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加林
摘 要:探討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相應的對策性研究,無論對于推進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還是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為21世紀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研究
教學評價是歷久常新的教育者討論的話題,放眼觀看與審視當代小學數學的教學評價,有非常多的熱點與焦點是值得我們討論和關注的。只有不斷地評價,才能找出弊端,然后不斷地進步。小學數學教學就是在一步步的評價中進步的。下面,我們就評價標準和評價內容來進行深刻的理解與分析,進一步考察一下關于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目前狀況。
從評價標準關注的重點和熱點來看,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標準可以有下面幾個方面的特點:
(1)專家組與教師組之間的關于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標準的分歧。專家是先進理念的代表,也是權威的代表。一般專業知識的標準都是由他們而命名,通俗點講他們的標準更易于專業化和權威化。他們的評價標準更多的是關于未來和理想;而教師是現實的教學的義務承擔者,換句話講他們是教學的機器人,任務是負責教,讓學生考高分、考上理想的學校,他們不會去研究哪個知識點是否專業與權威,評價標準大部分關于現實和當下,具有比較多的功利和現實主義色彩。下面我們來舉個例子,來區分專家與教師之間關于評價標準的區別。關于一節小學數學課關于“圓的認識”,專家一般是看學生是否能結合圓的相關知識而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在實際應用中發揮。而對于教師,他們更多的是看學生關于圓的半徑、直徑的認識理解,還有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掌握的熟練程度,還有怎樣畫圓等。專家期望這節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這些知識能增長他們的實踐能力,而教師則是希望這節課能講得明白,學生聽得清楚,學得扎實。專家期望的是這節課對未來、對實踐所起的作用;而教師則希望這節課學生們理解了,能在考試中好好應用,考出好成績。
(2)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標準在不同場合的表達。小學數學教師在自己的教育過程中都是通過參加不同的教師的課(也就是我們平常教學過程中所聽到的聽課),聽他們是如何講解一節課的知識,然后記錄他們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技巧,進一步通過反思形成自己獨特、與眾不同和被認可的小學數學教師評價標準。這就是不同的教師不同的教學評價標準,也就形成不同的學生喜歡不同的老師,或許這就是主要的原因。這樣表達出來的標準里面涵蓋不同教師的方法,就導致其深度不夠、不太專業、比較平民化,但是其適合教師從事教學評價。而我們平常生活中所聽到的標準一般都比較專業化、權威化,甚至一些我們都不能理解其意思。所以,導致太多的新課程概念沒有什么創新而是抄襲和翻版。每年教育界都在討論和嘗試著新課程,可總是面臨著固守不變,這樣教師對于參加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就會失去其主動性,對于同行就沒有討論的價值和自己的意見。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少有的環節。下面,我們就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內容來進行討論:
(1)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提倡三大基本理念:第一,關注學生;第二,強調教師成長;第三,重視以學定教。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參與者、合作者。我們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過程就應該往這方面發展,以學生學習為主要目的,然后分析學的情況,從而來解析教師教的過程和效果,不斷改進教師的教的方式。但是現實的情況是,一般教學評價中,一般是教師為主體,學生跟著其思想走。因此,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因為教師教得好,所以學生學得好。這樣的因果關系就可以看出教與學的主客體關系的混亂。相當多的評價者更多的關于教師的基本能力問題的關注,雖然說這些是教師具備的能力,但是過多的關注這個就會造成學生學習的被動性,一味地依賴老師,教師講什么就是什么,不會自己去思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填鴨式教學。這樣的誤區會造成學生成績的一成不變,甚至后退。所以,應該多關注后者——學生的學,將學生自主學習融入于教師的教,這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才能成為一個有益于交流的精神家園。學生的學是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當教師講完后,學生得自己學會理解,上課前還應該自己已經理解一次,這樣才有利于教師進行教學。
(2)小學教師教學過程中注重課堂描述而看淡課后反思。我們曾經做過一個關于小學數學課的調查,在聽了幾節小學數學公開課后發現,小學數學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比較看重的是課堂描述,卻看淡課后反思這一部分。一些優秀的一線教師都是在不斷成長、不斷反思中鍛煉而成的。現如今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追求將課堂上該教的知識教給學生,公開課講得有聲有色,學生們也聽得興致勃勃,但是考試成績卻不理想。這就需要反思,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反思的過程不僅在于學生,教師也要自身的教學是否也有問題。有的學生為什么課堂上聽得懂卻課后不會寫?有的學生為什么聽得懂也會寫卻考試成績上不去?這些都需要教師一一思考。還有教師的教不可能適合于每個學生,但是至少適合大部分學生,所以這就需要教師不斷進步,這樣才能使自身的專業化大大提高。
(3)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氛圍問題。學習氛圍對于學生的成績有很大的關聯,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一個壞的學習氛圍將會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我們來舉個例子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的重要性。如一道應用題:一個廠房里養了雞和兔子,已知雞頭和兔頭一共35個,雞腳和兔腳一共94個,雞和兔各有多少個?像這類應用題如果一味地講雞有2個腿,兔有4個腿,對于小學生或許會糊涂,如果帶點玩具雞和玩具兔,靠實物告訴他們雞是幾個腿、兔子幾個腿,這樣他們不僅記得清楚,而且下次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課堂氛圍影響學習的態度。氛圍不光靠這些實物,也得需要教師的引導。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對于這方面的發展需要多鍛煉,多注意怎樣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怎么帶動課堂氣氛。氣氛是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引導起來的。正如支持人與觀眾之間的關系,他們也是靠互動而帶動整個現場的氣氛問題。
總之,只要教師重視數學教學評價,就一定能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寶貞.小學數學教師日常教學活動的個案研究[D].山東師范
大學,2012.
[2]范廷榮.淺談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才
智,2011(1).
(江蘇省鹽城市鹽瀆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