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陶
自主招生:今冬高三無“戰事”
長期以來,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大多集中在春節前后,此時已經進入高三學生復習迎考的重要階段,學生需要額外擠出時間復習備考自主招生,加上學生希望廣撒網增加錄取幾率,往往要參加好幾次自主招生考試,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2015年自主招生推遲到高考后,在高考之前學生可以專心備戰高考,然后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大學,目標更明確。
北大、復旦等幾所高校表示,目前自主招生時間推遲到高考之后已經明確,但是具體日期還有待確定。是參考高考成績,還是學校再組織一次筆試,也要看各個學校的情況而定。預計今年春節前后,高校會出臺新一年的招生方案。
2009年以前,高校的自主招生都是各自為政。到了2009年,以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組建成“華約聯盟”,北京大學牽頭的“北約聯盟”,天津大學等聯合的“卓越聯盟”出現。三大聯盟網羅了近30所國內名校,自主招生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成為高考之前的一場“小高考”。雖然聯盟式招生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但是“掐尖”和“加壓”的質疑也一直伴隨左右。
不過從2015年開始,高考改革要求自主招生的高校不得再采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三大聯盟也將不復存在。北大招生辦負責招生工作的一位老師表示,往年聯盟的招生信息一般會在當年的12月份左右公布,但是今年“北約”聯盟內的高校不再聯考,所以學生可能還是需要回歸以前選擇一所或幾所學校報名的方式。此外,復旦大學招生辦也明確表示該校的“千分考”未來將不再舉行。
據教育部門人士透露,今年華約、卓越兩大聯盟涉及的16所高校也不再組織自主招生的筆試聯考。據了解,目前各校的報名細則還有待教育部的總體方案出臺后才能制定,預計還會繼續沿用網上報名的方式。
高校招生:物理歷史或成重點科目
隨著浙江高考改革試點的公布,浙江真正走進“新高考時代”。面對新高考,高校會怎樣應對,高中又該如何調整學生培養方向?
10月10日,在杭二中濱江校區,一場匯聚了浙江六十多所重點高中校長和來自北大、復旦、浙大等國內頂尖高校招辦負責人的“神仙會”吸引了各方的注目。這次懇談會主題是新高考改革下的教育變革與大數據綜合測評,面對新高考,不論是高校還是高中,似乎都有很多話要說。
對于浙江各位高中的校長來說,新高考政策的出臺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迷茫”。一位參與懇談會的校長誠懇地說:“目前,大多數中學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還處在觀望期的占絕大多數。”“其實目前中學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在‘3+3的考試中,除了語數英以外,高校是否會根據專業確定招考科目。”
提到選考科目,浙大招辦負責老師透露,雖然在新高考條件下不設文理科,但是對于大學不同專業來說還是有對于具體科目的考量,總的來說,浙大的理工科專業更偏向于選擇物理學科優秀的學生,而人文科學專業則更看重學生在歷史科目的成績。北京大學教務長辦公室主任李祎也證實了這一說法:“在選考科目這個問題上,北大有一種觀點,主張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必須考物理,文科專業的學生必須考歷史。因為總體來說,這兩門成績好的學生,一般具有比較扎實的理科或文科素養,在大學專業學習中更占優勢。”
中學動向:將現大規模走班教學
國慶長假過后上學第一天,上海市楊浦區市東中學的每個學生都領到了一把小鑰匙,用來管理新安裝的書包箱。這個長假,該校安裝了1000多只書包箱,便于學生進行走班上課。據悉,此舉也是高考改革方案出臺后,該校為應對未來“大走班”的局面而提前做的準備。
每個書包箱都配有編號和鑰匙,與學生的學號一一對應,平時學生可以把書包及不用的書本放在箱子內,“走班”時攜帶該課所需書本即可。
書包箱的尺寸經過精心設計,還可以靈活地被取下來作為凳子使用,“遇到某些課程選的學生比較多,或是有臨時狀況,可以直接坐在書包箱上聽課。”金輝解釋,高考改革方案出臺后,高中大規模走班教學勢在必行,學校管理上也會帶來相應改變,而安裝書包箱正是應對措施之一。
海外聲音:認可改革后的中國高考成績
日前啟動的中國高考改革,也受到了全球知名大學的關注。作為兩年前率先宣布中國學生可憑高考成績申請報讀的澳大利亞頂尖名校——悉尼大學的校長邁克爾·斯賓塞博士日前表示,每個國家都需要開發出適合自身需求的高等教育招考體系,中國的高考改革不會改變其原有的對中國學生的招生政策。
悉尼大學在澳大利亞高校排名前三,素有“南半球牛津”之稱。邁克爾·斯賓塞介紹,悉尼大學目前有5.3萬名學生,其中有十分之一來自中國。2012年,悉尼大學因為率先認可中國高考成績,中國學生過高考“一本線”就可申請報讀,因而得到中國學生和家長關注。談及日前啟動的中國高考改革,邁克爾·斯賓塞認為,“教育有其復雜性,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體系或標準,每個國家都需要開發出適合自身需求的高等教育招考體系”。他透露,近兩年來悉尼大學通過高考成績錄取的中國學生,和其他渠道錄取的學生一樣優秀,在商學院、工程等學院的學習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他相信,中國的高考改革,并不會影響到其原有的對中國學生的招生錄取政策。在錄取過程中,除了看高考成績,還會看英語水平和其他綜合能力,才決定學生是否能被錄取。
“中國學生傾向于選擇工程、物理、新聞媒體等專業”,邁克爾·斯賓塞表示。悉尼大學也一直在鼓勵中國留學生在其他學科和領域進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