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彬
摘 要 社會的發展是與計算機技術形影不離的,計算機軟件開發的規模在不斷的擴大,開發的速度也在快速的增長。軟件工程它是一個新型的工程分支,現階段已經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規模,在軟件工程的研究方式上也在不斷的突破創新,開發者們正在努力的研究各種各樣的開發方式以及管理方式,并融入實際的運用。
關鍵詞 計算機 軟件工程開發 軟件工程管理方式
中圖分類號:TP311.5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傳統的軟件開發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于現在人們對軟件的需求,長期以來,軟件的開發都是在很混亂的狀態之下。這種軟件開發的模式對于那種小型的軟件系統開發有很好的成果,不過社會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加強,軟件的功能要求越來越多,系統開始變化的很復雜,整體的系統之中再融入新的功能是比較困難的,出現故障的幾率也是越來越大,可排除的幾率也開始變化的很小。但是,在開發者的不斷努力之下,漸漸的有了一整套的較為正規的方式。就是在軟件的開發過程中嚴格的遵循開發的規定,利用此種方式來開發軟件的系統,不僅僅能夠有很好的成果,并且可預見性高,開發的速率非常的好。將傳統的軟件開發形式顛覆,在很長的時間里,它們被叫為輕量型的方式?,F在,在科技的飛速發展之下,就出現了敏捷性的軟件開發形式。
1軟件工程開發新方式的思維路徑
1.1軟件開發新方式的特點
較為傳統的編程方式——邊編程邊改,一直都在試著對某個項目,在特定的周期之內能夠完成較為詳細的時間計劃,再依據制定的時間計劃開始軟件的開發。此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夠將好的表象實行優化,而不能依據項目的需要和開發的環境改變,進行自動化的變化,沒有較強的適應性。但是,敏捷性軟件的開發方式是和傳統的軟件開發方式相反的,它將軟件的開發帶入較為輕松的時代。在敏捷性軟件開發的方式中它是全面的面向人的,而不是全部的面向過程,在面向過程時它是注重過程,而全部的過程是不會因為人而出現變化,也不會因為時間的問題而改變。敏捷性軟件開發主要注重開發人員的水平,過程只占其很小的部分。在很多的開發者研究之后,有了迭代式的軟件開發的方式。它就是在軟件的開發時期不斷的有最終軟件的系統版本,這所有的版本在逐漸的呈現系統需求的功能,后期的功能是要依據前面的系統版本要求為準的,在開發的后期實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并要求做全方位的測試,不能出現影響系統的問題。
1.2軟件開發新方式的理念
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也是敏捷性軟件開發的主要理念。它的關鍵就是讓開發人員接受軟件開發的整個過程。通常過程以及技術人員是分開的,全部的過程都是在于管理人員的,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抵制了過程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決策進程的管理者不會技術以及在很長的時間都沒有做軟件的開發。所以,要調動技術員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自愿的融入到開發的進程中。
2軟件工程開發新方式
敏捷性軟件開發有諸多的方式,它們之間有很多的共同特點,但也是各具特色的。
2.1極限編程——XP
極限編程是敏捷型方式中最出色的方式,它在實行的時候有四條必須要遵循的規則,交流、反饋、簡潔以及勇氣,XP方式它有很多的實驗基本的規則,它很重視測試,并且要不斷的積累測試的代碼,在項目整體完成時,就將這些個代碼進行整合并融合進系統之中,XP方式是紀律性能以及適應性能的有效統一。
2.2水晶系列方式
水晶系列的方式它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軟件開發者的不斷努力之下,它可以用較少的約束但同時還可以保障方式成功的實行,在某種程度上,在容易運用以及高效率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在開發者的不斷努力創新之下,水晶系列在不斷的完善,并且被很多的編程人員運用。
2.3適應性開發方式
適應性軟件開發,即ASD。它的核心就是猜測、協作以及學習。這種軟件的開發階段都是非線性的以及重迭性的。要能夠應付諸多的不可預知的事情,思考以及提出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迎合以及適應所處的環境。它注重技術人員不停的去學習、探索,在不斷的學習中實驗工程中的假設。這樣學習就會接連不斷的,要認識到計劃以及設計都是要依據開發的變化而出現變化。
2.4樹型開發方式
結構設計的最新的進展就是樹型軟件開發方式,它很好的將軟件的體系結構以及程序結構的設計有效的結合。此種方式就是將系統分解為五個操作的層次,系統、事件、任務、作業、操作這五個層次有效的進行。將任務以及作業以樹的對應關系進行對應,它將是未來的軟件發展的趨向。
3結語
軟件工程的開發是與時俱進的,它的發展非常迅速,在人們不斷的更新軟件功能的需求,也不斷的提升,所以,軟件開發的方式是要全方位的發展,而且不斷的創新完善。計算機人員要依據不同的需求來尋求合理的方式,記住諸多的準則,穩穩地走下去,把這些新型的方式進一步發熱推進發展,在不久的將來被廣泛的運用。
(作者學號:1330490)
參考文獻
[1] 王芳.軟件工程的歷史和發展趨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2).
[2] 劉春穎.軟件工程的歷史和新發展[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3(5).
[3] 李志.試析軟件工程的歷史及其發展[J].科園月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