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良
課堂教學過程實際上是教師、教學目標、學生三者之間關系的具體處理過程。在一堂課內既要復習舊知識,又要學習新內容,而作為學習主體的小學生具有好說好動的心理特點,精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時間短,這就要求教師要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集中精力卓有成效地利用好每一分鐘,讓學生在積極、歡樂、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聯系實際,激發興趣
數學教學要講來源、講用處。通過聯系實際,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感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學起來十分自然,有親切感、真實感,進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可以通過分蘋果引入;認識“11~20”各數時,可讓學生很快翻書找到指定頁碼。把這些與數學知識有關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編成習題進行練習,充滿著生活情趣。學生通過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還能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講解“生活化”
在教學中教師身兼“編導”“演員”“監審”數職,其語氣的緩急、舉手投足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教師的講解要生動、靈活、具有吸引力,更要注意聲(聲音、語氣)、色(眼色、神情)、手(手勢、姿勢)、靜(停頓、給學生思考的機會)各個方面的細節問題,使學生通過教師聲音的抑揚頓挫、語氣的輕重緩急、動作的優雅和諧、停頓的自然恰當,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到活知識。
如“數的整除”部分概念較多,學生在理解時易混淆,因而我出了一道判斷題:除2以外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 )。學生回答:“對?!钡矣志o接著反問:“再仔細想一想,對嗎?”這就促使學生再次回憶起質數、奇數的概念,既復習了舊知識,又提高了辨別能力。
三、鞏固練習要形式多樣
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練習階段已到了一節課的尾聲,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兒,如果不采用他們感興趣的多種練習形式,一節課就會顯得虎頭蛇尾,因此教師精心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如采用“搶紅旗”“小組合作學習法”“當好小小售貨員”“拼一拼”“擊掌合數”等多種形式。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做到導之以興,授之以趣,用新、奇、特等不同的教法,點燃起學生興趣的火花,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化負擔為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數學教學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樣,才能加快“素質教育”的歷程,做好“辦好教育為人民”這篇大文章,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
(河北省冀州市徐莊鄉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