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一志
摘 要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建設的發展也在不斷促進著教育的改革,新課改的實施,對于當前我國各個階段的各學科教學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全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使得信息技術學科成為各個階段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滿足教育的需求,學術界一直在做著技術方面的研發工作。為了提高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質量,使得各個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水平能有一個顯著的提高,深入研究信息技術學科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是有必要的。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對構建信息技術學科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做初步探討。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學科 多元化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我國教育的改革,已經得到了社會學者和人們的廣泛關注,使得各個學科都相應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從目前來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通過查閱文獻和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總結可以看出,學術界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評價體系構建的研究方面還比較少,而信息技術學科已經成為當前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的一門重要學科,因此,應該根據不同教育階段和教學的實際特點,來構建科學、全面的信息技術學科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打造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1信息技術學科評價體系的意義
學校將信息技術設置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意義在于,使學生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要,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夠通過對信息技術的處理,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和應用能力,提升綜合素質。信息技術學科的評價體系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評價體系來發現教學中的不足,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使教學質量獲得良好的提升。信息技術學科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更能使學生從根本上受益,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具備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基礎信息應用能力。因此,構建完善的信息技術學科評價體系,意義重大。
2信息技術學科的評價的現狀
信息技術學科,對于非信息技術專業的教學來講,屬于非主流學科,在教學工作者們的意識中,只有語文、數理化等主流學科才應當構建學科的評價體系,往往忽視信息技術的評價體系構建。但是以當前的社會形勢來看,信息技術也應當作為一門需要“評價”的學科。
信息技術學科有著既定的特點,理論的學習是基礎,學生的實際的操作能力的提高才是教學的基本目標。當前,計算機已經全面普及到千家萬戶,學校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也就會因計算機有著廣泛的實踐條件而容易忽視教學中的實踐。而信息技術對于學生的考核是以實際的上機操作為主,但是對于信息技術學科的考核究竟是在考核學生的哪方面能力,至今還沒有一套明確的衡量標準。
比如理論題中的一些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諸如快捷鍵或者關閉窗口之類,其實大部分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都是可以運用多種方式來進行解決,但是以目前的評價體系看來,往往容易使簡單的知識復雜化。再比如,對常用辦公軟件的考核中,很多問題的解決方法遠遠不止一種,教學應當以提升學生的能力為主,使學生能夠學會才是根本,但是往往這類的考核卻又有著固定的流程或者順序要求,即使學生完成了任務,也會因為“順序不對”或者“程序錯誤”被判定為“不合格”。諸多因素的限制不僅不利于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影響也產生著一定的負面效應。
3信息技術學科的評價體系構建
(1)思想觀念意識上的轉變
新課改的實施大力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全面的創新,作為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按照新課改的理念做好教學的改革。這就要求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固有的知識體系進行創新手段的教學,要勇于打破常規,使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比如對辦公軟件的教學,在講授全面的理論知識之后,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完成作業要求,對于學生的考核標準應當制定在以完成任務的基礎上,而不應當對死板的知識“程序”強加限制,這樣才能讓學生容易理解所學知識并通過自己的思維來進行更好的應用。
(2)加強考核頻率
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考核,不應當僅限于期中和期末考試,而應當是在每一個模塊的教學之后都適當進行一次系統的考核,不僅使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到學生們對于每個模塊教學的知識掌握程度,更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一次鞏固,加深理解。對學生的階段學習任務及時給予評價,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給予不同的評價
任何階段的學生都有著個性化的差異,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亦是如此。這就涉及到學生的不同情況,比如農村的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對于城市學生來說就可能相對薄弱,或者小學階段的學生與高中階段的學生教學評價也要不同等。因此,作為教師,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層次分明的學科評價體系,整體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4結論
綜上所述,做好信息技術學科的評價,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能夠極大程度調動學習積極性。信息技術學科本身具有趣味性,對此學科的評價體系的建立也要基于這樣的特點。唯有如此,才能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學生都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信息化時代的建設,打好人才建設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景中,王繼新,張屹.教育信息技術學科的形成和展望[J].中國電化教育,2012(11):13-18.
[2] 胡平波,甘國華.高校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J].教育學術月刊,2013(12):22-25.
[3] 楊永峰,徐小惠.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實施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11):49-51.