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孩子的零診和一診的成績已經出來,成績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孩子讀書還是比較刻苦的,作為家長當然希望孩子能夠讀到一所比較理想的大學,并從就業出發希望孩子能夠選擇師范、金融、醫科、語言一類適合女孩子的專業,但是孩子不是很認可,交流起來也不是很順利。孩子從初中就是住校生,周末回來,其實作為家長對孩子的了解并不多,現在感覺孩子非常焦慮。她說還有幾十天就考試了,壓力很大,睡眠不好,老覺得頭暈,上課會覺得心發慌,對每次測驗都感到害怕,不知道該怎么辦?
A 家長你好!面對孩子兩次的考試成績,你們一家都陷入了考試焦慮的狀態。考試焦慮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挫傷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此時的孩子面對家長的關注會非常敏感,感受到分數高低對未來的影響很大,會過于看重考試結果,認為考試成績不好,就是自己無能,會被老師、同學看不起,父母會對自己失望,錯誤地夸大考試與個人成敗、前途的關系,因而造成自己情緒過分緊張。或許現在針對孩子模擬考試成績來探討選擇什么專業,對孩子是有負擔的話題,孩子考試時會背負更大的心理壓力,擔心考試結果不理想影響自己的前途。家長的選擇態度無形中會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影響孩子的情緒。作為考生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考試前出現緊張是很正常的,適度的緊張可調動人的積極性,激起比平常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智慧,所以對待考前出現的輕度的緊張心理不必過分擔心。家長要調整好心態,幫助孩子轉變對考試的非理性想法,積極與孩子溝通交流,陪伴孩子參加適度的體育鍛煉和進行有效的情緒宣泄,多給孩子正面的支持與鼓勵。祝孩子考試順利!
咨詢師鄭勇利
老師,這不是我第一次給你們寫信了。我是一名即將要當“烤鴨”的高三男生,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給你們寫這些信。我常常在看你們和其他同學的回信,當時就有一種感覺,覺得你們會懂我。其實,我的成績中等,我的目標定得也不高,父母也非常通情達理,沒有給我提過多的要求。可以說,我的整個高中生活是愉快的。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對于并不懼怕高考的我,卻隨著高考的一步一步臨近,而變得非常沉默。我變得不愛說話,總是愛一個人待著,我在這個學校讀了6年,有關系非常好的老師和同學,還有我暗戀的女孩子,本來,我應該把握住這最后的時光,好好跟他們相處,但我現在卻如此回避和沉默,我到底是怎么啦,我正常嗎?
A 六月烤鴨,你好,其實,我們所懷念的學生時代,除了記得最重要的學習以外,最懷念的應該還有很多青春美好的情感。從你的信中,感受到你沉默現象的背后藏著的那種非常復雜的情緒。這里面有對自己未來的茫然,也有對即將分離的淡淡傷感,悠悠離愁。從心理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分離焦慮,是非常普遍正常的現象,每個人都會有,但是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會一樣。面臨分離,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分離永遠是困難的事,分離讓人焦慮,不安,卻又無可奈何;其次,任何分離都會改變我們的生活,都是為了前進和成長。我們從媽媽那分離,而來到世界;從家里分離,而來到學校;從學校里分離,從而踏上社會;分離的不適感和渴望穩定的迫切感,使得我們去尋找朋友,尋找歸屬,所以,我們要看到自己人生的特性就是由這一次次被動或者主動的分離所組成的。過好現在的每一天吧,和老師在一起,和同學在一起,和自己在一起,任何相聚都是短暫的,我們要珍惜!預祝高考順利!
咨詢師 張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