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輝 朱會虎 劉桐
摘 要 在分析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教學改革中課程體系整合、實踐教學環節以及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建議,為新時期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借鑒,對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通信工程 課程體系 計算機輔助實驗 交互式網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21 世紀進入信息時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信息產業已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通信工程作為理工科院校的一個重要專業,旨在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國防工業及國民經濟各部門中從事設計開發、制造運營等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 對通信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教學方法等主要教學環節進行改革,構建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特色性的專業,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1教學現狀分析
(1)專業特色不明顯;截至 2008 年 6 月,我國開設通信工程專業(本科) 的院校已達 302 所,全國年招生人數 4 萬人左右,在教學內容、教材選用上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片面地追求大而全的通信工程,沒有考慮到學校的辦學特色,沒能將通信工程專業與學校的優勢學科結合,沒有將專業“特色化、本土化”。我校通信工程專業自開設以來,為了適應 IT 行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也在不斷地調整教學計劃、內容和形式。
(2)教學內容設置和課程體系結構存在問題;一個課程體系的形成,不是各門相關課程的簡單組合,而是更高層次的相互融合。目前,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結構不合理、課程教學內容重復或知識點遺漏現象。另外,通信工程屬于新興領域,其課程系列中涉及的一些課程屬于開課程,課程自身的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確定課程體系結構和教學內容時,可參考借鑒的東西不多,使得在課程體系結構和教學內容設置上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3)實驗教學資源不足,實驗手段單一;大多數實驗均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采用實驗箱和其他測試儀器完成,實驗內容受限,缺乏靈活性。通信工程專業有相當多課程的實驗環節所需要的實驗設備比較昂貴,由于資金限制,實驗儀器設備的配置不到位,實驗開出率達不到 100%。許多課程如“電磁場”、“電信傳輸原理”、“高頻電子線路”等無法開設實驗,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4)教學手段單一,資源利用不充分;教師大多單向灌輸,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和幻燈、掛圖、黑板等傳統的教學手段授課。雖然各門課程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但仍然不能滿足該課程體系的需求。
2通信工程專業教學改革
按照素質教育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結合學科特點,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改革教學內容,促進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的整體優化,體現基礎性、前沿性和時代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強化計算機輔助實驗的作用;改革教學手段,開辟網絡教學第二課堂。
2.1建立有鮮明特色的課程體系
(1)明確專業培養方向,根據我校的學科特色和通信專業的實際情況,我們將通信工程專業分為兩個專業方向:多媒體通信和數字媒體技術方向。
(2)制定教學大綱、授課計劃,細分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分工對課程體系進行大幅度的優化與整合,壓縮課程門數和部分課程教學課時,整合課程內容。
(3)加大任選課的開設力度。我們在師資力量允許的情況下,不斷增設任選課,先后開設了“電子工藝”、“網絡與信息安全”、“自動控制概論”、“嵌入式系統”、“基于 CPLD/FPGA 的數字通信系統”、“通信新技術”等課程,今后還將繼續努力,開設更多的選修課供學生選擇。
(4)增設專題講座。專題講座,其特點是針對性強,涉及的知識面廣,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信息量大,有利于及時傳授新知識,培養學生對各種學科信息的綜合處理與創新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2.2實踐教學改革
通信工程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為了培養合格的學生,除了要講授最新的理論知識外,還要通過大量的專業實驗讓學生理解、驗證理論知識,了解其應用。因此,如何克服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加強實踐教學建設,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2.3改革教學手段
通信工程系列課程的特點,決定了該課程必須結合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施教學。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已經開發和使用了一系列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例如電子教案、幻燈片演示等,使課程中大量的圖像、案例等,通過生動形象的演示,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加深學生對通信系統及通信設備的認識,但這些還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開辟網絡第二課堂,可以緩解通信技術知識廣泛與學時數有限的矛盾。搭建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建立師生之間教與學交流的學習網站,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大教學信息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包括信息模塊、教師模塊、學生模塊、師生交互模塊以及家長信箱模塊等。家長信箱是教師和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橋梁。網絡課程教學模式具有交互性、開放性、自主性、協作性等特點,學生可以通過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更好地完成課程的學習和相關課題的深入研究,完成網上作業并遠程提交等一系列教學服務。通過留言板討論系統、聊天室實現師生交互、生生交互和人機交互,加強學生、教師、家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