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手繪說明教爸媽用微信
就在許多人抱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被爸媽攻陷的時候,一位孝順的北漂暖男卻選擇自己動手畫9頁的微信使用說明,每一頁都是對照微信界面照搬下來,再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清楚每個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旁邊還用漢字標記出注意事項等等,一步一步教父母使用微信。暖男說,老年人的情感細膩,不想讓他們有“兒子不在身邊,自己學不會”的傷心,畫下這套教程也是想讓父母一見到這些畫就會想起兒子,感覺兒子就在身邊。小編瞬間被戳中淚點,太貼心、太催淚、太溫暖了,有木有!
看了這滿滿都是愛的手繪本,那些剛教了爸媽5分鐘就嫌煩的人,你們慚愧了嗎?是不是有想要立刻打印一套送給爸媽的沖動!但是問題接著來了,當爸媽和其他長輩們成為你的微信好友之后,不僅自己在朋友圈發(fā)布的各種照片、吐槽會被長輩們評頭論足,而且你的朋友圈也極有可能被長輩們發(fā)的各種心靈雞湯、養(yǎng)生信息和傳了N年的謠言攻陷……
于是不少人只能選擇屏蔽家人的微信賬號,或者干脆不再更新。其實,父母在網絡上小心翼翼地打探著我們的生活,只是想知道我們過得好不好。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就像有位網友說的:“自從爸媽關注了我的社交網絡,我就很少更新了。雖然好久不更新,但每次打開,最近來訪處總是我媽頭像在最前邊。想起當年我暗戀某人,頭像總在她空間最前面,她卻不予理會。”最愛你的人還是爸媽,別自私地獨占你的生活,教會爸媽用微信,讓他們也“感受”你的陪伴。
十八歲可結婚,荒謬或有理
全國人大代表、奧克斯集團董事長鄭堅江表示,如今人們的生活觀念已發(fā)生變化,建議對結婚年齡進行修改和完善。他建議,男結婚年齡應改為不得早于20周歲,女不得早于18周歲。因為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婚齡偏大。
我們先來看看各國的法定結婚年齡:伊朗——9歲;荷蘭——12歲;俄羅斯——14歲;法國——15歲;菲律賓——16歲;韓國——男18歲、女16歲;日本——男18歲、女16歲;巴西——16歲;中國——香港16歲,臺灣16歲,大陸男22歲、女20歲。
如果真的實行18歲就可以結婚。那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請假理由不是有很多了?“老師,我今天結婚”。“老師,我離婚”。“老師,我請產假”。“老師,我坐月子”。“老師,我孩子滿月”。“老師,我孩子一周歲”。“老師,我?guī)Ш⒆尤タ床 比缓竽兀扛咧薪Y婚且有孩子的高考加20分?
以國情來講,中國人的18歲大多都集中在高二高三這一重要階段。18歲的年紀一邊要面對高考的壓力,一邊還要面對婚姻壓力,畢業(yè)后還要面對就業(yè)壓力和家庭社會壓力。中國人預期壽命72歲,18歲結婚意味著要在三觀還沒建立的蒙昧狀態(tài),就選準一個要相伴54年的伴侶,這對于18歲的人來說還是太早了一點。已經過了18歲的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