(二)協同路徑
按照生產經營業務貫通思路,將資金管理滲透到各項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制定與業務協同的資金收支管理、風險管理、投資管理與融資管理的方案、配套推進業務流程再造,實現規劃、建設、生產、營銷、物資等內部業務資金管理的密切銜接與高度協同。
1.通過資金計劃承接全面預算管理落地,提高預算執行剛性,同時通過資金使用效益提高資源配置水平;
2.為客戶全方位服務管理、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人力資源管理等業務領域提供公司戰略落地的資金支持服務;
3.強化業務協同,從落實全面風險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角度出發,引導業務模式配套銜接,實現資金運動與業務活動的最優配置。
(三)協同措施
針對企業資金運動的完整循環,從靜態的資金存量,到經營流入、資金籌措、使用分配、投放運作的動態資金流量,實施“預測規劃-日常運營-監督控制-績效評價”的閉環管控。建立與客戶服務、安全生產、電網規劃與建設、物資管理等業務有效協同的資金服務體系,為業務模式轉型提供支撐,協同業務管好資金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1.強化基礎管理,完善資金一體化管理模式。(1)明確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在資金管理工作中的界面。資金安全是資金管理的首要考量,資金管理實行統一集中與分口管理相結合,業務部門對資金業務事項的真實與合法合規性負責,財務部門對資金收付財務要素的合法合規性負責并實施財務監督,審計部門負責檢查資金管理業務并對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提出管理建議。
(2)配合業務部門規范資金業務涉及的內控流程。加強資金運營的全過程管理,將內控機制植入業務流程,明確各項資金結算業務需要提供的支撐材料,對資金業務實行全過程風險管控。
2.建立資金安全責任網絡。建立資金崗位責任體系,將職責細化到崗位,形成責任傳遞機制。明確并落實各部門的資金安全責任,建立違規事項越級上報機制,確保制定的剛性不被行政權力破壞。
資金安全管理實行下級對上級逐級負責制,在內部考核上,實行上級對下級的資金安全責任追究和考核制度,所有單位為其下屬單位承擔資金安全連帶責任。
3.建立“預測規劃-日常運營-監督控制-績效評價”的閉環管控體系。
(1)建立“業務-預算-資金”聯動的計劃管控體系。第一,銜接年度預算和業務計劃開展資金預測。根據年度預算,結合業務開展情況,預測資金收支并逐步細化,提高業務預測準確率。第二,引導業務收支時間。根據公司現金流量規律,從以收定支、成本最優的角度出發,找到并控制好核心指標,引導業務活動的收支方式及時間,努力實現資金“移峰填谷”。
(2)建立支撐業務戰略落地的收支運營體系。第一,積極配合電費回收,優化電費核對模式。拓展網上支付、第三方代收等多元回收渠道,提高電費回收率。以地市供電局為單位,建立電費核算中心,撤銷下屬單位縣區局及子公司電費收入銀行賬戶,加快資金回籠。實現全市核算和對賬業務的統一集中管理,通過信息系統實現財務、營銷、銀行三方電費數據的按日自動核對。第二,配合業務職能戰略,推進資金集中支付。根據業務集中管理需求,建立“省、市兩級資金集中支付中心”,密切資金支付與企業戰略規劃、預算協同,控制資金結算風險。第三,建立集中支付排序規則。根據資金支付性質和金額,結合現金流量確定支付頻率和時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3)建立延伸業務源頭的監控體系。第一,建立內部監督“三道關卡”。通過業務部門自我監控、財務部門監控、監察審計部門監控,設置資金風險“三道關卡”,實現資金風險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控。第二,協同業務建立客戶與供應商信用評價機制。抓住關鍵財務指標分析財務狀況,為信用評級提供參考,防范電費回收風險,爭取最佳結算條件。
(4)建立引導業務提升經營績效的評價體系。第一,建立內部資金成本計量機制,強調“資金使用要帶來效益”。配合全面預算管理,以成本效益原則為指導,推行內部資金成本定價機制,強調資金使用要帶來效益。第二,配合計劃部、戰略部、基建部開展電網建設投資、股權投資項目的經濟評價工作。借助長期現金流規劃及預測結果,以價值最大化為原則,開展投資前經濟性分析,引導投資方向、規模和結構。同時參與到投資過程及投資后評價工作,全過程關注資金使用效益。
4.搭建集成協同的企業級信息管理系統。依托企業級信息管理系統,協同資金管理與業務管理,實現財務與業務的融合,實現資金管理、監控信息化,動態監控各業務環節資金運轉情況,并對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