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倫文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預防關節炎也是如此。美國“健康在線”網站近日載文,介紹美國紐約注冊營養師丹尼恩·斯特拉克總結的“有助于戰勝關節炎的8種食物”。
1.歐米伽-3脂肪酸類食物 有研究發現,當歐米伽-3脂肪酸較少而歐米伽-6脂肪酸偏多的時候,導致關節炎癥的cox-2酶就會更加活躍。因此,科學家建議,在減少肉食、玉米、零食和葵花子油等富含歐米伽-6脂肪酸的食物的同時,應多吃三文魚、沙丁魚、鯖魚、鱒魚、亞麻籽和核桃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
2.西藍花 美國梅奧診所一項為期11年的研究發現,西藍花、花椰菜、卷心菜、球芽甘藍及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遏制關節炎進展。
3.維生素D類食物 一項涉及2.9萬名無關節炎病史女性參試者的大規模研究發現,維生素D攝入較多者患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更低。除了魚油之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蘑菇、三文魚、牡蠣、大比目魚、蝦、鱈魚、雞蛋以及乳酪和面包等。另外,多曬太陽也是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重要方式。
4.橄欖油 橄欖油富含油酸(含抗氧化劑多酚和歐米伽一3脂肪酸),有助于緩解關節炎患者關節疼痛和僵硬等癥狀。吃涼拌菜時,可加入3份橄欖油+l份醋(或1份檸檬汁)。
5.生姜 美國《藥物強化性食品雜志》刊登一項研究發現,生姜具有抗炎和抗氧化功效。醬菜中加入新鮮姜末,喝茶時加入姜片,炒菜時撒點姜粉都是不錯的吃法。友情提醒:生姜具有稀釋血液作用,服用血液稀釋藥物時最好不要吃生姜,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問醫生。
6.維生素c類食物 辣椒、橙子、芒果、草莓、菠蘿及蕓豆等食物都富含維生素c。研究發現,多攝入維生素c類食物可以使患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降低30%。專家建議,補充維生素C最好通過食補,大劑量藥補維生素c反而會加重關節炎癥狀。美國農業部指南指出,男女每日攝入維生素推薦量分別為90毫克和75毫克。
7.花青素類食物 櫻桃、黑莓、樹莓、草莓、葡萄和茄子等食物富含抗氧化劑花青素。研究發現,多吃草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可以降低c反應蛋白水平,顯著緩解體內包括關節炎在內的炎癥癥狀。
8.β-隱黃素類食物甜椒、筍瓜、南瓜、木瓜、橘子、羽衣甘藍和杏子都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類強氧化劑B一隱黃素。英國科學家發現,與β-胡蘿卜素一樣,β-隱黃素也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有助于防止關節炎。幸福吉祥如意糕 胡獻國
賈母除夕之夜從寧國府歸來后,與兒、媳、孫子們歡度除夕,“擺上合歡宴來,男東女西歸坐,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紅樓夢》第五十三回)。飲合歡湯,吃吉祥果、如意糕,是為了圖吉利,預祝來年合家歡樂,幸福吉祥。
喝“合歡湯”的習俗由來已久,在宋朝時便已有之。過年時,取幾樣平時喜歡的食物,做成湯,全家合吃,謂之“合歡湯”。取合家歡樂、幸福安康之意。
“吉祥果”在宋朝時稱作“消夜果子”,以水果、蜜餞為主,面制食品為輔。果子上常雕刻、模壓,或印制表示吉祥如意的圖案、花紋、字句等。
“如意糕”是用糯米等制作而成的。其制作方法是:
糯米粉、大米粉、白砂糖、豆沙、色拉油各適量,食用色素少許。把加工好的糯米粉、大米粉倒入盆中,加糖,用冷水調成雪花面,過篩上籠蒸熟,調入冷開水揉勻揉透,分兩塊面。案板上涂少許油,先用其中一塊面加入豆沙揉透,然后分別把兩塊面團搟成長方形薄皮,把豆沙薄皮放在面皮上面,從兩邊向中間對卷起來,用刀從中間切斷,將其中一塊翻過來,鑲入用食用紅色素和成的面團,搓成細長條,用另一塊卷好的面覆蓋在紅色面團上面,用力搓細搓勻,用刀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裝入盤內即可食用。過年吃“如意糕”,取吉祥如意之意。
糯米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稻(糯稻)的種仁,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中醫認為,糯米性味甘、溫,人脾、胃、肺經,有補中益氣、固表止汗之功,適用于脾胃虛弱、久瀉、便溏食少、表虛自汗等癥。《本草綱目》言其“暖脾胃,止虛寒泄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需要注意的是,本品難以消化,故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大米,又稱“粳米”,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稻(粳稻)的種仁,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中醫認為,大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經,有補中益氣之功。《食鑒本草》言其“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本草綱目》言“粳米粥,利小便,止煩渴,養腸胃”。本品理脾胃,充五臟,生精髓,以本品煮粥服食,或以本品煮飯,取其上面的濃米湯飲之,對脾胃虧虛、消化功能薄弱者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