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成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從客觀上要求高校輔導員面對新時期大學生需要更認真、細致、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技能和素養,本文從輔導員的實踐出發并融合積極心理學理論知識探討如何培養高效的學生班級團隊。通過班級團隊建設,打造班級共同體,使班級成為學生共同擁有的、熱愛的精神港灣;在團隊中每個學生都享受愛,受到尊重,人人都有發展的機會、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能體會到快樂和成功。
關鍵詞:積極心理;團隊;培養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從客觀上要求高校輔導員面對新時期大學生需要更認真、細致、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技能和素養,本文從輔導員的實踐出發并融合積極心理學理論知識探討如何培養高效的學生班級團隊。通過班級團隊建設,打造班級共同體,使班級成為學生共同擁有的、熱愛的精神港灣;在團隊中每個學生都享受愛,受到尊重,人人都有發展的機會、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能體會到快樂和成功。
一、積極心理學的定義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這股思潮的創始人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積極心理學的本質特點“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
二、積極心理學在創建學生團隊的應用
(一)學生團隊的特點。高效的班級團隊的基本條件:1、規模適中,一般不超過30人;2、互補的技能、才能,即團隊各成員至少具備某種專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溝通技能;3、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目的產生的前提,并可以為成員提供指導和動力;4、可行的目標以使成員采取行動和充滿活力;5、共同手段或方法來達成目標實現;6、相互之間的責任。
(二)如何建設學生團隊。當今是一個團隊至上的時代。依靠個人的力量已不能取得什么成就了。這就需要一種團隊凝聚力,只有擁有了一支具有很強向心力、戰斗力的團隊,擁有一批彼此間互相鼓勵、支持、合作的成員,班級才能不斷前進、取得輝煌成績。(1)設計學生團隊基本要素。在班級團隊建設實際運行過程中雖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也不像大多數人認為那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通常可以借助心理學知識和一些常見的管理工具來簡化團隊建設工作。團隊成員自我的深入認識,明確團隊成員具有的優勢和劣勢、基本價值觀差異等;通過這些分析,最后獲得在團隊成員之間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一致的對團隊目的的看法,以建立起團隊運行的規則。(2)分析每一個團隊的優勢和弱點。團隊要取得任務成功又面對外部的威脅與機會,通過分析團隊所處環境來評估團隊的綜合能力,找出團隊目前的綜合能力對要達到的團隊目的之間的差距,以明確團隊如何發揮優勢、提高迎接挑戰的能力。(3)合適的時機采取合適的行動是團隊成功的關鍵,團隊任務的啟動。團隊遇到困難或障礙時,團隊應把握時機來進行分析與解決;以及團隊面對內、外部沖突時應在什么時機進行舒緩或消除;以及在何時與何地取得相應的資源支持等;都必須因勢利導。
三、運用積極心理引導成員完善團隊建設
怎樣行動涉及到團隊運行問題。團隊內部各個成員之間應該采取積極的心理引導,使他們自主明確的崗位職責,形成團隊成員的工作標準。對于這個問題,在團隊建設中都容易被忽視,這可能也是導致團隊運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團隊要高效運作,必須要讓團隊成員清楚地知道他們為什么要加入這個團隊,這個團隊運行成功與失敗對他們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是什么?以增強團隊成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聽取成員的見解。在團隊里,需要每個人都要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對于團隊精心制定的戰略要在理解、把握、吃透的基礎上不折不扣、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下去,對于過程中的每一個運作細節和每一個項目流程都要落到實處。 另外,要保證團隊的執行力,關鍵要在執行過程中明確要實現的目標分哪幾個階段和具體確定工作指標,這是確保任務完成質量的關鍵,也是保證團隊執行力的關鍵。
(二)鼓勵成員的創造力。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保持團隊優勢,但是創新能力從哪里來呢?做教育培訓,是提高人才團隊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為抓好教育培訓是提高成員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而成員的知識技能是激發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這一點體現得更為明顯。 讓團隊成員明白只有綜合性的創新能力,才是真正的有競爭優勢的創新能力。人才不只是重視知識技能方面,還要在品德、情感、志趣等精神方面的鍛造。
(三)團隊分工與合作。從內而言,經由積聚松散個體到擴大群體規模直至組織結構、功能均衡發展的過程。團隊指導者(輔導員)擁有教練、發動團體的能力;管理層(班委會、團支部)擁有發動部屬的能力;成員(學生)擁有發動自我的能力,最終形成上中下協調平衡、整體互動的動態運作。
(四)發揮輔導員、學生干部的溝通和協調作用。首先,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成員之間由于價值觀、性格、處世方法等方面的差異而產生各種沖突,人際關系陷入緊張局面,甚至出現敵視、強烈情緒等各種情形。輔導員、學生干部要進行充分溝通,引導團隊成員調整心態和準確定位角色,把個人目標與工作目標結合起來,明確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以及清楚如何去做。其次,團隊成員與學習生活環境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團隊成員與周圍環境之間也會產生不和諧。輔導員、學生干部要幫助團隊成員熟悉環境,使之適應,以利于團隊的完善。
四、積極的心理狀態促進團隊凝聚力
團隊凝聚力是無形的精神力量,是將一個團隊的成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看不見的紐帶。團隊的凝聚力來自于團隊成員自覺的內心動力,來自于共識的價值觀,是團隊精神的最高體現。一般情況下,較強的團隊凝聚力帶來團隊高業績。
(一)團隊凝聚力在外部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的榮譽感及團隊的地位。團隊的榮譽感主要來源于工作目標,團隊因工作目標而產生、為工作目標而存在。因此,必須設置較高的目標承諾,以較高的工作目標引領著團隊前進的方向,使團隊成員對工作目標形成統一和強烈的共識,激發團隊成員對所在團隊的榮譽感。同時,引導團隊成員個人目標與工作目標的統一,增大團隊成員對團隊的向心力,使團隊走向高效。
(二)團隊凝聚力在內部表現為團隊成員之間的融合度和團隊的士氣。學生是校園中的獨立個體,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高效團隊的潤滑劑。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增強團隊成員之間的融合度和親和力,形成高昂的團隊士氣。團隊是開放的,在不同階段都會有新成員加入,高團隊凝聚力會讓團隊成員在短期內樹立起團隊意識,形成對團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縮短新成員與團隊的磨合期,提高團隊的感染力。
參考文獻:
[1]袁秀川.論高校學生非正式群體的管理[J]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年03期
[2]任潤武.我談班級管理[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1年15期
[3]李強.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級[J] .學周刊.2011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