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
摘 要 從看圖寫話訓練起步的低年級作文教學,包括興趣、觀察力、想象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寫作積極性培養六個方面構成的“樂寫話‘六部曲”愉快作文教學法。
關鍵詞 小學低年級 作文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也是長期以來讓老師最感頭疼的事。小學低段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應從看圖寫話訓練起步。如何指導學生寫好看圖寫話呢?這幾年來,結合教學實踐,主要從以下六方面入手: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布魯納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只有當學生喜歡學、要求學,有迫切的學習愿望時,才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對看圖寫話的興趣,使他們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為寫話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2)看圖培養觀察力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礎。就是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敏銳的觀察力是創造思維的起步器,而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羅整個宇宙。”
在觀察前,必須提出明確的目的、要求,并指導學生用適當的方法、順序將圖意弄明白,再引導想象,誘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但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們看到一幅圖往往茫然而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下手。這就需要老師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學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3)培養想象力
看圖作文,經過“看”的過程,進入分析圖畫。畫意就是思維的定向,畫意把握準了,思路才不會偏離,但對畫意的分析又可以是多維的。從人物的神情,服裝等角度分析人物的性格、愛好等,從事件發生的地點,時間分析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這些都是看圖作文必不可少的。由于低年級學生語文能力有限,教師在這方面引導時應注意具體性要求的把握。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往往比較單調,需要通過老師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
引導學生把畫面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把不會說話的想象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個動作。因為低年級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盡量讓學生創新思維,進行大膽想象,想別人還沒有想到的,說別人還沒有說過的。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想象還需要選擇角度,即“選點立意”,選擇一個中心或重點來行文;選點就是審題看畫后,接著根據畫的寓意,確定思考的著眼點。選點要準確,不能離開畫意,但同時運用獨特的思維方法,選取一個巧妙的角度或用巧妙的文字表現方式為作文增添亮色。比如在圖例中,要引導學生理解“知錯就改是好孩子”這一中心意思,同時對隨地扔果皮紙屑這種不文明行為應該排斥。這對于小學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是尤為重要的一點,可以體現教師自身的創新性,又可以體現教師教學的創新性。
(4)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是語言實踐的重要工具,是書面表達,即寫作的有力基礎,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三點:
第一,要讓學生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礎上,然后組織語言說出來,要求說得清楚、有序,表達完整,聲音響亮,并使用普通話。
第二,鼓勵學生求異,并準確、生動用詞,啟發學生大膽思維、合理想象、積極發言。
第三,訓練要有層次的進行。動員全班學生參與訓練,敢說敢講。先讓口語表達較強的學生先說,再大面積展開。
(5)培養書面表達能力
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也會有所提升。老師可以要求學生不僅要寫完整,更要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
(6)培養寫作積極性
要想讓在寫作上剛剛起步的孩子們越寫越有勁,越來越自信,就得讓他們的進步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承認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悅。學校可以開展“寫話之星”評比活動。班上把較好的看圖寫話作品隨時上墻展覽,學期結束,把他們的哪怕是幾句或一段話或幾篇文章收集成冊,并進行打印。再拿回去給爸爸、媽媽和朋友們看。這樣孩子們心中便點了一把火,一把學生心中燃燒的寫話希望之火。
通過對“樂寫話六部曲”的不斷實踐、探究,學生在看圖寫話方面一天天進步,師生之間都體會到寫作的無窮快樂!在引導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材圖片美育和德育功能的挖掘。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教師在引導中要求學生寫實感,而且要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總之,在低年級學生的看圖作文教學中,“聽說看寫”不容忽視,觀察分析能力培養尤為重要,當然,看圖作文自身的獨特性,也構成了其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特殊指導模式。教師應跳出原來的教學引導方式,在新課程的理念下結合低年級看圖作文的特征和學生的心理認知特征,活化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